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地铁时代”:畅行郑州不再是梦
2016-09-10
2016年8月19日,随着地铁2号线的开通试运营,郑州开启“双地铁时代”。2013年9月16日,郑州地铁1号线试运行,相信不少市民还记得当时的盛况。如今,2号线也开通了,郑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与1号线一起形成了郑州市南北向和东西向轨道交通“十”字形骨架,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乘着双线地铁,畅行郑州,不再是梦!
郑州迎来地铁2.0时代
随着地铁2号线的开通试运营,郑州正式开启“双地铁时代”。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2/01/14/qkimagesjctsjcts201617jcts20161724-1-l.jpg)
地铁的开通,不仅改变了地铁沿线商业、地产的区位条件,也改变了市民的出行方式,让不少市民由“公交族”变为“地铁族”。坐地铁出行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模式。
小郑来郑州四年了,毕业之后就职于花园路黄河路附近的一家公司。由于刚毕业,没有什么积蓄,市区内房租费用又高,一向省吃俭用的小郑选择在南三环租了一套房子。2号线没开通之前,她每天早上上班7点10分就出门挤公交,中间需要转坐一班公交车,路上花费一个多小时。“有时,周围人多的时候带的早餐豆浆能挤一脸,裙子、包被车门挤住也很正常。去个火车站跟‘取经’一样难,我有点晕车,每次下车后头晕目眩,感觉身体被掏空了。”“之前上班一天来回有3个小时都在公交车上,感觉特别熬人。如今2号线开通了,我毫不犹豫地当上了‘地铁族’,轻松又快捷。”谈及2号线带来的便利,小郑难言喜悦的心情。
“地铁速度快大家都知道,但我还是想说,太快了,一下从‘普快时代’进入‘高铁时代’。”65岁的宋师傅感慨地说,“从刘庄到紫荆山是7站,中间换乘一下,再坐3站就到了火车站,从地铁站出来直接进售票大厅,比坐公交时间缩短了一半还多,关键还不晒。”
地铁2号线的开通,大大缓解了出行高峰时的交通压力,无论生活和工作地离得有多远,双地铁都能大大缩短出行时间。比如,从刘庄到南四环,坐公交可能需要一个半小时,坐地铁半个多小时就能到达。其准时、快速的特点,相比其他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有着很大的优势。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期待成为地道的“地铁族”,不用再为错过出行高峰窘迫地挤公交,也不用再为半个小时等不来一趟公交而发愁。
畅行郑州不再是梦
如果说,1号线运营后,让一条地铁线改变一座城市成为可能,那么,2号线的加入则让这种变化更加剧烈。目前,地铁1号线开通后,开车从西郊到东郊由最少一个钟头以上变为仅半个小时就能到达。2号线贯通南北,从南边到北边20多公里的路程半个多小时就能到达。对于郑州市民来说,畅行郑州,不再是梦!
“地铁1号线自2013年年底开通以来,目前已经运送旅客突破了2亿人次,2号线正式投入试运营后,标志着郑州轨道交通将由原来的单线运营跨入双线运营新阶段。”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夏景辉认为,地铁的运载量一般是3万~5万人次每小时,这个载客量是公交、快速公交等交通工具所无法比拟的。
“郑州地铁1、2号线全部开通实现十字交叉后,将与城市环道公共交通BRT互联成为框架网线交通,有效截留外围机动车。”郑州市公交公司运营处负责人表示,2号线全部建成后,对改善城市交通有很大作用。2号线将承担沿线地面58%的客流量,大力缓解交通紧张局面。
1号线一横是条线,再加2号线一竖就成了面。“小2”顺利加入“地铁家族”,为郑州市民打开了地铁新天地。
与1号线相比,对于“路痴”来说,在地铁2号线乘车、出站更容易,因为2号线一期工程提供了更为人性化的导向标识。比如,一进入紫荆山站地下一层,就能看到显示1、2号线字样的标志牌,乘客只需要跟随标志牌上的指示,就可以准确找到自己想要乘坐的线路;在车站站厅至通道入口处增设了门套造型,增强号口信息,更明确地提示乘客出口方位;同时,地面街道名称的使用上,也增设了东西南北的方位,使出口与街道的对应更加合理化。
据了解,和1号线一样,2号线也为B型车,但在系统上有所改造:空调采用变频空调,智能化控制,节能环保;车厢采用双层地板,隔音降噪;头灯采用LED,免维护,寿命长。
除了敞亮大气,地铁2号线浓浓的文化氛围也让不少市民称赞不已。据介绍,2号线在东风路、关虎屯、东大街、陇海东路、二里岗、南五里堡等6个重点站设计制作了文化墙,分别展现陶、玉、汉字、石刻、青铜、瓷等6种文化。
2号线开通,使省会郑州地铁进入十字交叉双线换乘时代,但许多市民对如何换乘仍不太清楚,经常从紫荆山站出站后再进站,浪费不少时间。郑州市轨道公司运营分公司工作人员提醒,需要在1号线、2号线相互换乘的乘客,无须出站、付费区无须另行购买车票,即可进行跨线换乘。具体说,就是乘客在换乘站紫荆山站下车,无须另行购票,即可由原本乘坐的路线,转换至另一条路线继续行程,车费按总乘坐里程计算。[ ]
地铁小档案
郑州地铁1号线
郑州地铁1号线是郑州地铁第一条建成运营的线路。西起河南工业大学新校区,终点止于郑东新区规划的河南大学国际学院,线路全长41.4公里,设站30座,包含6个换乘站,一期工程全长26.2公里,设20个站,均为地下站。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2/01/14/qkimagesjctsjcts201617jcts20161724-2-l.jpg)
地铁双向首、末班车时间均为6:00、22:00。
郑州地铁2号线
2号线沿花园路与紫荆山路敷设,贯穿城市南北主轴线,北起刘庄站,南至南四环站,线路全长20.649公里,均为地下线。
