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涛 新港人 新使命
2016-09-10郝涛
郝涛
他认为,“新港人”对未来香港、内地的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他希望携手更多的“新港人”为香港、为内地的发展和繁荣贡献更多的力量
2016年8月27日上午,身在香港的喻涛接到了来自美国纽约朋友的电话:“兄弟,你的大照片上了时代广场,太帅了……”
随后,喻涛收到了朋友发过来的照片:时代广场的巨幅LED广告屏幕上的他高大帅气, 并配有文字“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成就自我,服务香港’。”
荣获“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之一的喻涛是一位80后。2006年,他从浙江杭州到香港求学,毕业后一直留在香港工作创业。如今的他社会职务很多,既是全国青联委员,还担任了新港青年会主席和香港桐庐同乡会会长。身兼数职的他,经常以不同身份活跃在香港及内地的公益项目、商业酒会、文化论坛等重要活动中。然而,对他而言,所有的场合,他都担任着同一个角色,那就是“新港人”。
喻涛认为,他以新港人代表的身份获得“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的殊荣,让他更坚信新港人群体在内港两地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也衷心希望这个群体能积极紧密联系两地,为香港和内地的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创办新港青年会
大部分赴港求学、留港工作的青年人对“新港青年会”并不陌生。作为香港最具规模的成熟青年社团之一,其登记会员达数千人,社团规模和社会影响力遍布香港以及内地主要城市。
2010年6月,新港青年会在香港成立。从仅有10多人的团队开始,慢慢发展壮大为成熟的青年团体。新港青年会结合丰富多彩的俱乐部和两地青年交流的形式,开展了探索香港、欢聚香港、奉献香港三大主题系列活动,为青年朋友的业余生活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选择。活动已累计举办逾500次,包括行山、游船河、War Game、Camping、旅行、义工活动、足球比赛、篮球比赛、台球比赛、红酒鉴赏、桌游活动、创业比赛、行业聚餐、两地青年交流等等。正式会员达3000多人。其中,义工活动本着立足本港、關怀长者、爱护幼儿、服务社区和奉献香港的精神,已累计举行活动122次,正式登记义工人数逾200人。
然而,不为人知的是,创会初期,社团仅有喻涛和胡池力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组织和筹划。“当时我们一起商议社团的名字,大家在社团名字里一定要包含‘香港’这一点上达到了共识,因为香港给了我们一个相聚的机缘,一个发展的平台。”回忆起和朋友们商议创立社团的情景,喻涛至今仍记忆犹新,“但我们同时又体会到,我们这一群人,和香港土生土长的年青人,和一直在内地学习、生活的年青人又有很大的不同。”
喻涛说,新港青年会的服务对象是从内地来香港读书或工作,并继续留港发展的青年精英,也包括希望了解内地文化与结交内地朋友的香港青年。其宗旨是通过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为青年提供一个娱乐、学习、交友、以及实现个人成长与发展的优质平台,团结爱国爱港的在港青年共同为社会贡献力量。
社团最终取名为“新港青年会”,因为喻涛认为,这个群体的最大特征就是“新”。“一方面是因为我们不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而是初来港定居,或是移居香港,成为‘香港永久居民’的‘新香港人’;更是因为,我们拥有有新意识、新观念,在这个新时代也要创造自己新的价值。”
这是喻涛对于“新港人”的理解,也是他带领新港青年会的理念。身为主席的他,致力于实践“新港人”的新思考和新观察,发挥“新港人”的优势,发掘“新港人”的潜能,并且多方位拓宽新港青年会的平台作用。他在新港青年会的“探索香港”、“欢聚香港”、“奉献香港”的三大传统主题活动基础上,拓展了一系列以促进内地与香港经济、科技及文化交流为目的的内港交流活动,让社会各界更多的认识“新港人”的价值、责任和使命。
“我认为来到香港求学或是工作,不是仅仅在香港‘扎根’,有自食其力的本领就足够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为搭建内地和香港的沟通桥梁贡献自己的力量。”近年来,喻涛多次组织青年企业家交流团往返香港和内地,进行文化考察、人才交流、商务合作,签订了两地青年交流备忘录,促成了两地青年深入的交流合作。
如果说新港青年会的逐渐走向成熟,并在各个方面影响香港社会是有赖于喻涛等骨干成员对“新港人”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那么,喻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则要归功于他对“新视野”、“新思维”的不断追求。
做好香港和内地的纽带
三年前,喻涛正式获得香港永居身份。他说,“我现在定居在香港,但并不影响我回报家乡,这是‘新港人’肩负的另一个责任。”
