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教育背景下小学生语感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2016-09-10张明凤

基础教育参考 2016年13期
关键词:语感语言语文

张明凤,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扬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仪征市名师,仪征市十佳师德标兵,现任江苏省仪征市真州小学校长。从教二十多年,一直致力于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主持省“十二五”规划课题“陶行知教育思想引领下的真课堂研究”,数篇论文在各级各类杂志发表,多次受邀省内外示范讲学。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提出了“新常态”一词。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教育综合改革一系列部署的逐步落实,教育进入“新常态”,已成为历史的必然。教育要进入“新常态”,就是要求我们回归教育的本质,回到教育的原点和终点。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语言文字的规范运用正在面临新的挑战与考验。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同样需要回到原点,探寻语感形成的规律。

一、儿童语感培养的理论基础解读

语感是理解一切语言文字的基础。良好的语感不仅有助于学生学好语文,也能帮助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找准切入点,为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奠定基础。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

1.小学阶段是培养语感的关键期

语感是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认为,如果抓住了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就会事半功倍,否则将会事倍功半。在语言范畴内,儿童天生的、通过遗传获得的对语音和语义的感受与辨识能力,称之为“语觉”。这种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变化的:儿童掌握听说能力的最佳敏感期是在9岁以前,从9岁以后开始下降,到12岁下降到50%左右,到14岁则下降到15%~20%(见图1)。

当然,这种“语觉”并非全部的语感,语感还包括与语法分析相关的能力,如词性的识别、语句的构成、读懂语言的弦外之音和言外之意等,这些都需要后天习得,并在长期积累中提高。这种语感,大约在13岁左右趋于成熟。可见,整个小学阶段都是学生形成语感的关键时期。

2.语感是儿童思维的重要表征

教育的基本问题是儿童观的问题,儿童的发展是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自由和探索是儿童的天性和本义,教育要顺应这种天性,坚守这一本义,引导并促进他们去探索和发现。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良好的语感是儿童独特思维的重要表征。坚持儿童立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语感生成的规律,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发展。

3.语感是同化和顺应的结果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认知发展受三个基本过程的影响:同化、顺应和平衡。同化就是人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则是指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人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的信息时,所引起的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语感,就是人们通过认知结构对语言的同化与顺应,在不断体验、长期练习、反复实践中主动积累、积极建构而逐渐形成的,其中还包含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最终达到一种平衡。

二、小学生语感培养的有效策略寻绎

韩愈在《答李翊书》中写道:“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如果把语感比作果实,培养语感需要养根,养根的主要途径是语言实践。那么语言实践就是语感得以茁壮生长的根系。树根深厚,果实才能丰美。

1.在涵泳浸润中生成语感

培养语感主要不是靠理性分析,而是靠对语言长期的直接感受和积累。陆九渊在《读书》一诗里写道:“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朗读是眼手口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培养语感的基本方式。从古至今,琅琅书声都是学堂里的一大特色。熟读精思,使学生对于语言抑扬顿挫的声音、错落有致的节奏、奇妙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从而顺利地进入文字所描绘的美妙意境。长此以往,良好的语感就会逐渐形成。

在课堂上,教师的示范朗读非常重要。教师要投入真挚的情感,“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让文字变为鲜活的形象或场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与教师、作者、书中人物产生共鸣;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应追求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读的形式要多样,要有层次,要完成一个由生到熟、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训练过程。

背诵也是重要方法之一。背诵既积累了语言,又沉淀了文化,能够让学生受用终生。除了《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要求小学生背诵的内容以外,教师还可以再挑选和推荐一些适宜背诵的经典作品,使其出于口、入于耳、了然于心。

2.用非功利的课外阅读积淀语感

课外阅读作为一种最普遍、最直接、最重要的语言实践之一,自然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式。教师要重视学生非功利性的课外阅读,言传身教,培养兴趣,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使学生从中体会到生命的快乐和生活的质感,这样所收获的就不仅是良好的语感,还有吸纳新事物的能力,以及牢靠的人性根基。

3.充分利用教材训练语感

要使学生形成更全面、高层次和立体化的语感,还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进行系统训练。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例子”,准确把握课文的价值取向、行文思路、相关特色等,以此作为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媒介。

一是关注文本的遣词造句。在实际运用中,语感具体表现为不仅能快速、敏锐地抓住文字所表达的真实信息,感知语义,体味感情,领会意境,而且能捕捉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夏丏尊先生曾对语感做了这样深入浅出的描述。他说:“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面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两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两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因此,要将遣词造句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勾连,使学生与教材产生共鸣,与文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情景交融。

例如《第一次抱母亲》一课,文中有这样的两句话:“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一百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这两句话当中的“担子”含义不同。如何能让学生体会呢?联系生活,让学生想一想母亲所承担的责任,诸如赡养老人、抚养子女、辛苦劳作等沉重的生活负担,就能读懂后一句中“担子”的含义:它不仅在母亲肩上,更在母亲的生活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思考“如此沉重的负担,瘦弱的母亲怎么承受下来的呢?”学生得出的结论是“因为母爱的力量”。有了对“担子”一词的感悟,一位含辛茹苦、柔弱而坚强的伟大母亲的形象便浮现在学生的眼前了。

