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与“天性”
2016-09-10王卉 周序
王卉 周序
偶尔迷茫的王老师(以下称王老师):周博士您好,我最近在班级管理方面遇到了一个问题,想跟您聊一聊。
未必正确的周博士(以下称周博士):是什么问题呢?
王老师:最近,我们学校开展了一次关于学校班级管理的培训,专家在培训的时候向我们特别强调,教师要“尊重儿童天性”,要让学生“自然生长”“自由发展”。我觉得专家说得挺好的,但真要让我按照专家说的去做的话,却又感到迷茫。
周博士:您是哪里觉得迷茫呢?
王老师:我担心一旦尊重儿童的天性,课堂就会失去控制,就会乱套。
周博士:您多注意班级管理不就行了吗?只要管理到位,课堂是不会乱套的。
王老师:可是专家说了,教师因为管理得太多、太严,所以压抑了儿童的天性。要解放天性,自然就不能加强管理呀。
周博士:您可能误会专家的意思了。班级管理不是多与少的问题,而是哪些该管,哪些不该管的问题。该管的地方,不会存在管理过多、过严的问题,而是一定要管的;只有那些不应该过分约束的地方,才需要少管、不管。
王老师:我不太明白您的意思。
周博士:我们打个比方来说。自由是一个令人向往的词吧?可它并不是无限度的、绝对的,而是需要保持在一定的框架范围之内。比如说,一个人有四处走动的自由,但是当他过马路的时候,他不能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而是必须看红绿灯,必须遵守交通规则。我们不能因为对自由的强调,而否认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王老师:的确如此。可是这和儿童的天性有什么关系呢?如果加强管理,儿童的天性怎么发扬呢?
周博士:儿童的天性就像自由一样,听起来是很美好的,但我们往往忘记了它也需要有一个界限,需要有一个度。天性不等于随性。一个人的天性是多方面的,但不是都值得尊重,都需要发扬。你想想看,不压制天性就是允许学生在别人讲话时不注意听或随意打断吗?可以心情好就跟老师打招呼、心情不好就谁都不理吗?可以把自己的东西随意乱放不爱护教室的卫生整洁吗?这些就是我说的“该管的地方”,这些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永远不能放松的。
王老师:我好像明白您的意思了。您是想告诉我,儿童有爱玩的天性,但是在学校里面,不能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而是要遵守校规校纪;儿童也有自己的情绪,但对他人应该表现出尊重和礼貌;儿童也有说话的权利,但在课堂上不能想说就说,而是要遵守课堂纪律。我们要让学生首先学会遵守社会准则和规则,因为孩子长大过程中是必须学会做人及社会的基本道德底线的。
周博士:就是这个意思。儿童天性的发扬,不是无限度的、随意随性的发扬,将天性等同于随性,那就误解了专家的意思了。
王老师:可是,我们经常说,某人取得了成功,是因为他敢于打破常规,敢于不走寻常路。按照您的说法,儿童的一切言行举止都在规矩的范畴之内,他还怎么打破常规呢?这样会不会把孩子们取得成功的路子给阻断了?
周博士:我觉得您多虑了。您应该听说过高斯的故事吧?高斯是个数学天才,他在计算从1加到100的时候,不是按照惯常的做法,从前往后依次计算;而是打破了常规的计算方式,发现1+100=101,2+99=101,3+98=101,以此类推,总共50个101,将50乘以101,很快就得出答案是5050。这就是我们说的打破常规,是思维和方法上的开拓与创新,用常人没有想到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但是高斯有没有不遵守课堂纪律呢?没有,他在按照老师的要求认认真真地做题,只不过用了一种不一样的方法;他有没有不尊重老师呢?也没有,他并没有把老师轰下台,只是告诉老师自己的解题思路而已。他已经打破了常规,但依然在必要的规矩范围之内。
王老师:我们鼓励学生在思维上敢于不走寻常路,但并不是要他们在行为举止上违反纪律;我们鼓励学生在方法上有奇思妙想,但并不是提倡他们在一言一行上和社会规范背道而驰。我们要让学生爱思考的天性得到发扬,但言行上的规矩也要能够保持。不讲原则的一味“尊重”,其实就是
“放纵”。
周博士:嗯,就是这个意思。“规矩”并不会压制孩子的天性,当我们不再把“规矩”和“天性”对立起来的时候,或许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就能做得比较到位了。
王老师:好,周老师,我明白了,谢谢您的指导!
周博士:不用客气。
(作者单位:1.厦门英才学校;2.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责任编辑:江丽莉
jiangll@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