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关光照图的命题探究与解答技巧

2016-09-10周国林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16年2期
关键词:极昼经线纬度

周国林

一、光照图常见类型

1.侧视图

大圆为经线圈,两条长虚线之间的线为赤道,中心点为赤道上某点。上图为6月22日前后的光照图,图中AB为晨线,B点所在经线为昼半球中央经线,为12时;A点所在经线为夜半球中央经线,为0时;C点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其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

2.俯视图

中心点为极点,外圆为赤道,半径为经线,晨昏线可视部分一半为晨线、一半为昏线。晨昏线在二分日为过极点(圆心)的直线,与经线重合;晨昏线在二至日为与南北极圈相切的弧线,切点为晨线和昏线的交点。图2为南半球12月22日前后的光照图,图中AC为昏线,BC为晨线。C点所在经线为夜半球中央经线。

3.斜视图

中心点既不在赤道上,也不是极点。图3为12月22日前后的光照图,图中AC为昏线,BC为晨线。

4.圆柱投影图

图4是沿某条经线切开并展开得到的图形。图4中北极圈内出现极夜,故为12月22日前后的光照图。

5.局部图

图5中南极洲的轮廓清晰可见,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为12月22日前后的光照图。图中AC为昏线,BC为晨线,D点所在经线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

图6为局部侧视图。AC为昏线,BC为晨线,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故此图为6月22日前后的光照图。135°W为0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为45°E。

二、有关光照图的判读技巧

(一)南北、东西半球的确定

(1)侧视图:一般可按上北下南的原则来确定。

(2)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来判定。逆时针旋转的为北半球,反之为南半球。

(3)根据经度的变化判定。顺地球的自转方向,东经度数值增大,西经度数值减小。

(二)晨昏线的判读

(1)自转法(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反之是晨线。

(2)方位法。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反之为昏线。

(3)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线为晨线,18时的线为昏线。

(三)时间判定(计算)

1.可根据地理事物的特征和地理现象来确定日期

(1)二分日全球地理事物特征及现象:晨昏线通过极点;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地球上各地昼夜平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任何一地日出时间为地方时6:00,全球任何一地日落时间为地方时18:00;全球任何一地日出于正东方,全球任何一地日落于正西方;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点(如30°N和30° S)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南北极点终日(24小时)太阳高度为0°。

(2)夏至日全球地理事物特征及现象: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物体影长为一年中最短,南回归线至南极圈地区正午物体影长为一年中最长;北极点太阳高度终日为23°26′;北极圈(66°34′N)上任何一点最小太阳高度为0°和最大太阳高度为46°52′。

(3)冬至日全球地理事物特征及现象: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回归线至北极圈地区正午物体影长为一年中最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物体影长为一年中最短;南极点太阳高度终日为23°26′;南极圈(66°34′S)上任何一点最小太阳高度为0°和最大太阳高度为46°52′。

2.地方时计算

(1)在地方时的计算中,一定要把握和确定四个时间点:6时、18时、12时、24时。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即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正相对的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

(2)同一条经线上各点的地方时相同。

(3)经度差1°时间相差4分钟;自西向东顺地球自转方向每增加15°,地方时增加l小时;逆地球自转方向每增加15°,地方时减小1小时,即“东加西减”。

(四)昼夜长短的判读

(1)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

(2)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逐渐变长(但不一定昼长夜短),直射点向南移动南半球白昼逐渐变长(但不一定昼长夜短)。

(3)夏至日,由南极圈向北极圈白昼逐渐变长;冬至日正好相反。

(4)据昼弧和夜弧长度计算。晨昏线把地球上的纬线分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弧和夜弧的长短,决定昼长与夜长,弧长15°为1小时。

(五)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判定

1.经度位置

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平分昼半球的经线;根据已知某经线的时间来计算;直立物体影长为0的地区所在的经线。

2.纬度位置

(1)利用晨昏线位置和极昼极夜的范围来确定: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则为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2)直立物体影长为0的地区所在的纬线。

(3)利用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4)极点的太阳高度即为直射点的纬度。

(六)日出、日落时刻确定(计算)

(1)某地日出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日落时刻为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

(2)每年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平分所有纬线并与其垂直。因此,只有这两天全球各地日出、日落时刻才相同,即6时日出,18时日落。

(3)赤道上各地全年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南北极圈以内地区,在极昼期的地区,太阳总是在地平线之上,在极夜期的地区,太阳总是在地平线之下。

(4)日落时刻、日出时刻、昼长、夜长之间的关系:日出时刻等于12-1/2昼长;日落时刻等于12+1/2昼长。

(七)太阳高度的判定

(1)在昼半球上的各地,太阳高度大于0°,即太阳在地平线之上;在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等于0°,即太阳正好位于地平线上;在夜半球上的各地,太阳高度小于0°,即太阳位于地平线之下。

(2)直射点处太阳高度为90°;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四周逐渐降低;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

(3)用公式计算:某地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直射点的纬度与该地纬度的差)。同半球纬度相减(大减小),异半球纬度相加。

(八)日期范围的确定

日期范围的确定是地理教学与高考复习中的一大难点,在高考地理试题中时有出现,它是日期变化与日期分界、地方时与区时计算、地球自转及地理读图识图能力的综合运用,能真正考查学生对地球运动中动与静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能力。

