APP下载

乡土教材:有根的教育

2016-09-10王小平

中国教师 2016年16期
关键词:羌族村寨乡土

王小平

乡土教材,顾名思义,就是以乡土文化为课程资源的教材。许多人常常以为乡土教材就是为乡村编的教材,或者是为少数民族编的教材,其实并不尽然。著名教育家傅宝琛对乡土的界定是:“所谓乡土,就是儿童成长起来的地方。”儿童成长起来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家和他们的学校所在地,就是他们的家乡。换句话说,乡土,是我们每个人心灵的故土,是我们的精神家园。而乡土文化是在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群历史沿革过程中,积淀下来的生活智慧。有生活的地方,就有文化,而自然生态环境不同,人群不同,文化就不同。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方水土一方人。乡土教材需要全方位表现一个区域的乡土文化,特别是这片乡土中的文化精神。

一、为什么要编写乡土教材

我们编写乡土教材,有一个简单、明确的目标,就是要将乡土文化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推进课堂,我们希望学生的课程表里有乡土文化这门课程,乡土教材就是这门课程的依据。

当下,乡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已经到了危机时刻,强大主流文化的冲击、“撤点并校”带来的学生脱离家庭的状况,使得传承乡土文化的两大渠道—传统的社会教化和家庭仪式—都已断裂,课堂成为乡土文化传承的唯一平台。乡土教材进课堂,一方面是为了传承和发展中国的多元文化;另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加自信、健康地成长,因为乡土文化教育是“根”的教育,乡土文化是最基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建立的土壤。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的内容基本与生活相脱节,学生在学习中基本接触不到自己的生活,这大概也是许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或者感到学习困难的原因吧。课本里通常把长江、长城、黄山、黄河作为祖国大好河山的象征,可是对那些从未走出过自己家乡的孩子来说,长江、黄河与北极一样陌生,他们能够看到的只是自己家乡的山与河,而这些山与河却是课本上没有的。

学习是一个认识和选择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过程。我们编写乡土教材,推动乡土文化进课堂,就是为了给学生多提供一些学习资源,让他们多一些选择。学生在向家乡学习、向生活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发现家乡,更可以发现自己,进而以家乡文化为自己的成长资源,努力成长为最好的自己。我们希望通过推动乡土文化学习,让乡土文化内化为新一代年轻人的文化自觉,并进一步成为每一方乡土之上有粘着力的资源,吸引更多的人,重建一个又一个丰富和美丽的家园。

二、我们的乡土教材是什么样的

我们希望乡土教材能成为孩子们心灵的朋友,所以我们的教材都是好看的、好玩的、亲切的。亲切易懂的故事、精心的版式设计、适当的插图,使每本教材都赏心悦目。学生们会在教材里看到自己家的房子、邻居的小孩、隔壁的老奶奶,甚至是自己。

乡土教材的框架就是当地乡土文化的基本构成—地域和历史,生计与生活方式,文化遗产:手艺、服饰、民俗、艺术、节庆、自然以及发展与变化等。我们选取日常生活即可体现的、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相关的、有特色的、充满智慧的、有生命力的内容作为课文的内容。

每一课都包括课文、活动和阅读材料三部分内容,每一课都有清晰的教学目标。课文是以学生视角呈现的,是他们最熟悉的日常生活的模拟;活动包括专门设计的活动课,也包括课上设计的活动,活动是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推进,也是对学生参与能力的强化;阅读材料是文化营养的补充。

1.故事—讲述生活智慧,强调关系的叙事

课文的设计是我们的创造,也是我们教材的特色。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包含本地文化精神的日常生活故事,故事的背景都是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我们就在这个场景中,引导学生发现自己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里蕴藏的丰富和美好,从而认识家乡,了解自己的生活,并逐步掌握在生活中学习的能力和方法。这些故事讲述的是生活,提炼的是智慧。

故事里蕴藏着一条由近及远的认知路径—由“我”开始对自己家乡文化的认识:我是谁、我在哪儿、我从哪儿来、我和谁在一起、我怎样生活、我为什么这样生活、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变化。这些故事并不强调情节发展,强调的是日常生活中体现出的“关系”:我们的生活方式与自然生态环境及历史的关系、我与他人(家人、亲友、社会、世界)的关系、今天与过去和未来的关系。这些“关系”中蕴含着智慧、伦理和文化精神。这些都是价值观的基础,在理解和认同这些“关系”的过程中,学生即可确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以民居为例,湘西教材里讲的是吊脚楼,因为湘西地区“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们要躲避地面的潮湿,所以在河岸边或山脚下搭建吊脚楼形式的民居。吊脚楼是利用当地盛产的木材和桐油作建筑材料建成的,与这里的自然生态环境密不可分。吊脚楼是当之无愧的智慧之作。羌族教材里的民居是碉楼,羌族人世世代代居住在高山的半山腰上,为了抵御大风严寒、野兽的侵袭和敌人的侵犯,就地取材,用山上的石块和黄泥做建筑材料,建成挡风御寒、兼具防守功能的碉楼。

