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顾与展望:近十年国内关于瑞士职业教育的研究综述

2016-09-10韩静张力跃

世界教育信息 2016年16期
关键词:研究综述瑞士职业教育

韩静 张力跃

摘 要:瑞士职业教育源于德国而又独树一帜。文章通过对2006-2015年国内关于瑞士职业教育的研究进行回顾,从研究成果、主题与内容、研究特点与不足、研究展望4个维度进行梳理,以期在了解瑞士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为我国学者以后的研究方向提供借鉴。

关键词:瑞士;职业教育;研究综述

瑞士作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在发展职业教育与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所体现出的独具特色之处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因此,我们在分析瑞士职业教育特征的同时应结合我国国情,有针对性地借鉴吸收。瑞士职业教育发展尤其是在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技艺的完美结合等方面无疑对我国沿海等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研究成果统计分析

(一)文献数量

笔者以“中国知网”中的“期刊”论文和“硕博士”学位论文两个子库为样本,在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I辑、社会科学II辑3个相关领域进行检索,按“题名”对2006-2015年的“瑞士职业教育”进行检索,共检索到136篇文献。其中,期刊类文献共125篇(见图1),硕士论文11篇,博士论文0篇。

我国研究人员对瑞士职业教育研究起步于2006年,从图1中的文献数量变化趋势可以看出,自2006年至2015年,有关瑞士职业教育的文献数量虽然有小范围的波动,但总体上呈快速增长趋势。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国家教育的发展状况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密切联系。2009年,瑞士成功超过美国,在全球竞争力排行榜中首居榜首,且在后续几年连续夺冠,我国乃至全世界都对瑞士予以高度关注。因此,我国研究瑞士职业教育的文献数量在2009年有明显的增长,此后的几年,我国研究人员对瑞士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有关瑞士职业教育的研究文献都在10篇以上,且在2015年研究文献数量为历史最高,达25篇。究其原因,除了瑞士本国发展强大的因素以外,还与中瑞两国的外交关系密切相关,2015年是中瑞建交65周年,我国在和瑞士密切交流沟通的同时,学者们纷纷将目光转向这个虽然国土面积小却有惊人成就的欧洲发达国家,关注瑞士教育尤其是瑞士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的论文相继出现。

(二)研究成果分布

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分布情况如下:有关瑞士职业教育的核心期刊论文共有65篇,其中发表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育与职业》上的文献最多,各有16篇,约占 24.61%;其次是《职业技术教育》,有11篇,约占16.91%;《职教论坛》有9篇,约占13.85%;《中国高教研究》《江苏高教》《中国高等教育》《外国教育资料》《教育发展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当代教育科学》《社会科学家》《黑龙江高教研究》《教育学术月刊》《教育探索》各发表1篇。

二、研究主题与内容分析

瑞士双元制职业教育源于德国而又独树一帜,其职业教育的很多成功经验都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文章主要以3篇硕士论文与32篇期刊论文为样本进行深入的内容分析,发现研究主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瑞士职业教育的体系研究

对瑞士职业教育体系的研究是我们了解瑞士职业教育的“敲门砖”,是研究人员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因此,这方面的研究是重中之重。有关瑞士职业教育体系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多,且较为全面。

有关瑞士职业教育结构层次方面的研究如下:瑞士职业教育结构层次分为职业准备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以及职业继续教育。我国研究人员主要对瑞士4个层次结构进行总体阐述或者从其中某一层次进行具体研究。周红利等重点强调瑞士以职业资格认证和学历教育为连接点的四通八达的职业教育体系,介绍了瑞士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两个层次的教育,并分析了瑞士职业教育的管理体系[1];而夏莹是从职业教育的升学角度来谈职业教育的体系问题,分别介绍了瑞士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升学制度[2]。此外,更多的学者关注瑞士的高等职业教育,如姜大源从瑞士高等职业教育的涵义方面着手,将瑞士的高等职业教育分成狭义与广义,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教育途径和办学机构两大部分[3];钱中平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阐述瑞士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特点[4];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方面有1篇硕士论文,即丁徇对比我国与瑞士高等职业教育的公共基础课程,从中找出两国的差异与相同点[5],以便我国从中汲取有益经验。

除了职业教育层次结构方面的研究外,还有部分研究人员对瑞士职业教育内部系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以瑞士职业教育师资体系建设为主,关于瑞士职业教育师资体系方面的研究如下:郑坚从职业教育教师的入职要求及资格培训两个方面对瑞士职业教育师资体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与总结[6];陈利在研究瑞士现代学徒制时谈到瑞士职业教育师资培养问题,从师资培养主体、培养内容及培训方式3个方面做了简单介绍[7];蔡建平则主要针对瑞士职业教育应用型教师的典型特点,在师资准入、培训进修、遴选条件、教学模式、培养模式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总结[8];而吴全全除了介绍瑞士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及其培训特点外,还总结了其管理体制、职教体系、立法、经费等方面的内容,较为全面。[9]

