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离白色恶魔

2016-09-10徐丹童画

检察风云 2016年14期
关键词:开房唐某朱某

徐丹 童画

【案例一】 吸毒后幻觉缠身 偷开汽车撞伤人浑然不知

2015年9月1日早上6点不到,本市嘉定区发生惊险一幕:一名男子驾驶轿车横冲直撞,先后撞倒一辆电瓶车、一辆教练车,之后扬长而去,直至冲进附近一个工地,撞上土堆后停下。目击者称车辆驾驶员手舞足蹈,看起来精神不太正常。肇事者难道是精神病患者?究竟什么原因让他作出如此疯狂的举动?

当日清晨,夏先生像往常一样,驾驶自己的轿车准备去上班。前一夜下了点雨,车辆前挡风玻璃和反光镜上溅了些泥点,驾驶视线并不是很好,夏先生便将车停在了小区门口,下车到路边的五金店取点水,拿毛巾擦一下车。原本想只是一会儿的时间,便没有将车钥匙拔下,却没曾想,路边忽然冲出一个身穿黄白T恤的男子。该男子用拳头敲击夏先生车子的左后侧车窗玻璃,夏先生刚想问男子要干什么,就看到该男子径直拉开了车门,坐在了自己车的驾驶位置上。夏先生便赶忙上前,不料对方已经发动车子,径直驾驶车辆向前行驶了。男子加大油门将车子往前开,夏先生没有拉住,摔倒在地上,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车子撞倒了正常行驶的电瓶车。男子没有停车,继续向前开,又撞上了一辆白色教练车,依然没有停下的意思,继续向前开去。见此情形,夏先生赶忙报警。

回想起案发时的情形,被撞的白色教练车驾驶员洪师傅仍心有余悸:“我突然听到后面有人叫有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我看到肇事的是一辆红色的小型轿车,没过几秒钟,我驾驶的车辆也被追尾了。”洪师傅说,当时自己的行车速度大约为50公里每小时,由他驾车,车上还乘坐了他的同事老王以及三个学员。事发很突然,红色轿车撞上自己后,还一直顶着他的车辆行驶。眼看着要撞到前面的车子,洪师傅便向右打方向,往非机动车道上借道。尽管如此,教练车后侧保险杠还是被完全撞扁了,车尾也多处受损。此时红色轿车飞快地从他左侧开了过去,丝毫没有停车的意思。男子驾驶夏先生的轿车冲进了附近的一个工地里。正在工地打扫卫生的许先生躲闪不及,被车子撞倒在地。最终,车辆冲进了一个土堆里,终于停了下来。工地保安郭师傅见状赶忙报警,闻讯赶到的民警将肇事男子抓获归案。

被告人朱某到案后,竟对自己的疯狂行为表示“记不清了”。原来,案发当日,朱某吸食冰毒后,产生了幻觉,认为有人要追杀他,且自己的手机“被人监听”,无法拨打电话报警。恰好此时,他看到了夏先生停在路边没有上锁的轿车,便直接跳入驾驶室,一脚油门将车开走了。他交代,出事的前一天,自己一个人在家吸了冰毒,量比平时稍许多些。

经查,朱某驾驶机动车在公共道路上冲撞,致电瓶车驾驶人林先生和工地保洁员许先生二人轻微伤,并造成两辆轿车车损共计1.4万余元。最终,嘉定区人民检察院对朱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向法院提起公诉,朱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

【案例二】 19岁男孩为赚大钱竟贩毒

黄某出生于1997年,初中文化,广西人。因为家庭条件不好,自己学历又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为了赚大钱,他竟然当起了毒贩子的“马仔”,干起了贩卖毒品的勾当。

2016年5月上旬的一天,黄某接到上家的电话,对方简单交代:“有工作了,拿东西到上海。”黄某便按照对方的示意,到指定的接头地点“取货”。接头的男子他并不认识,对方给了他一个黑色的袋子,什么也没说,便走了。黄某也心知肚明,男子交给自己的就是毒品,便给朋友小陆打电话,问他去不去上海玩。小陆并不知道黄某此行的目的是要贩卖毒品,只以为是好友相约旅行,便欣然答应了。

就这样,两人辗转从南宁坐长途汽车来到了上海。当日吃过晚饭后,黄某接到了上家的“指示”,让他去附近的KTV开一个房间,与买家碰头。按照上家要求开好房间后,黄某将房号告诉了上家。不一会儿,买家出现了。两人默契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黄某将毒品放进买家带来的大包内,买家则将购买毒品的11.6万元现金递给了他,并掂了掂袋子的分量。正准备走时,两人被守候已久的警察抓了个正着。

黄某到案后告诉案件的承办检察官,给他派“活儿”的是去年认识的,或许觉得他看起来老实可靠,家里经济状况不好,又没有工作,就找到了他。听说上家给自己许诺的丰厚酬劳,自己便动了心。目前,黄某因涉嫌贩卖毒品罪,被嘉定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