1.掌握地图中的两条日界线

人为日界线:又被称为“国际日界线”,即国际上规定,原则上把东西十二区的中央经线——180°经线作为国际日界线。

自然日界线:即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那条经线。

2.日期范围的确定

“今天”的范围即从0时经线(自然日界线)向东到180°经线(人为日界线)为止,“昨天”的范围即从0时经线(自然日界线)向西到180°经线(人为日界线)为止。也就是说沿地球自转方向,新的一天的前方经线为180°经线,后方经线为0时经线。

三、能力提升

下图为某时刻的等白昼时长线图,图中 OA、OB 为日期界线,O点为极点,在P 点上看北极星高度为 70°。读图,回答1~2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A.20°N,135°WB.20°N, 0°

C.20°S,135°WD.20°S, 0°

2.关于P点所示等白昼时长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向 O 点方向缩小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B.向 O 点方向缩小期间,上海的黑夜时间逐渐变短

C.向 A点方向扩大期间,沈阳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D.向 A点方向扩大期间,北半球各地正午物影由长变短

下图为一年中某段时间晨线与昏线交点的运动轨迹图。读图,回答 3~4题。

3.晨线与昏线交点的纬度位置取决于()

A.该日太阳直射点位置

B.该日昼夜长短

C.该地太阳高度

D.该地正午日影长短

4.当交点从②移向④期间,下列现象可确定的是()

A.北半球各地白昼变短

B.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

C.南半球各地白昼变长

D.北京的昼夜长短差异不断增大

下图为某区域的海上航线示意图。在一艘驶往印度洋的轮船上,悉尼时间6时船员在图中②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读图,回答5~6题。

5.该日②处海上日出时刻,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④地也可能正好日出

B.此刻全球新的一天比重小

C.我国长城站可能出现极昼

D.北京学生正在上早读课

6.下列四幅图中,与②处当日轮船桅杆日影在地面上移动方向一致的是()

A B C D

下图为北印度洋(局部)洋流图。读图,回答7~8题。

7.当新一天的范围正好占全球的3/4时,图中①地的区时为()

A.7 时B.9 时C.12 时D.21 时

8.如果图中的虚线为晨昏线, 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A.8 时B.10 时C.18 时D.22 时

下图中两条经纬线之间的间距相等,虚线为昏线。读图,回答9~11题。

9.甲地位于丁地的()

A.西北方向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D.东北方向

10.若图中乙地的时间为20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昼长夜短

B.全球被平均分为两天

C.丁地的地方时为21时20分

D.北京时间为次日4时

11.此时,下列城市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A.堪培拉B.巴西利亚

C.伦敦D.圣彼得堡

参考答案与解析

1.A根据“在P 点上看北极星高度为 70°”可知,P点纬度为70°N,故O点为北极点,则A点经度为45°E。A点的等白昼时长是12小时,故其地方时为0时。由此可知,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135°W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在P点(70°N)上开始出现极昼,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开始出现极昼纬度数互余,所以此时太阳直射点纬度为20°N,故A正确。

2.CP点所示等白昼时长线向 A点方向扩大期间,即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北回归线移动,太阳直射点距离沈阳会越来越近,所以其正午太阳高度变大,C正确。

3.A太阳直射点位置变化,能使各地昼夜长短和极昼、极夜范围发生变化,从而使晨线与昏线交点纬度发生变化,故选A 。

4.D当晨线与昏线的交点位于②(极点)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但随着交点向低纬度方向移动,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升高,但不能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故排除A、B、C,选D。

5.B根据“悉尼时间6时船员在图中②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可知,②处地方时为5:20,说明太阳直射南半球,④地位于②的东南,日出时间早于②处,A错。150°E为6:00,则北京120°E地方时为4:00,D错;我国长城站位于极圈以外不可能出现极昼,C错。日期界线有两条:一条为国际日界线,一条为地方时0时所在经线,根据计算得知,此时60°E为0时,新的一天范围为60°E~180°,此刻全球新的一天比重小,故B正确。

6.D根据上题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太阳从东南方升起,在西南方落下,②位于南半球,太阳视运动轨迹为东南→正北→西南,影子运动轨迹为西北→正南→东北,故D正确。

7.B当新一天的范围正好占全球的3/4时,新的一天从90°W开始,即90°W为0时,此时①地(45°E,东三区)区时为9时,故选B。

8.D此时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应是北半球的夏季,图中的晨昏线应是昏线,此时60°E为18时,北京时间为22时,故选D。

9.C根据题中经纬网信息可知,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该地位于南半球地区,结合地球与地图知识可知,甲地位于丁地的东南方向,故C正确。

10.D根据虚线为昏线可判断此时南半球昼长夜短,为南半球夏季;乙地的时间为20时,则60°E经线地方时为0时,所以此时北京时间为次日4时,故D正确。

11.A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此时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南白昼越长,结合选项可知,堪培拉位置最靠南,所以其白昼最长,故A正确。

猜你喜欢

极昼经线纬度
地理学院
渴求黑暗
纬度
为什么春节联欢晚会从晚上8点开始?
基于时空纬度的国内农民工创业研究
常用纬度差异极值符号表达式
人生的极昼
可怕的极昼
浅谈两条日界线问题解法
专项突破:日界线与日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