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摸鱼儿

2016-09-10吴秉衡

检察风云 2016年21期
关键词:行家词牌藏家

吴秉衡

但凡对宋词有些了解的读者,想必不会眼生于《摸鱼儿》这词牌儿。就着字面,《摸鱼儿》嘻嘻嚷嚷地透着股天真烂漫的野趣。城里常有的忧愁烦恼与它是够不着边的。然而,这无忧无虑的景致不过是词牌自身的意境罢了。无论是辛幼安笔下的“更能消几番风雨”,还是元遗山纸上的“问世间情是何物”,当《摸鱼儿》与骚客相遇时,渔人的欢声笑语随之换作文士胸中的“烟柳断肠”、“暗啼风雨”,多少有些矫情,有点儿酸。

虽不喜词人们借着《摸鱼儿》的格律填的那些个酸曲儿,但我依然乐见那词牌本初的意境。尤其是在骄阳似火的夏日午后,耳边播放着《渔舟唱晚》,心中念想着“远浦归帆”,“落花水香茅舍”倒也不远。当然,此时手中若是能盘玩上一件旧物,更是桩宁神养心的消夏美事。笔者就恰好有件儿抚之能生凉意的明代龙泉窑瓷鲤可为依赖。

说起那瓷鲤,笔者与它结缘虽也有些日子了,但每次把玩仍是爱不释手。这条鱼儿不仅釉水青翠欲滴,而且造型也是惟妙惟肖——其口、眼、鳞、鳍、尾准确到位、活灵活现。若将它放置在玻璃鱼缸中,再摆好水草兑上水,立马栩栩如生。由是可见,制作它的匠人那手艺得有多么厉害。笔者当初宁可亏欠荷包,也要坚持将之收入囊中,正是倾倒于其神韵所致。毕竟,此等文玩到底是识货藏家的心头好!

孟夫子曾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句古时圣贤随口一说的箴言放在今日收藏领域,一样可以让今人受用,而且不少知识也常在不经意间,于“众乐乐”中得到了普及,找到了自身流传的通途。

那一回,日头已开始灼人,笔者携自珍备至的瓷鲤来到沪上多宝古玩城与同好交流心得。席间,某位资历颇深的古董商在上手过后,笑呵呵地问大家:“你们谁知道这条鲤鱼是公还是母?”他这一问顿令大家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就在众人还没回过神儿的当口,那行家却已老神在在地揭示了答案:“这可是条从明朝游下来的雄鲤鱼。”有人忍不住质疑道:“你是咋看出来的?”“因为我曾经在老家乡下跟着亲戚养过一年鱼。”行家不紧不慢地言道,“那时候,我们养过也进过不少鲤鱼,一般都拣雌鱼,不要雄鱼,为的是能多下小鱼回本,所以我能一眼从鱼鳍上分辨出公母。”听罢,大家毫不吝啬地纷纷向他跷起了大拇哥。“别急,我还有话要说,”行家抿了口水继续说下去,“这件瓷鲤应该是当初一套瓷器中的一件;我估摸着儿,还有条雌鲤和些个儿小鲤鱼。不过即便如此,能有眼前的这一条也够难得的了,毕竟现在货不好收,遇到就遇到,遇不到也就遇不到了。”听完这番话,众人更加钦佩其眼力。至于笔者,还多了份儿开心——自己从那行家的经验里学到了新知识,焉能不乐?

自打回来后,笔者又把玩了那瓷鲤好几回,越发地喜欢它。尤其是三伏时节,开着空调、喝着冷饮、听着丝竹,看看掌中鱼、想想当日事,不禁莞尔——真可谓“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这份闲适、这份惬意,想来也只有藏家才能体会。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

猜你喜欢

行家词牌藏家
藏家之友
藏家之友
住进词牌里
住进词牌里
慨叹虞姬悲怆,遥望念奴倾城——细数历史烟云里的词牌故事
“侨胞之家”:以侨之名 行家之实
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藏家之友
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藏家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