首班从刘庄站6:00发车,6:33到达南四环站,末班从南四环站22:00发车,22:33到达刘庄站。
延伸
从1974年郑州的建设者们开始设想建造自己的地铁,到2009年2月6日获国务院同意并经国家发改委批复,35年,郑州地铁终于从纸上落到地面。郑州地铁,35年圆一梦。
■设想
说起郑州建地铁,应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有记载称,在1974年,郑州市曾经勘探式地开挖过地铁隧道。这项工程当时还有一个很有时代感的名字:“7401工程”。
据一些上了年岁的人回忆,大概在1971年的时候,为了备战需要,全国开始大面积挖防空洞。到1973年年底,郑州市内许多地方已挖成了防空洞。那时候,时任郑州市革委会主任的王辉提出郑州地下要建地铁,地上要建无轨电车。
1974年年底,王辉从郑州调到了武汉,但地铁项目并没有搁置。1984年,郑州市有关部门在编制郑州市总体规划时,专门预留了地铁或轻轨的用地。同样,在1994年对总规进行修编时也为地铁留了位置。
■规划
郑州市真正着手搞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还是从2000年开始的。2000年9月,郑州市开始了《郑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预可行性研究》《郑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等轨道交通相关规划的编制工作。很快,《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预可行性研究》做好,2003年,该预可行性研究通过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专家论证。
■变数
按照计划,2005年,郑州市要完成郑州轻轨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争取上报国家有关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申报轻轨项目的城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要在6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在6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在150万以上,规划线路客流规模单向高峰每小时1万人以上。
随着郑州市的经济增长,到2002年已具备了修建轻轨的条件。但是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所有拟建设城轨交通项目的城市,应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交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发展要求和财力情况,组织制订城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明确远期目标和近期建设任务,以及相应的资金筹措方案。规划由发展改革委员会同建设部组织审核后报国务院审批。”郑州轻轨项目申报由此增加了难度,申报存在不少变数。
■调整
在2000年最初规划时,规划者预计,到2010年市区人口数量达到300万。那时设想建造的是轻轨。2005年郑州市统计年鉴的数字表明,郑州市市区面积达1010.3平方公里,市区总人口295万。照此速度,到2010年,如果还建轻轨就落后了,于是原来规划的轻轨线调整为“地铁线”。
2005年8月,河南省发改委召开郑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专家审核会,提出了进一步优化远期线网方案和意见。
■评审
2007年9月,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中咨公司)召开郑州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专家咨询会,对郑州地铁线网规划进行预审。同年10月2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委托中咨公司对郑州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开展评估工作。2008年1月9日,郑州地铁规划通过中咨公司专家组最终评估。这之后,就进入了国家建设部和发改委的审批环节。同年3月11日,原国家建设部委托原河南省建设厅专家组审查郑州地铁线网规划,那一次,地铁规划顺利获得审查。同年4月18日,环保部专家组开始审查郑州地铁项目。同年7月,环保部发函《郑州轨道交通线网环境影响报告书》,意味着郑州地铁规划正式通过环保部审查。同年9月,国家文物局原则同意郑州市快速轨道交通选线方案。
■获批
在完成一系列工作后,郑州市地铁近期建设规划正式由省发改委报国家建设部、国家发改委及国务院审批。
2008年年底,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为了提振经济,国务院和河南省都斥巨资拉动内需,而作为城建基础项目的地铁项目,在拉动内需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不少人都说,郑州地铁获批的可能性很大。终于,2009年2月6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规划业经国务院同意。2月11日,这个批文正式下发到郑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