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对策研究
2016-09-10付焕兰郭丕斌
付焕兰 郭丕斌
摘要: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全面推进之际,处于被边缘化态势的山西省如何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实现转型发展,对山西省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山西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所具有的显著优势和全面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 山西 区域发展
2015年3月,为了推进实施“一带一路”,中国政府特制定并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宣告“一带一路”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1]。位于中国中部的山西,虽然没有将其纳入其中,但是山西省紧邻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省,具有一定的地理优势。山西省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尤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利用山西的历史人文、传统产业等优势,优化产业结构,消化传统产业产能过剩问题,扩大对外开放的新空间,推动山西企业走出去。
一、“一带一路”战略与山西区位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包括“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个部分。“一带一路”战略是当今世界跨度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新兴经济合作区,也是我国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举措。“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共涉及60多个国家,44亿人口(占世界 62%),GDP规模超过22万亿美元(占世界30%)[2]。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圈定了我国重点涉及的18个省份,在该规划中山西虽然未被列入其中,但是山西应该借助其在陆路枢纽的地理区位优势,主动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1994年底,山西部分地区划入“陇海兰新经济带”至今,山西省已有晋城、长治、临汾、太原四个城市成为“陇海兰新经济促进会”的重要成员。山西也成为“新亚欧大陆经济走廊”的重要区域。由于山西省独特的地理位置,途径其境内的京包线、神黄线、青银线、新菏兖日线和侯月线、中南部铁路通道线使得山西成为连接天津港、黄骅港、日照港、青岛港及董家口港等五条铁路南下的大通道。由于大秦铁路、大西高铁、山西中南部铁路大通道等重载铁路的投入运营,山西已成为中国重载铁路最密集最发达的省域。山西境内连接着五条铁路的众多物流节点,使得山西成为我国北方沿海地区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陆路枢纽,这也将促使山西成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投资领域[3]。因此从区位来说,山西具有较大的优势融入“一带一路”的建设中。
二、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对山西的影响
(一)“一带一路”有利于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
山西省由于经济粗放式增长、传统产业优势弱化、出口拉动不足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一直比较迟缓。随着国家不断地推进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大量资源将会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不断转移,因此在丝绸之路沿线会有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出现。与此同时,为有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国家相继出台的扶持政策、各界资本、人才队伍等优势资源都将会向“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倾斜。山西省借助国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推进、建设,利用地理优势形成的重要铁路枢纽、众多物流节点优势,加强与沿线辐射地区、省份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相对应地资本、信息、人才队伍等资源的互联互通,从而形成山西省强有力的基础产业优势,推进山西省全面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二)“一带一路”有利于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促进经济的外向发展
与沿海城市相比,山西省作为内陆省份,各项资源和发展机遇相对较少,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为滞后,对外开放空间不足。“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发挥区域优势,加快山西省走出去,与更多的沿线国家、地区实现经济、贸易、文化等的合作交流,形成高度开放、公平、完善的市场运营体系,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互补效应。因此,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的建设,借助国家新的政策红利,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加速产业结构的升级,加快自身改革开放步伐,促进山西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三)“一带一路”有助于产业结构升级、经济转型发展
“丝绸之路经济带”涉及的沿线国家大多数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目前仍然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属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并且经济结构、发展需求与山西省产业结构和技术基础相对一致。山西省可以借助其煤炭开采、煤机制造、科研等方面优势,在石油天然气、煤炭、金属矿产开发、技术投资等方面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俄罗斯、蒙古等国开展贸易合作。因此,山西省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将煤炭、装备制造、钢铁、电力等优势产业优势推荐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资源型经济的转型发展。
(四)“一带一路”有利于山西新形象的塑造
把握“一带一路”新契机,重塑山西新形象必须重视“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将山西省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全方位的融入到“一带一路”的战略大局中。通过鼓励农业、工业、第三产业企业积极参加“山西品牌丝路行”活动,并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山西省连接“郑欧”、“渝新欧”、“长安号”等国际货运班列。“一带一路”战略可以加强山西省同其他地区的互联互通,借助“一带一路”推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走出去。
三、山西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显著优势
(一)区位优势
从地理位置来看,山西省独特的地理位置,加上通行能力大、通行效率高的铁路运输优势,使山西成为中国北方沿海地区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陆路枢纽;山西境内连接五条铁路的众多物流节点,也必然会促使山西成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投资领域。除此之外,山西省紧邻列入规划的河南省和陕西省,并且与两省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因此山西省可以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副区域来参与和分享未来发展的机遇和成果。
(二)资源优势
