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年鸭”的奇幻漂流

2016-09-10卢文芳

中学生天地(A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洋流太平洋塑料

卢文芳

所幸,海洋并不是一潭死水。如同陆地上的河流长年累月沿着比较固定的路线流动,海水也会沿着一定的方向相对稳定地流动,这就是我们课本里提到的“洋流”。所有洋流统称为大洋环流。其中,在风和地转偏向力(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力)的驱动下,海洋表层的海水会向着下风向流动,并与风向保持一定的角度。这种洋流被称为风海流。风海流受到陆地和地形的影响而偏折,最终往往会形成闭合的环状洋流,即流涡(Gyre,该词来自拉丁文的gyros,意为“一个圆圈”)。全球的大洋中有五大流涡:北大西洋流涡,南大西洋流涡,北太平洋流涡,南太平洋流涡和印度洋流涡。在北半球,流涡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则反之。

大洋环流如同海洋中的一条条河流(当然,洋流的流量远远大于陆地上的河流,比如墨西哥湾暖流的流量大约是陆地上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流量的300倍),流动不止,生生不息;又像地球的主动脉一样,把太阳的热量往两极输送,维持着全球的热量平衡。这也给我们的小黄鸭们带来了一丝希望——世界那么大,它们可以去看看了。塑料玩具们顺着洋流,浩浩荡荡地漂向全球: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南美洲秘鲁沿岸……一不小心,“小黄鸭舰队”已经占领了全世界,甚至有一部分(估计有10000只)小黄鸭,通过白令海峡进入北冰洋,跋涉穿过严寒的极地,绕过冰封的格陵兰岛,最终于2003年在英国海岸被发现。这是一趟历时十年、路程万里的旅行,无畏的小黄鸭们用生命丈量海洋。经历了全球历险的“小黄鸭舰队”,颇具“少年鸭”的奇幻漂流的色彩。

海洋学家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研究洋流的绝佳机会。他们借助小黄鸭作为“示踪物”,观察、分析太平洋、北大西洋和北冰洋中的环流特征。科学家们发现,“小黄鸭舰队”的漂流轨迹证实了我们对海洋环流的认识。例如北太平洋暖流向东流到北美洲西岸,在那里分成南北两股流,一股南下回到热带区域(被称为加利福尼亚寒流),一股北上靠近阿拉斯加。

然而,除了漂到岸边被人发现的小黄鸭们,似乎仍有一部分小黄鸭没有离开北太平洋。它们进入到流动性很弱的北太平洋流涡中心,与其他的塑料垃圾一道,形成了北太平洋中的“垃圾大陆”。

“垃圾大陆”大致位于北纬20°~50°的东北太平洋,面积约7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东北三省或者40个北京的面积。有海洋学家估计,那里的垃圾总量大约有300万吨,接近美国洛杉矶最大的垃圾场一年的填埋量。当然,“垃圾大陆”可能与你想象的有点不同,它并不是堆积成山的巨型垃圾堆。“垃圾大陆”里漂浮的塑料垃圾颗粒通常很小,以至于人站在轮船的甲板上都不容易看到,而且它们彼此之间相隔的距离也比较远。

为什么塑料垃圾会在北太平洋中心聚集?原来,流涡在边缘附近流动很快,但是在流涡中心,由于风力较弱,洋流流动也很弱,一旦漂浮物进入到流涡中心,就难以离开。“垃圾大陆”如同海洋里的巨大“黑洞”,捕捉迷路的小黄鸭和其他塑料垃圾,让它们聚集于此。塑料垃圾和其他废弃物大多数来自人类活动,有的跟小黄鸭一样,因为船只失事,意外落入海中,然而更多的是人们在近海主动丢弃到海里的污染物。

塑料垃圾是最主要的大洋污染物,它们会缠卷海洋鱼类,造成海洋哺乳动物窒息,危害像小黄鸭一样萌萌哒的海洋生物,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塑料垃圾携带的有毒化学物质也会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影响。在经济方面,根据联合国环境署2014年的年报,塑料垃圾每年给渔业、航运、旅游和海洋清理造成至少130亿美元的损失。更为不利的是,“垃圾大陆”似乎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和那些迷途的小黄鸭一样,其他塑料垃圾也在不断地集中到流涡中心,情况令人堪忧。

曾经,人们以为河流的容量是无限的,因此把所有的污水都倾倒到河流中,然而现在我们已经很难找到一条不受污染的河流;曾经,人们也认为大气的容量是无限的,因此有毒有害的气体被肆无忌惮地排放到大气中,然而现在我们呼吸的空气中充满了雾霾和粉尘。所幸,人类已经开始认识到海洋虽然宽广,但它的环境承载力是有限的。海洋学家们也对“垃圾大陆”这个问题越发重视起来,试图让社会和公众意识到其潜在的威胁。还记得《中学生天地》杂志去年在“新闻海报”栏目报道过的17岁荷兰少年Boyan Slat吗?他开办了环保公司,研究如何利用洋流的能量自动收集海洋中的漂浮物,从而达到清洁海洋的目的。2014年,Slat因此获得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地球卫士奖”。作为未来社会生力军的我们,更应该进一步了解这些海洋现象以及它们的危害。也许,几年后,那个站在联合国领奖台上、被称为“拯救地球”的少年,就是你呢?

猜你喜欢

洋流太平洋塑料
爱管闲事的“太平洋警察”
决胜太平洋
你认识洋流吗
跟踪导练(五)6
跨越太平洋的爱恋
一类洋流运动方程的显示行波解
塑料也高级
太平洋还是北冰洋
塑料
塑料和聚合物的超声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