通过对瑞士职业教育体系研究资料的整理可以发现:研究人员在研究瑞士职业教育结构层次时以瑞士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为主;在瑞士职业教育内部系统研究方面则以瑞士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为主,而其他领域只有少数研究人员涉及。

(二)瑞士职业教育的特色研究

梳理与归纳瑞士职业教育的特色,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瑞士职业教育的发展内涵。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对瑞士职业教育的特色及成功经验进行了阐述,具体如下:瑞士职业教育的典型特征之一是“三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该模式是瑞士结合本国实际情况的产物。贾文胜等从瑞士现代学徒制“三元制”协作运行的内涵、成功经验以及对我国的启示3个方面予以研究[10];而“三元制”若从其管理机制来看,表现为瑞士职业教育是由瑞士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各行业协会三方机构合作管理,因此,田英玲在其硕士论文中详细介绍了瑞士“三方协作”制度,认为其是保障瑞士现代学徒制成功运行的关键所在[11]。此外,从其他视角对瑞士职业教育特色进行研究的有:徐艺萱等认为“学徒晴雨表”与“学徒准入制”是保障瑞士高就业率的关键因素[12];叶志攀等则重点强调瑞士的终身教育体系,介绍了瑞士从初级到高级相互衔接、各个等级之间具有紧密沟通和合作机制的终身职业教育体系[13]。瑞士高等职业教育方面的特色研究较多:黄志纯将瑞士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概括为体系全、生源旺、层次高、模式新、质量好等[14];而王瑛将瑞士高等教育的成功归功于政府、职业教育本身、外部环境3个方面,即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完善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以企业、行业为主导的校企合作模式。[15]

总的来说,大部分研究人员是对瑞士职业教育整体情况进行特色总结,如樊睿、高静都认为瑞士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特色为联邦政府、州政府、企业及职业行会三方合作的组织模式与多渠道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16][17];肖红也阐述了企业和各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的作用,除此之外,增加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增强就业选择的弹性也是瑞士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在[18];周满生则主要从教育分流与普职融通的角度对瑞士职业教育特色进行研究[19];肖飞、孟祥林都是从政府、社会以及职业院校3个方面总结瑞士高等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即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的高度认可以及职业院校教学的高质量。[20][21]

综上所述,研究人员对瑞士职业教育典型特征的阐述虽不尽相同,但其中有很多相似之处,笔者结合大多数研究人员的观点从两个维度对瑞士职业教育特色进行归纳总结,即职业教育自身体系的发展完善与外部环境的大力支持。瑞士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完善方面的特色包括: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严格的师资准入制度、“三元制”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符合市场需求的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外部环境支持方面的特色包括:政府资金支持、企业行业积极配合、社会的高度重视、完善的法律制度。

(三)瑞士职业教育的特色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瑞士职业教育的特色不仅对本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某些成功经验也可以为我国所借鉴吸收。由于选取的角度不同,研究人员的研究各有侧重点。黄碧珠从职业教育提升就业质量角度入手,通过分析瑞士的就业情况,认为我国应该在早期进行职业渗透,依据经济发展需求培养人才,以及建立灵活开放的职业教育体系等来提高我国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的就业质量[22];叶志攀等则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突出矛盾与问题的角度出发,结合瑞士的经验,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一些解决措施[23];诗晓轩从瑞士职业教育自身质量的提高方面出发,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建议,如职业教育的生源选择、内涵发展以及师资质量[24]。除了从我国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建议外,李云飞、黄露娜等还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补充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社会需转变传统观念、职业院校应多途径筹措资金、政府应加强顶层设计,在立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以及促进产学研合作方面做出及时调整[25][26]。研究人员对瑞士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较为丰富,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提出的启示也较为全面。在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相应的建议时,肖飞认为政府要重视职业教育,社会要尊重职业教育,职业院校要提升自身品质[27]。孟祥林认为,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调整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培训;健全机制,促进校企合作良好互动[28]。吉文林等提出从人才培养模式、制度建设、校企合作和专业建设4个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29]。黄志纯除了从政府、社会、职业院校自身3个角度阐述瑞士高等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外,还特别强调健全法制的重要性,他提出我国在高等职业教育立法方面应逐步完善[30]。徐向平则更为全面地从瑞士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管理体制、学位制度、学习内容、标准设置等诸多方面对其特点进行总结,并在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体系与优先发展目标两个方面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31];梁枫等通过瑞士职业教育特点结合江苏省职业教育区域特征,为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相应建议。[32]

启示与特色是紧密联系的。针对瑞士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研究人员大多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帮助。还有研究人员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区域发展特色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这是值得赞赏之处。然而,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大部分研究仍停留在宏观方面,建议还不够深入,且难以实行。