二是关注文本的语言风格。不同课文的语言风格各具特色,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语义,还要帮助学生从中探索和发现语言的特点和规律。比如,六年级下册的《夹竹桃》是学界泰斗季羡林的一篇散文,以课文第三自然段为例。

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虽然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花,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报告春的消息。以后接着来的是桃花、杏花、海棠、榆叶梅、丁香等等,院子里开得花团锦簇。到了夏天,更是满院生辉。凤仙花、石竹花、鸡冠花、五色梅、江西腊等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的夏夜的庭院,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一到秋天,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菊花则在秋风中怒放。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

书中评价季先生的语言风格是“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仔细研读上面一段话,至少能引导学生发现三个特点:一是从春天到秋天,先后写了十四种花,用于反衬夹竹桃的可贵韧性,果然是率真而不乏睿智;二是多用四字词语描写花开的情景,如“花团锦簇、满院生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万紫千红”等,不仅结构整齐,积蓄了语势,而且节奏感强,体现出和谐的声韵美;三是长短句运用自如,整齐中见变化,活泼中有舒缓,一年三季,各种花争奇斗艳的热闹景象跃然纸上,体现了一种质朴而不失典雅的美。教师可以抓住学生感到新鲜的语言形式或写作特色,有意识地引导他们细细品味,读懂课文,读懂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自己表达起来也就不难了。

三是关注文本的体裁样式。教材中的作品体裁丰富,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等,每种文体的结构、语言、表现手法都有自己的规定性。教师在选择教法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文体发掘出其中的“语文元素”,制定适切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准确把握课文的价值与语言的魅力。

以《螳螂捕蝉》的四次备课为例。《螳螂捕蝉》讲的是春秋时期,吴王不听劝阻,执意要出兵攻打楚国,一位少年便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危险的,从而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第一次集体备课,教师们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读懂课文内容,通过填表,理解“螳螂捕蝉”与“吴王伐楚”之间的关系,明白做事情不仅要看到眼前的利益,也要顾及身后的祸患。但这种教学设计的“语文味”显然不足。

这篇课文是一个历史故事中又套着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主要是由人物和情节构成的。于是,教师们聚焦文体进行了第二次备课,将教学目标定为:除了学会概括故事情节外,重点引导学生来感受少年的智慧,注意他如何选择了合适的地点、恰当的时机,运用巧妙的方式劝说吴王改变攻打楚国的念头。在此基础上,通过现代文和文言文的对比阅读,让学生感受不同表达的特点。第二次备课的“语文味”就浓了一点。但同时笔者也在追问:学生语感培养的起点在哪里?如何基于文体特点,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呢?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读懂故事的情节并不困难,讲出故事的情节却并不容易,因为口语表达能力未必能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呈正相关趋势发展。而故事类文体不正可以为学生的口头表达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吗?

因此,第三次备课时,教师基于体裁特点,除了感知人物形象之外,重点从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角度出发,采用了“复述指导”的方式进行教学。如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想象画面,体验角色心理,使用恰当的语言、表情、动作,力求绘声绘色等。这样就把阅读、理解、感悟、复述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出了这类文本独有的味道。

尽管如此,笔者还是认为对于故事类文体,仅学会复述是不够的,还应引导学生去了解寓言故事承载的文化内涵。于是,第四次备课,教师从我国寓言文学的起源开始,以“读故事,感知人物形象;讲故事,锻炼表达能力;编故事,感受寓言魅力”的思路展开教学。这一次,教师发现学生是带着收获与不舍离开课堂的。

以上四次备课的经历让笔者充分感受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光要“教课文”,更要“教语文”,应将语言的习得与课文内容水乳交融,引导学生驻足字里行间,探索语言的秘妙,如此才能充分发挥文本这个例子的作用,让学生的语感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

4.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中深化语感

语感培养的出发点在“知”,而终点在“行”。当学生通过阅读获得了一定的语感积淀后,就会在适当条件的触发下,将语言的文字和表达技巧加以融合,达到语言运用的较高境界。

《红楼梦》第48回写香菱拜黛玉为师学作诗。黛玉收了徒弟便开始授课:“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幅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也都使得。”讲完了,便布置作业:“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熟透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李清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这三个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这样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功夫,不愁不是诗翁。”在香菱完成“作业”,对诗的妙处有所感知之后,黛玉又鼓励香菱“只管放开胆子去作”。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终有所成。

可见,黛玉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语文老师。在她的教学中,先是对诗歌知识的点拨,简明扼要;然后在推荐阅读时摒弃了浅近之作,精选名家大师作品,以促进良好语感图式的建构;最后,提倡学以致用,鼓励学生“放开胆子去做”,使语感得以巩固。

三、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语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积累和沉淀的过程。但只要遵循语感形成的规律,让学生与语言文字的亲密接触成为一种教育新常态,就可以适应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新的挑战,促进学生语言能力自由生长,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 郭向和)

猜你喜欢

语感语言语文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我有我语言
语言与言语
语言的将来
我的语文书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