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格:有着藏区最大书库的小城
2016-09-10勤奋的刘小朵
勤奋的刘小朵
德格县城地处川藏交界处,仅有一万多人口。德格印经院,就坐落在德格县城里,看上去还不如中等规模的寺庙大。过去,它曾经是一座寺院,名叫更庆寺。大约从20世纪40年代起,逐渐由寺院演化成现在的样子。虽然它既没有大型的经堂,也没有自己供奉的主尊,然而却和拉萨的布达拉宫一样,是西藏人心目中的圣地。
时光回溯到280多年前,德格第十二世土司却吉登巴泽仁时代。这位土司身上很有些神圣的色彩,传说在他52岁那年(1729年),在他统治的鼎盛时期,为弘扬佛法,组织学识渊博、精通佛教经典及藏文书法的名人和上千名雕刻工人书写、刻板、印刷经典,同时开建印经院,开始了一个庞大繁复的文化体系的建构。尔后几代土司续增刻经版,扩建印经院,历百余年,始建成这座闻名世界的藏族文化宝库。
德格印经院素有“藏文化大百科全书”“藏族地区璀璨的文化明珠”“雪山下的宝库”之盛名,全名“西藏文化宝藏德格印经院大法库吉祥多门”,又称“德格吉祥聚慧院”,始建于1729年,总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000余平方米,坐落在德格县城(更庆镇)文化街。1996年由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作为传统技艺的德格印经院雕版印刷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产业代表名录。
德格印经院藏书之巨、经典之齐,(仅印版几近28万张),均居藏区三大印经院之首(除此还有日喀则印经院和拉萨印经院),被奉为神圣的宗教圣地和藏族文化中心。各地信教群众不辞辛苦,千里迢迢来此朝拜。
书版规格分为许多种,最大的长110多厘米,宽70厘米,厚约5厘米;最小的长约33厘米,宽仅约6厘米。到18世纪80年代末,全院共存书版21.75万块,每块刻两面。大、中、小版平均若每面各以600个音节计算,其字数总计约2.6亿字,规模可谓宏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印版原材料选用红桦木。选挺直无节的树干,按所需尺寸先锯成节,然后再锯成4~5厘米的板材,就地用微火熏烤脱水后运回家,放至畜粪堆(或池)中沤制,待到次年3~4月,板材森性沤退后,将其取出用水煮,再烘干,推光刨平,最后成为成品坯板,加工后的坯板运往印经院,经检验合格后入库。
德格印经院以藏书丰富,门类齐全,各教派兼容并蓄著称于世。创始人丹巴泽仁虽信奉红教,但他却并不排斥其他教派的经典,正基于此,使得德格印经院超过其他几个印经院,形成了自己固有的特色。
德格造纸原料十分独特,采用一种名叫“阿胶如交”(汉文学名叫“瑞香狼毒”)的草本植物根须。“阿胶如交”的根须分内、中、外三层,可以分别制造三种不同的纸张。用“阿胶如交”作原料造出的德格纸,色呈微黄,质地较粗,也较厚,但是纤维柔性好,不易碎,吸水性强。同时因“阿胶如交”本身是一种藏药材,含轻微毒性,故造出的纸具有虫不蛀、鼠不咬、久藏不坏的特性,是一种印刷保存文献的理想用纸。
正是因为对这一道道原始而粗朴的工艺流程的不懈坚持,才使得一卷卷承载几代人心血和精神的经书典籍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
德格在历史上是藏族传统绘画“门”派和“噶玛噶则”(早期称“噶派”)派的重要传承地,特别是“噶玛噶则”画派自18世纪以来,已在德格形成了一个中心,并把藏族传统绘画中的“唐卡”艺术融入刻版之中,是德格印经院木制印版的一个重大突破和创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印刷过程中颜料的加工是与印刷工作几乎同时进行的。颜料加工组主要是调兑烟墨、研磨、调兑朱砂两种颜料,并及时供应印刷组的需要。调兑烟墨较为简单,只需要在盛放干燥烟草墨粉的容器中加入适量比例的水,然后缓慢加以搅拌均匀即可。
德格土司家族走完700年路程后,早已随着摧毁封建农奴制度的历史步伐而寿终正寝了。而作为传承藏族文化的印经院,今日依然屹立在德格县城。德格成为今天康巴标准藏语的发祥地,不能不说与印经院丰厚的文化积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德格印经院藏书之丰在我国藏族地区各印经院中首屈一指,有佛教经典、天文、地理、医学、历史、文学、音乐、美术、工艺技术等方面的丛书或专著200多部,其中还有一些珍本、孤本。如该院收藏的《印度佛教源流》,在佛教的发源地印度早已失传,国际上的科研工作者和佛教徒也得求助于它。《汉地宗教源流》一书,也是研究汉地佛教和考查历史上汉、藏关系的珍贵材料。有300年历史的梵文、尼泊尔文、藏文对照的《般若八千颂》经版,亦为世界所仅有。
文化是一种世代性的积累。改变民族精神素质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作为印版史籍的积累保存者,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发挥着文化人也不能替代的作用。印经院的文化底蕴在于它是藏族传统文化的一面旗帜,有了印经院,德格在藏族文化史中才有了沉甸甸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