【案例三】 屡次开房容留吸毒

张某捏了捏手里刚从老徐那里買来的冰毒,想着怎么好好“消遣”一下。他在嘉定区某宾馆开了间房,随后打电话给朋友小李、小周说自己这里有“好东西”,让她们过来一起玩,并暗示可以带点“朋友”来。不一会儿,周、李二人如约而至,跟她们一起来的还有一个小姑娘。原来,小李和小周并没有什么正经工作,靠的就是平时给“客户”提供卖淫的小姑娘来赚点“中介费”。张某和周、李在房间里吸食了毒品,随后开了新房间和那名小姑娘进行了性交易。

过了两星期,张某又联系小周、小李说要“聚一聚”,小周、小李“心领神会”,又带来个小姑娘。也许是做贼心虚,这次张某没有用自己的证件登记开房,而是叫来朋友唐某,让唐某帮忙开房。同时张某给了唐某一张银行卡,让他刷自己的银行卡付房费。唐某对张某开房的目的心知肚明,但碍于情面,他并没有拒绝,只是叮嘱他们“小心点”。在此后的半个月里,他们又这样聚会了一次,也是用唐某的证件开的房,而最终唐某也经不住诱惑,吸食了毒品。然而就在这次吸毒的第二天,民警根据线索在嘉定某网吧抓获唐某。同一天,另一犯罪嫌疑人张某至江桥派出所投案自首。在审讯中,两人对自己吸毒和容留他人吸毒的事实均供认不讳。日前,嘉定区人民检察院以容留他人吸毒罪对犯罪嫌疑人张某和唐某提起公诉。张某被判有期徒刑6个月,罚金2000元。

【案例四】 交友不慎误入歧途

阿强和小奇来到阿宽的出租屋里,拿出买来的冰毒说大家一块来“玩玩”,十六岁的阿宽没经住诱惑,吸了几口。下午阿宽上班后,将屋子留给阿强和小奇两人。他没想到没过一会儿,自己就因涉嫌容留他人吸毒,被警察抓到了派出所。

到案后,阿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自己的行为表示十分后悔。他承认,除了被警察抓到的这次,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他还曾容留过阿强等人吸毒。两次毒品都是阿强从别人手里买来的,但他提供了住所,并都参与了吸毒。案件的承办检察官了解到,阿宽的父亲常年在外务工,母亲忙于工作和照顾年幼的次子,对他疏于管教,他在社会上认识了一些不良朋辈,渐入歧途。他也对承办检察官坦白,他并不知道自己这种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更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犯罪行为,只是看到朋友们都玩,他也就跟着“凑热闹”了,没想到会触犯法律。日前,嘉定区人民检察院以容留他人吸毒罪对其提起公诉,法院依法判处其拘役4个月,并处罚金500元。

检察官点评

毒品不仅会对吸食者造成不同程度的身心伤害,更是祸及家庭,危害社会。吸毒与犯罪如同一对孪生兄弟。吸毒者为获毒资往往置道德、法律于不顾,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治安稳定。

不同的毒品摄入体内,都有各自的毒副反应,对健康形成直接而严重的损害,甚至吸毒过量以致死亡。案例一中,朱某大量吸食毒品后产生了幻觉,认为有人追杀他。为了“逃跑”,他竟然偷开他人停放在路边的轿车,在公共道路上冲撞,致2人受伤,并造成他人财产受损,严重危害了公共安全。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朱某在吸毒后精神状态出现问题,但其因自愿吸毒导致短暂性精神和行为障碍,故意使自己陷入精神障碍状态,而后实施危害行为,应当认定其对行为结果具有支配力,故而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刑事责任。

案例二中,犯罪嫌疑人黄某因被金钱利益诱惑,铤而走险,小小年纪就走上犯罪道路,不能不让人感到惋惜。他本可以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获取报酬,却因缺乏是非观念,在金钱的诱惑下走上了犯罪道路。

另外几个案例中,被告人法制观念淡薄,对社会上各种涉及违法犯罪的行为和事件,缺乏辨别是非的判断力。如案例三中,唐某明知张某借用其身份证开房是为了吸毒,但碍于朋友情面,仍为他人吸毒提供场所,最终将自己送进了监狱。此外,未成年人心理状态不稳定,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会把吸毒视为某种刺激。加上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他们少了同龄人应获得的关爱和教导,在社会上结交一些不良朋友,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猜你喜欢

开房唐某朱某
男子为回老家抱着木板横渡长江
一口唾沫引发互殴:是正当防卫还是故意伤害
微信转账不慎误转他人,能否请求对方返还
搭乘醉酒司机的车,发生车祸,责任谁承担
微信转账不慎误转他人,能否请求对方返还
微信“摇”来的骗子
宾馆开房致残引发离奇赔偿案
抢走他人欠条 逼其还债是否构成犯罪
官员开房处理岂能“男女有别”
你的隐私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