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家新:向经典致敬

2016-09-10钟磊

中国报道 2016年1期
关键词:王家书法

钟磊

现代生活中,“提笔忘字”现象何其严重。因为网络的便捷,书写被用得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键盘和表情符号。文字书写遭遇尴尬,书法传承的重要性更加突显。

王家新

别署晏园,1967年出生。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第六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楷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青少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兰亭奖、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青年书法展评委;西泠印社理事,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

作品被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等收藏。

主编《邓石如书法篆刻全集》。著有诗集《北溟鱼》、诗词集《颐园诗草》、书法集《中国美术馆当代名家系列书法作品集——王家新卷》、《王家新书法艺术》,《晏园艺事》、《晏园述古》。

2015年12月10日,“向经典致敬——王家新临摹历代书法经典作品展”在北京国家典籍博物馆展出,吸引了不少参观者。展厅中共有40卷册书法作品,虽是临摹,笔墨间却流淌着中国古代书法大家的翰墨之美。

这些临摹作品出自王家新笔下,他是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第六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是一位将书法视为生活方式乃至生命的艺术家。据王家新介绍,这次书法展的作品是他多年来积累的日常习作,他希望让更多人,特别是青少年感受到书法的魅力、经典的力量。

“我想通过展览把多年的心得传递给书法爱好者,特别是中小学生,为他们打开一扇窗,搭建一座桥,引导他们走近经典、喜爱书法。”

书法展现场有许多年龄很小的参观者。一位小学三年级的书法爱好者表示,通过练习书法能认识很多字,还可以识别繁体字,但身边爱好书法的同龄人并不多。

传统文化断裂

用临摹的方法与经典对话,看似简单的想法,背后却有着特别的思考。王家新说,改革开放后出现了持续近30年的“书法热”。但由于书法等中国传统文化发生过一段时间的断裂,书法的基础和沿袭大不如以前。时至今日,迫切需要重回经典,正本清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人对于书法更加疏离、缺乏真正的认知,书法界的浮躁之风令人忧心。王家新认为,其实这种浮躁是一定发展阶段的必然,其他艺术门类乃至其他国家也都经历过,我们不能停止于抱怨和无奈,要以自己的行动去除噪点、引领带动。

正因如此,王家新选择了沉下心来,通过认真临摹让自己的内心宁静和谐并感染社会,让人们对书法文化有更多了解,产生更大兴趣。正如他所说,再多的提倡不如亲手去示范。

“回望经典、敬畏经典、崇尚经典,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托起这一代的高度。在传承的基础上去创新,这是我们应有的文化态度和方法论,是文化发展传承的规律与经验总结。我想在当下更有现实意义。”王家新真诚地表示,希望观众走进展厅后把作者忘记,将身心投入到经典作品中,去欣赏、感悟与珍惜,“经典在前,作者隐退,用目光和心灵去对话、交流。”

向书法致敬

人们可以选择各种方式来充实内心、填补时光的空白,王家新选择了书法。这成为他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也是他坚持了几十年的生活方式。

王家新有一位让人羡慕的父亲,督导他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写字。小学、初中时,王家新就开始临摹褚遂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等名家名帖。在大学时代,王家新虽然选择了和书法不相关的经济专业,但他除了课业以外,平时花时间最多的便是书法。

虽工作繁忙,但王家新每天的业余生活必做四件事:读书、抄书、临摹、用小楷写日记,平日很少出门应酬。“十多年来,我几乎从不在外吃饭,晚上按时回家,吃完饭后散散步,之后就拿起毛笔开始抄抄写写,一直到深夜。”王家新说,他每天都要写几个小时的书法,周末甚至可以写上十几个小时。

“经常有人问我这样累不累,我觉得研习书法是孤独并欢娱的旅程,其中的艰辛和快乐都是无法言喻的。写到现在,可以说已经不是简单地练字了,而是一种面向内心的砥砺和修为。”王家新说。

2007年,40岁的王家新接受老父亲的建议,买了大量楷书描红本,一丝不苟地重新开始临摹,力求忠实原帖,形神兼备。这种“逆潮流动”和“坐冷板凳”的习书生活,一晃就坚持了八年多。

对于书法在现代社会的角色定位,王家新认为,“书法家要有社会责任和担当”。1990年亚运会在北京举行,王家新举办个人书法展览并将展品捐献给亚运会组委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王家新再次通过书法作品为奥运助力。每当灾害发生时,他与书画家们将作品拍卖捐献给灾区,这就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

“为人民书写,为时代放歌,这是书法家、文艺家的使命,也是艺术升华的通道。”王家新如是说。

为了下一代的记忆

在王家新看来,对于中国的年轻一代,外来文化和生活方式已经改变了他们的“味蕾记忆”、“视觉记忆”和“母语记忆”。如果再将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符号也忘了,就真的变成了“香蕉人”。

“习总书记说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DNA,这个论断太重要了。书法对孩子们品行和人格的形成,对他们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工作都是大有益处的。因此要大力推动书法进校园,从小写好中国字,长大了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王家新始终认为,兴趣对于一个人有很大的导向作用,喜欢是最大的动力,而兴趣爱好与学习工作处理得当,是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他列举了袁隆平拉小提琴以及钱学森弹得一手好钢琴的例子。“一个人有个良好的业余爱好,会使生活充实、精彩,也有助于工作事业的成功。书法让我与专家学者们有很好的沟通媒介,工作上可以事半功倍,更好地为文化繁荣发展出力。”王家新说。

在展览现场,一个小学生在桌上写起了隶书,笔锋刚劲有力,引得很多人驻足观看。孩子的妈妈介绍说,是他自己选择学习书法的,他在学校里因书法小有名气,学习成绩也非常好。她觉得这样的展览应该让更多的孩子看到,让孩子们感受到楷书之美、汉字之美。

王家新说,他也喜欢《时间都去哪儿了》这首歌,那句轻轻的问询和感叹让他忆起那些与书法相伴的春秋冬夏和日日夜夜,“这几天朋友们已经开始在微信里晒自己的临摹作品了,如果这个展览能让更多的人学习书法,重回经典,产生的效果将是相当可观的,这也是我最愿意看到、最开心的事。”

猜你喜欢

王家书法
书法篇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王家新的诗
王家湾
书法欣赏
书法类
轻松一阅
轻松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