食物和服饰等内容的介绍也是按照这样的思路编排的。这些课文都很有趣,一点也不枯燥,不仅学生爱看,许多成年人也读得津津有味。

2.活动—提升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课文之外,我们还设计了许多活动课,这也是我们教材的重要特色。

活动方式包括调查、游戏、表演、团体绘画、手工、戏剧等。这些活动都是以了解家乡为目标而设计的,但是,在这个目标之外,是对学生生活和发展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实际上,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学习的过程,活动的趣味性、探险性、新奇性会激发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中去。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选择与判断的能力、行动的能力等,而最重要的是培养生活的能力与自我发展的能力。

比较经典的活动是村寨图和家族树。这两个活动都是学生多元能力培养的范例,也是情感教育的巧妙方法。

村寨图是让学生画出自己居住村子的文化地图。这就需要学生先去观察自己的村寨,看看那些自己走过无数次却从没注意过的大大小小的路、各种建筑的位置和模样,并选出村寨中自己最喜欢的场所。比如,自己经常玩耍的地方、自己最喜欢的亲朋好友的家、村子里最重要或最吸引人的地方,然后将这些内容画在村寨的地图里。这个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发现力,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判断力和表达能力。这些图是孩子们对家乡情感的最真挚表达,在画村寨图的过程中,学生们会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村寨竟然有这么多值得自己记忆的东西,就会增加对村寨的感情。

家族树是让学生对自己的家族进行调查并呈现出来。学生要画出自家三代以上的树形图,并写出每个人的姓名、年龄、特点以及与自己的关系。许多孩子觉得我奶奶就是一个平常的老太太,连门都不常出,她有什么特点呢?我们就提示孩子,做饭特别好吃、绣花手艺好、与邻居关系好,甚至扫地扫得非常干净,都算是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认识他人的方法,而且增进了与家人的感情。

3.母语—情感和价值观的载体

母语是乡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阿坝州三个文化区域的乡土教材都有母语教学内容。羌族和嘉绒藏族的乡土教材都有专门的羌语和藏语教学课程,这些教学内容都是聘请当地的语言教学专家编写的。安多藏族的教材除了课文是藏语和汉语对照之外,其余内容全都是藏文的。特别要说的是羌语和嘉绒藏语的教学。大多数人认为,羌族和嘉绒藏族没有文字,事实是古羌文早就遗失了,羌族的绝大多数文化是口头传承下来的,“释比唱经”、原生态民歌多声部合唱“迪莎”等都是羌族历史文化代代相传的媒介。但是,为了羌族古老文化的复兴,1992年,国家组织专家创制了新羌文,并培养出一批师资推进羌语学习。我们在编写羌族乡土教材的时候,同时编写了16课羌语学习内容,当地所有关注羌族文化传承的人都欢欣鼓舞,他们说这部教材是历史上第一部羌文出版物,意义重大。而嘉绒藏族的文字事实上就是藏语,嘉绒藏族的教材《夏嘉莫察瓦绒的小洛让的故事》里也编写了16课藏语教学内容。

同时,在所有的小学教材里,我们都设计了童谣课,并且提倡教师在课堂用方言说歌谣。童谣是民间典型的语言文化载体,是思维方式、情感寄托和价值判断的表达,也是母语传承、建立家乡感情、增进童年记忆的载体。童谣课很受欢迎。在湘西花垣二小,教师发动学生采风,学生搜集到课文歌谣《张打铁,李打铁》的17个版本。在课堂,学生们一会儿用方言说歌谣,一会儿用普通话说歌谣。歌谣里那些朴素的价值观和风趣的民间故事,深深地印刻在学生的心里,温暖而亲切的歌谣成为培养学生家乡情感的溶剂。

三、乡土教材的功能和学习原则

乡土教材的基本功能当然是让乡土文化作为一门课程走进课堂,但是,它更重要的功能是文化向导。乡土教材不是乡土知识的载体,它只是一个向导,启发和引领学生看见自己的家乡、学会认识自己的家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对家乡学习和向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自学、自知、自信、自强、自立。我们的每一篇课文,都只是为孩子们认识乡土文化打开的一扇窗,希望教师指导孩子通过这扇窗看到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村寨。自己家乡、自己村寨的乡土文化,不是在课文里,而应该在孩子们的眼里和心里。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人成长,而人成长的标志是具有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的能力,而自我完善的起点是认识“我自己”。我们编写教材,就是要引导学生进入认识“我自己”的自我学习过程,学习的内容是一系列的家乡生活常识,是足以说明“我是谁”的一系列生活经历和经验。相信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会体会到自由学习的快乐,不断充实心灵,增强自信,并产生自强的力量和勇气,在家乡文化的滋养下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成为一个自知、自信、自强、自立,能够自我发展的有根的人。

(作者系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副总干事、乡土教材项目负责人)

责任编辑:江丽莉

jiangll@zgjszz.cn

猜你喜欢

羌族村寨乡土
羌族艺术的特征与当代价值
羌族艺术的特征与当代价值:李锦
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路径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锅巴粥
乡土分外妖娆
羌族人物线描写生
最后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