(四)瑞士职业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

笔者通过知网检索瑞士职业教育的国际比较,发现这方面的文献相对较少,相关文献也仅有6篇。德国与瑞士同属于欧洲发达国家,且两国都有较完善的学徒制,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双元制”的学徒培训体系,而瑞士学徒制是在借鉴吸收德国“双元制”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实行“三元制”学徒培训体系,两国职业教育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我国研究人员也较多关注瑞士与德国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王奕俊等通过分析,认为德国和瑞士学徒制培训改革在学徒制课程体系、学徒技能培训承担主体、对核心技能的理解和执行力,以及对学徒培训方案规定方面存在差异,并将这些差异的原因归结为4点,即改革的推动主体和意愿不同、职教法规的责任主体不同、改革的外部环境因素不同,以及改革的经济基础和投入不同[33];刘艳春等通过比较两国学徒制共同点与差异,得出德国学徒制在德国教育体系中更具有灵活性,而瑞士学徒制在学徒能力的培养上更具有层次性的结论[34];吴全全则从校企合作的角度出发,总结德国与瑞士在校企合作方面的特色与经验,认为法律为基、双元为体是校企合作运行的保障,多方参与、协作沟通是校企合作的平台,企校协调、理实互补能够提高校企合作的质量[35];罗建河等从职业教育学徒制的实施机构、课程设置、考核方式、结业证书等方面比较瑞士与德国的职业教育的异同并分析其中原因[36]。此外,还有一些人将瑞士与其他国家的职业教育进行比较分析,如记者涂皓通过调查分析德国、加拿大、瑞士三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各自不同的发展方式和特色,从中得出三国的共同特征,即三国在人才培养方面均重视技术应用与开发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具有很强的实践性[37];管弦以美国、德国、瑞士、澳大利亚、新加坡为例,从法律制度、经费投入机制、职业教育体系、多元协同发展机制以及师资方面总结这些国家的相似的成功经验。[38]

三、研究的特点与不足

笔者通过分析我国研究人员对瑞士职业教育的研究成果,总结有关瑞士职业教育研究的文献数量、研究成果分布以及研究主题分布情况发现,10年来我国关于瑞士职业教育的研究存在以下特点与不足。

(一)研究范围窄、重复率高

我国研究人员对瑞士职业教育方面的研究范围较窄。一方面,在整个职业教育领域,主要集中于瑞士职业教育体系、特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以及国际比较研究,而对瑞士职业教育的历史沿革、瑞士区域职业教育以及瑞士职业教育未来趋势等方面研究不足;另一方面,在瑞士职业教育结构层次方面,研究人员对瑞士职业准备教育、职业继续教育方面的专题研究关注不够,大部分是在谈论瑞士整体职业教育体系时作简单介绍,而在中、高等职业教育方面进行大量而重复地阐述。再者,我国研究人员对瑞士职业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主要以对比瑞士与德国职业教育为主,对比内容较全面,而将瑞士职业教育与欧美其他发达国家比较的文献则相对较少,研究领域有限。

(二)研究内容以宏观为主,缺乏微观研究

一方面,不管是在剖析瑞士职业教育特色还是在谈论瑞士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时,研究人员大多是从宏观层面,如政府资金支持、法律制定、社会重视程度、职业教育院校本身质量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缺乏对瑞士职业教育内部发展因素的深入探究,如职业教育管理体系、课程教材体系、教育科研体系、经费筹措体系等,因此,我国对瑞士职业教育的研究易留于表面,鲜有深入的见解;另一方面,虽然我国研究人员也在尝试将瑞士职业教育与其他国家进行对比研究,但大多数都是以简单介绍各国职业教育的描述性研究为主,缺少数据收集分析方面的定量研究,瑞士国际比较研究方面的文献总体上质量不高。

(三)研究形式零散,缺乏系统性的论著

我国研究人员对瑞士职业教育的研究成果多以期刊论文的形式出现,缺少硕博论文以及研究著作,导致研究成果缺乏系统性。此外,在著作方面,大部分研究人员都是从总体上介绍瑞士的情况或者瑞士整个教育体系,都是在谈论整个欧洲或者与欧洲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时涉及瑞士职业教育,且篇幅较小,如姚宝的《当代瑞士社会与文化》,路飞的《小国大教育——瑞士、奥地利、卢森堡创新教育研究》等;仅仅介绍瑞士教育,尤其是瑞士职业教育的论著凤毛麟角,笔者所了解到关于瑞士职业教育的著作仅有爱米尔·威特斯泰因著、王绍兰译的《瑞士职业教育》(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

