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高山流水心自知
2016-09-10梁伟
梁伟
“要做好教育工作,就是要为学生做好服务工作,师道尊严,尊严在于素质,在于艺术,艺术的权威,是需要实力的”
长沙,九月。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音乐学院。
随着《高山流水》的婷婷流转,陈静正坐在钢琴边,即兴弹奏着中国名曲《高山流水》,优雅而灵动。
陈静,硕士,声乐副教授,中国声乐学会会员;中国高等师范院校合唱专业协会会员。文化部第五届“区永熙优秀音乐教育奖”获奖者。在湖南省,他也是第一个获得该项国内音乐教育最高奖的声乐专家。
“我是陈静,男”,见到记者,陈静首先调侃起自己。艺术家的敏捷眼神,睿智儒雅的风度,让人自然联想到岳麓书院那句天下皆知的对联。
艺术无涯上下求索
湖南衡阳,湘江西岸,村傍清溪,水秀山清。陈静的家乡,就在人杰地灵的古衡州,这里人文荟萃,剑胆琴声,历来是衡阳人的性情。
陈静的性格沉稳内敛,但只要遇上音乐,他就有一股强烈的表现欲望。八岁时,他就跟随民间艺人学习吹竹笛,一管竹笛,数曲民调,让他从此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小学到中学,我几乎都是班上的文娱委员。”说到这个曾经给他带来无限快乐的“乐官”,他自己都不由得开心微笑。
1990年,他如愿以偿进入了高校音乐专业学习;毕业后分配到衡阳市艺术学校从事声乐表演专业教学;2007年7月,作为人才引进,他到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音乐学院继续从事声乐专业教学与研究。
他凭借多年的声乐教学经验,结合自己多年的声乐理论研究,突破常规教学方法,并将自己独特的教学观念和思想归纳总结,先后在《中小学音乐报》《中国音乐教育》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自己的声乐教学心得和教学论文。
1997年6月,陈静应邀参加中国声乐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代表大会暨第二次学术研讨会。作为最年轻的与会代表,他宣讲了声乐学术论文《人的大脑意识与歌唱活动》,得到郎毓秀、金铁霖、王宝璋等国内著名专家的肯定。
1998年6月,他应邀赴南京大学参加中国高等师范院校合唱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期间当今国内著名合唱指挥家严良堃、扬鸿年、马革顺、高奉仁等齐聚南京,他虚心地向前辈们学习;2000年8月,应多家学术机构联合邀请,赴香港、泰国参加第12届国际学术交流会。
缘于刻苦的探研和取得的成果,他逐渐被学界广泛认同,频频受邀于各地的讲学活动和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各种学术活动开阔了他的艺术视野,也坚定了他对提高自己声乐学术水平的不懈追求。2001年至2002年,他被公派进修于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课程班,师从我国著名的声乐教育家邹文琴教授学习声乐。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翻开陈静的工作履历会发现,在衡阳艺术学校工作的12年中,他就当了7年的音乐教研室主任,成为学校的教研中坚力量。
当记者问及,在长期的声乐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是否有独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时,陈静一改一问一答的方式,开始滔滔不绝。此时,他不再是被采访者,而成为一名有成就的声乐专家。
“声乐教学不能只强调发声技巧,需要对其相关学科进行深入研究,比如:生理学、心理学、人体构造、舞台表演等学科。”陈静说起声乐,谈及他的专业,如同将军立帅台,气势如虹。
“作为声乐教师,我的长处就是擅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和不足。”陈静始终把自己定位为一名教师,一名声乐引导者。
他的学生在回忆陈静老师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对每位同学,他所教授的方式都不一样。按陈静的话说,就是“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作为声乐教师,就要挖掘出优点,让特长更‘特’,这样既是对学生负责,更是对艺术负责”。
