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经济地位”之争

2016-09-10

检察风云 2016年15期
关键词:市场经济欧洲贸易

近日,欧洲议会在斯特拉斯堡以压倒性票数同意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同时,呼吁欧盟采取反倾销措施。一时舆论哗然,在国内引起激烈讨论。

贸易防卫心态作祟

所谓“市场经济地位”是反倾销调查确定倾销幅度时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当年中国在加入WTO时所签署的文本中第15条表明,允许其他国家从签署之日起15年内,把中国作为一个非市场经济体来对待,即一旦出现反倾销案,中国不能自行取证。与此同时,中国将在这15年内实现市场定价。这份协议将在2016年12月份过期。

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欧盟这一举动无疑是想推迟中国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以现行标准对中国进行反倾销调查,以保护欧洲工业。

因为如果中国一旦获得市场经济地位,进口国在进行反倾销调查时,将不得不使用中国市场的价格作为比较基准;在中国没有市场经济地位的情况下,进口国可以选取一个有利于自己主张的国家。

欧洲现在反对承认中国市场经济的声音主要来自于钢铁业。中国钢鐵业的出口增长致欧洲钢铁业面临危机。欧洲的贸易保护主义者认为大量低价的进口商品不利于当地就业及经济复苏,这个时候,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显得尤其敏感。

欧盟的双重标准

据我国商务部的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有80多个经济体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其中包括新西兰、澳大利亚、瑞士等发达国家。而除欧盟外,还有美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尚未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每个市场经济的标准也不相同。欧盟的标准有五条,分别是:第一,产品价格的决策没有明显受到国家干预;第二,有一套按国际通用准则建立的会计制度;第三,生产成本、财务状况没有受非市场经济的影响;第四,企业成立与关闭不受政府干预;第五,货币汇率变化由市场决定。

从历史经验看,欧洲也并非一直如此坚持原则的。欧盟多次在没有谈论市场经济地位的标准情况下就授予其他国家市场经济地位。譬如在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时,又譬如在2002年就承认俄罗斯市场经济地位,彼时俄罗斯甚至于还不是WTO成员国。

在承不承认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上,欧洲是带有主观倾向的。面对中国的竞争,欧洲肯定想把规则的制定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以便于对中国确定规则优势。也就是说,欧洲并不一定是真的不想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主要还是想利用“入市”这张牌,从中国攫取利益。

联合国共有193个国家,其中只有7个国家是非市场体,他们中的大多数并没有与西方建立贸易,也不是关税和贸易总协定(WTO的前身)的成员国。中国作为国际贸易额全球第一,经济总量全球第二的国家,居然没有获得市场经济地位本身也是很可笑的。

共赢才有未来

众所周知,欧洲是中国的全球第二大贸易伙伴,即便在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下,欧洲与中国的贸易仍然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

更重要的,近年来,欧洲出口到中国市场的产品以及技术、资金、项目等,也是越来越多,不仅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对欧洲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支撑。

数据表明,中欧之间的日贸易额超过10亿欧元。当前欧盟73起反倾销案中的56起涉及中国产品,包括钢铁、机械、化工和陶瓷,影响到的相关就业岗位约25万。欧盟委员会研究报告显示,对华出口仅在2011年就为欧盟创造了约300万个就业岗位。

欧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将促进中欧关系长期良性发展,有利于欧洲吸引中国资本投资,同时中国经济转型也将为欧洲企业创造更多机遇。反之,狭隘的贸易保护主义只会引来贸易战争。

中国需要加快改革步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以来,中国加速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步伐,根据自身国情积极探索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定出336项改革措施,其中许多措施都是围绕着建立市场经济体系的。在市场价格的制定、市场的流通、政府与企业关系等等方面已经取得了非常长足的进展,这也是为什么虽然欧洲没有完全认可我们的市场经济地位,但承认我们在过去做了许多工作。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无论是欧盟还是美国,是否承认一国是“市场经济地位”,都有较为具体的标准。如果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要被主要市场经济体承认,在一些重点改革领域还需要进一步努力。针对这次欧洲立场转变的动向,我们要坚持WTO框架内的反倾销非歧视待遇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地位,同时,我们要加快自身的改革步伐,练好内功。

猜你喜欢

市场经济欧洲贸易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统计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贸易统计
复兴中的欧洲有轨电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