(四)研究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性

通过文献分析发现,我国研究人员对瑞士职业教育的研究大多通过文献分析或者翻译外文资料搜集整理瑞士职业教育的发展概况,理论性研究相对丰富,缺少实证研究,大部分研究成果都是从理论到理论的研究,中间缺少实践环节。虽然这一途径与方法是我国对瑞士职业教育发展进行初步了解的重要手段,在研究初期值得提倡;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要想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更好地学习借鉴瑞士成功经验,只是初步的了解已不能满足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诉求。

四、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一)独辟蹊径,开展创造性研究

瑞士职业教育的成功得益于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性,每个层次都有各自的特色,学者们在关注热点的同时也应有自己的见解,不能人云亦云,这样研究的成果才能具有研究新意。瑞士职业教育体系的4个层次、与其他国家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以及职业教育系统内部都有其研究的价值,研究人员应另辟蹊径,开创不同的研究领域或在相同的研究领域内予以不同的研究视角,以不断完善我国对瑞士职业教育的研究成果,进而改善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二)结合国情,开展针对性研究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职业教育特色,澳大利亚的培训包、英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瑞士与德国的“双元制”等,这些都是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而形成。因此,在谈论瑞士职业教育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意义时,其背后实行的“土壤”是否也适合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区域发展,需要学者们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从我国职业教育的现实困境出发,依据我国各地区的区域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这样才能有助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减少因盲目“跟风”而造成“排异”反应的出现。

(三)实地考察,进行深入研究

只有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才能使人们对事物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因此,学者们除了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概括外,还应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瑞士实行的职业教育体系对瑞士职业院校以及社会产生的实际影响方面,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以获取第一手资料,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加科学、可靠的依据,促进我们更好地理解与借鉴瑞士职业教育体系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周红利,周雪梅.瑞士职业教育体系与管理体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68-72.

[2]夏莹.瑞士职业教育的体系与升学制度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4(8):13-14.

[3]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来自瑞士的创新与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4):27-42.

[4]钱中平.瑞士高等职业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及其启示[J].教育探索,2012(9):152-153.

[5]丁绚.中瑞高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6]郑坚.简析瑞士职教师资标准及培训[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7):84-86.

[7]陈利.瑞士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7.

[8]蔡建平.瑞士职业教育应用型师资培养的特点及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5(25):76-78.

[9]吴全全.瑞士职业教育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6):77-81.

[10]贾文胜,梁宁森.瑞士现代学徒制“三元”协作运行机制的经验及启示[J].职教论坛,2015(25):38-43.

[11]田英玲.瑞士现代学徒制“三方协作”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

[12]徐艺萱,张桂春.瑞士现代学徒制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2):88-89.

[13][23]叶志攀,金佩华.瑞士职业教育的特征分析及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6(5):56-58,64.

[14][30]黄志纯. 瑞士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经验与启示[J].江苏高教,2010(2):147-148.

[15]王瑛.瑞士高等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5):93-95.

[16]樊睿.瑞士职业教育的特色及启示[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7-10.

[17]高静.瑞士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特色及启示[J].职教论坛,2008(4):62-64.

[18]肖红.瑞士职业教育特色及其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0(15):83-84.

[19]周满生.瑞士、德国职业教育的几个特点与新趋势[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6):56-58.

[20][27]肖飞.职业能力引领下的瑞士高职教育发展的特色、经验与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1(21):93-94.

[21][28]孟祥林.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良性互动的思考——瑞士高等职业教育经验对我国高职院校办学的启示[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5-7.

[22]黄碧珠.瑞士职业教育提升就业质量的经验及启示[J].职教论坛,2015(3):89-92.

[24]施晓轩.瑞士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2(1):11-14.

[25]李云飞,党涵.摭谈瑞士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4):61-63.

[26]黄露娜,陆汶.瑞士职业教育分析及其启示[J].中等职业教育,2012(20):3-6.

[29]吉文林,董海燕.借鉴瑞士经验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J].当代职业教育,2010(1):17-20.

[31]徐向平.瑞士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特点及其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6(16):83-85.

[32]梁枫,吴兆方.瑞士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以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为例[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18-120.

[33]王奕俊,王建初.德国、瑞士学徒制培训改革的差异比较分析——以商务职业领域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1(13):81-85.

[34]刘艳春,王洪斌.瑞士和德国的学徒制对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借鉴价值[J].科技信息,2011(9):424-426.

[35]吴全全.德国、瑞士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特色及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7):91-94.

[36]罗建河,陈梅.似而不同:瑞士、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学徒期制”比较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15(25):74-78.

[37]涂皓.德、加、瑞三国中职教育[J].教育,2012(34):31.

[38]管弦.国外高职教育卓越发展的典型经验——以美国、德国、瑞士、澳大利亚、新加坡为例[J].教育学术月刊,2015(8):33-39.

编辑 许方舟

猜你喜欢

研究综述瑞士职业教育
为什么瑞士巧克力这么出名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瑞士镇迷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