“要做好教育工作,就是要为学生做好服务工作,师道尊严,尊严在于素质,在于艺术,艺术的权威,是需要实力的。”陈静对此感悟很深。
正因为如此,在他20多年的声乐教学生涯中,培养了100多名声乐表演和教学人才。晏菲,这位被业界誉为“中国新民歌小天后”和“中国小甜甜”的声乐高材生,提起她的启蒙老师陈静,总是赞誉有加:“陈老师的教学常教常新,每节课都会让你感觉学到了东西,都会感觉到自己的进步。”
傅莉珊,现为中央民族乐团的青年独唱演员,当记者电话采访她时,话筒那边,话语有些激动。傅莉珊考入衡阳市艺术学校,原本打算早点就业能给家里减轻负担,陈静发现她仍有可造的空间,便鼓励和建议她继续深造,经过三年的努力,她如陈老师规划的一样,顺利地考入了中国音乐学院民族声乐表演专业。
“在衡阳艺校,陈老师每天早上6:30准时到琴房带领他们练声,三年如一日,从不间断,不计任何报酬,太难得了。”傅莉珊说,当年,同她一起师从陈静老师的,还有其他11名同学,个个都学有所成。现为武汉大学的声乐老师雷媛在第十一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决赛中获得三等奖,已为人师的雷媛,还清楚记得,当年,陈静总是鼓励她们多参加声乐比赛,多锻炼自己。为此,陈静还帮她联系作曲家,为她量身制作,写出适合她演唱风格的歌曲。
“谢谢陈老师!”这是傅莉珊第一时间对陈老师说的感激的话,同样也是很多学生想对陈静说的话。
在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音乐学院,有门课叫做“声乐副修集体课”,按常理看,这种课就是选修课,修个学分而己。可当陈静上课时,每节课到课率都是100%,甚至还有其他学院的同学来旁听,这一度被称为“奇观”,并得到学院院长的多次肯定。至于每年大四学生选毕业论文辅导老师,陈静自然是最抢手的。
按学院规定,为保证质量,每位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每届只能带八位同学,结果他每年都会超员,辅导毕业论文通过率都是100%,并有多篇成为全校“优秀毕业论文”;所以,今年经学院特批他带了17位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辅导。
陈静,自大学毕业以来,已是二十四年。
二十四个年头,青春就在声乐的舒重缓急中,悄然流过,留给自己的,有什么呢?翻开陈静的工作日志,记录着十二个字:勤勉学习,踏实工作,低调做人。
在学术成果一栏中,赫然记录着这两部学术专著:《音乐哲学的美学问题研究》《声乐训练与修养》,两部专著的学术价值得到同行专家及学界的好评。已先后在《黄钟》《音乐创作》《求索》《湖南社会科学》等国家核心期刊发表30多篇音乐学术论文,累计文字15万余字。
近年來,他主持和参与省部级重点科学研究项目或国家级重大项目多项,如:主持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先进国别文化艺术交流与融摄研究》;主持湖南高校教研教改基金项目《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声乐集体课教学模式研究与改革》;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湖南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国平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研究》;作为第一参与人参与并指导学院青年教师李悦主持的省级教育科研项目《声乐艺术与数字化网络化相融性研究》;作为第一参与人参与并指导学院青年教师许贝主持的省级教育科研项目《“民族因素”在中国当代花腔声乐作品中的应用研究》等。
2000年5月他被选拔参加衡阳市职教系统教学比武获“优秀奖”;2001年10月被衡阳市人民政府授予“优秀教师”奖,并记三等功;湖南省文化厅于1996-2006年先后7次授于他“优秀指导教师”奖。
2003年11月,他获中央文化部“第五届区永熙优秀音乐教育奖”,据悉,此奖为当今国内最高音乐教育奖,他是湖南省第一位获得此殊荣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也是此奖自设立来最年轻的获奖者。
倚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喜欢读《曾国潘》一书的人,往往为这两句击节赞叹,陈静同样对这两句情有独钟。他把这两句写在书房,联外之音,也许难以言表,但在他做事和做人之中,却是有迹可寻。
责任编辑 陈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