喻涛说,他在港定居十年,时时不忘自己的家乡,对于家乡的深情,他只能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通过贡献自己力量来“反哺家乡”。
去年9月份,喻涛通过多方联系和多次商议,终于促成了“亲桐庐·桐庐情”香港青年企业家社团领袖考察交流项目,他带领组织香港的青年企业家等各界精英,包括浙江省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委员、大学教授、博士、金融机构投资人等组成的交流团回到家乡桐庐,受到了当地政府的热情接待,通过数日的考察交流,并成功对接项目落地,这算得上是他在家乡尝试做的第一个项目。“我们前期来实地考察过,这里的农户生产,很多时候就是靠经验积累,包括销售模式,也是比较传统的。但是现在整个物联网环境已经改变,我们可以通过科技研发改善种子、土壤,让作物增产、增甜等,还可以用现代营销手段解决末端的销售问题。”喻涛说,这样的对接,让自己很是激动,因为自己终于能为家乡的发展作出一份贡献了。
“我经常提醒自己,虽然我获得香港永居身份,但我始终是浙江人,我要把香港好的资源引到家乡,帮助家乡的发展。”喻涛说,参加考察团的成员都是有针对性的进行过选择,例如有的是带着项目来的,带着资金来的,有的是带着科研成果来的。他们或来自金融业、政治界、有港资背景的投资人,或者是在香港创业没多久的企业家。喻涛发起的这次考察活动,目的就是想让他们看到家乡这些年的变化。
考察时间虽然只有三天,但喻涛在前期却做了诸多准备,调研、联络、修订方案,样样亲力亲为,恐有疏忽。虽然工作繁忙,但他在考察活动前一两个月就回到桐庐,仔细考察具体细节,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也把家乡宣传给更多人,让更多人关注到家乡桐庐。”2016年3月,应家乡的邀请,香港桐庐同乡会正式创立,喻涛担任首任会长一职,旨在通过这个平台凝聚更多同乡,把家乡的新名片介绍出去,为家乡引进更好的项目和人才。喻涛表示,将充分发挥同乡会联络乡情、服务乡亲的桥梁平台作用,促进港桐两地之间联络联谊及学术商贸交流活动,发挥在港桐庐人爱国爱港的正能量。
正是這份心系家乡的热忱,这份不负使命的责任感,让喻涛得到越来越多“新港人”的支持,得到公益团体、政界、商界、文化界等社会人士的帮助。2015年7月,喻涛当选全国青联委员,代表新港人这个优秀的青年群体。2015年9月,喻涛还受邀前往北京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典礼。这是社会各界对喻涛的肯定,也是激励他不断探索、不断进步的动力。
新港人的新使命
“作为新港人,此次能荣获得‘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的殊荣,我非常感恩。”喻涛说,“感谢提名人何钟泰博士对我的认可,感谢主办方和各位评委给我这个机会,感谢新港青年会团队的支持,感谢来自浙江的家乡人民对我的关注,也还要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对我无私的支持。”
香港的未来是在谁的手中?毋庸置疑,是在青年的手中。香港的青年如何,香港的未来就如何。让喻涛欣慰的是,大家都会发现一个现象,就是香港政治光谱的变化,更多的积极向上的青年人参与到其中,其影响着整个香港社会的发展。
不可否认的是,香港青年面临着很多沉重压力等,但依然有很多青年在压力之下勇往直前,他们在实验室聚精会神地测量数据,在图书馆里埋头于浩如烟海的文献,在咖啡馆里畅谈创业构思,把自己个人奋斗的梦想同社会的前途相结合,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和新的希望。“这就是新香港青年这个群体!”
喻涛说,新港青年这个群体,是近十年新生成长的一个群体,到现在有20万人。在他心中,每一位新港人都非常优秀,在各行各业默默耕耘,都作出不错的成绩,我们应该把大家的正能量聚集在一起,向香港社会发声,为香港社会的繁荣发展,带来新思维,释放正能量,增添新希望。
对于未来的规划,喻涛和他的新港青年会更是信心满满。
“近6年的规划非常明确,既然我是新港青年会的代表之一,我给自己的定位之一就是成为内港两地的桥梁。”喻涛时刻不忘自己的特殊身份——“新港人”。“我们比港人更了解内地,比内地人更了解香港”,这使得“新港人”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更好地融合两地的资源与文化,真正起到桥梁的作用。
而“新港人”这个群体,也激发了喻涛的好奇心。如今已经有20万“新港人”在香港工作、创业,而且每年仍在以庞大的数量递增。除了积极促进内地与香港的经济、文化等交流外,喻涛还在做关于“新港人”的调研。他渴望深入了解“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背景下“新港人”的定位与发展、变化与成就。
喻涛说,“这一批‘新港人’,来港以前大多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也有极强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在香港的生活,又让他们拥有了国际化的视野,接受了中西文化的融合和熏陶,是有理想、又善实践的精英。”
因此,他认为,“新港人”对未来香港、内地的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他希望携手更多的“新港人”为香港、为内地的发展和繁荣贡献更多的力量。
责任编辑 余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