“一带一路”沿线中,不少中亚、西亚国家属于资源、能源富集地区,而山西地下矿产资源丰富,工业门类比较齐全,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制造业和原材料基地;山西也是中国唯一的全省域的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近年来山西省重点推进煤炭、电力、冶金、焦化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煤炭开采、煤机制造、煤炭科研等领域具备相当的基础和实力。山西可凭借矿产勘探、开采技术等方面优势,在石油天然气、煤炭、金属矿产开发、技术投资等方面与俄罗斯、蒙古等国开展贸易合作,也可以在钢铁冶金、装备制造、焦炭和煤化工、建材制造、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医药等制造业这些重点产业领域与沿线国家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与交流。
(三)文化优势
“一带一路”战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于与中亚国家之间的文化认同。自古以来,山西省就与中亚各民族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明清时期的山西商人发现了兰州水烟、山西汾酒和南方茶叶等产品所蕴含的商机,将其行销到丝绸之路沿线地区,一定程度上重振了逐渐萧条的陆上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经验很有借鉴意义。推动山西文化走出去,借助山西文化与中亚文化之间的天然的亲切感,深化人文社会层面的认同,有利于山西省更深入地融入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有利于夯实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社会文化基础。
(四)产业优势
“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是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铁路在新亚欧大陆桥的体系中占据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山西省的铁路装备制造业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比较优势。从电力机车,到牵引系统,再到轮、轴,山西已形成原材料、关键部件、整车组装等比较完整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链,列车的核心部件机头、牵引机、车轴、轮对乃至车厢的生产技术,均可在铁路建设方面大有作为。太钢、太原重工、中国北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链中均居于全国领先地位[4]。
(五)贸易合作优势
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的基石,山西省可以借助其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及文化优势与“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广泛开展贸易合作。目前“一带一路”沿线的64个国家中有61国同山西有贸易往来,有9个国家在山西进行了投资,山西也在”一带一路“沿线的11个国家有投资,可以看出山西在贸易合作方面存在较大的优势,有一定的合作基础。
四、山西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山西应该加快高铁建设,提高山西南部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通道能力。大西高铁通车打开了山西通往陕西、西部的南大门,山西省应该加快规划建设太原到河南的高铁,打开山西东南部对接中部地区的大门。大力发展航空、公路、铁路等基础交通产业,构建航空、公路、铁路、信息技术为一体的现代化、立体式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快与周边国家、地区的信息通道建设,实现各国信息基础设施规划的对接,搭建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跨境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共享平台,推动信息丝绸之路的建设;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城市整体信息化程度,为对外信息、技术交流提供有利条件。
(二)加强合作交流,扩大对外开放
新常态下,山西省应主动利用地理位置、资源、产业、文化、贸易等优势,利用国内外市场,提升山西省对外开放的力度。山西省一方面需要不断巩固已经建立的友好合作关系的39个国家,积极与未建交的沿线国家在经济、贸易和文化等众多领域开展务实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积极建立我省与中亚、西亚、地中海各国的陆上贸易往来和合作关系。为了畅通海外贸易,提高通关的便利性,山西省还应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涉及的国内沿线省市的相关通关部门进行合作。在体制机制上对接区域合作和发展,主动承接东部地区转移产业和吸引外来新兴产业投资落地。
(三)打造山西特色产业和品牌
“一带一路”战略坚持和谐包容的原则,追求是在平等、文明包容、和平共处的文化下进行经济合作,因此山西省相应部门应该大打文化牌,通过产品深挖文化,凝聚各方智慧,增进沿线地区人民的友好往来。山西省需将“山西品牌丝路行”、“山西品牌中华行”进行下去,宣传推介山西品牌,提升品牌形象,将山西省优势产业推荐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实现从山西品牌向品牌山西的转变。在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重点国家和地区,开展商旅文一体化宣传推介,推动我省品牌产品和优势产业“走出去”。
(四)实施人才战略,深化人文交流
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的发展水平不一、宗教文化不同,为了进一步对外发展、加强合作交流机会,山西省必须进一步推进人文交流合作。山西省要充分发挥其文化资源优势,开展与沿线国家的文化艺术、科学教育、经济发展等友好往来,进一步弘扬晋商汇通天下的传统精神,积极走出去,融入全球价值链。依托山西省教育优势,围绕区域合作对经济贸易、文化、科技及各类项目建设等方面的专业需求,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通过高校、科研院所培养、出国进修等方式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涉外人才,推动我省与沿线国家的全方位合作,加快山西省融入“一带一路”的建设步伐。借助“山西品牌中华行”活动,将山西的文化、企业、产品向国内外推广,推进山西与沿线国家、地区的友好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巩固深化友谊。
(五)扩大对外投资,促进企业走出去
牢牢把握“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组织展览展销、产业合作、开展商旅文一体化宣传推介,推动山西省品牌产品和优势产业“走出去”[5]。利用晋非经贸合作区在非洲的区位优势,建设该省面向东非、南非市场的商贸物流中心[6]。加大与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赞比亚中国经贸合作区等中资境外园区的合作力度,积极开展农业援非工作,利用好国家援非的医疗卫生等项目,带动山西省企业开拓非洲能源、农业市场。争取中非基金、丝路基金等金融支持,为山西省企业在非洲市场投资提供资金保障。利用东盟国家的矿产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鼓励省内能源勘探企业“走出去”,建立境外资源开发基地。引导省内企业积极参与东盟国家的基础设施开发建设。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政策和东盟博览会平台,大力推动该省特色优势农产品进入东盟市场。利用中亚地区铁、铜、铬等矿产资源优势,支持该省企业在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投资能源矿产,打造资源深加工工业园。
参考文献:
[1]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和行动[N].人民日报,2015—3—29
[2]田慧敏,田天,曾琬云.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5(21):10
[3]李霆西.如何走入“丝绸之路经济带”[N].山西日报,2015—3—16
[4]陈志.“一带一路”的山西机遇[N].山西晚报,2015—4—17
[5]曹东亚.山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使命与战略[J]. 管理探索,2015(7):11—13
[6]赵伟.山西发布“36条”全面扩大开放[N].山西青年报,2015—7—17
〔本文系忻州师范学院院级青年基金项目“山西省‘煤炭经济20条’政策评价研究”(项目编号:QN201402)阶段性成果〕
(付焕兰,1987年生,山西临汾人,忻州师范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企业管理。郭丕斌,1969年生,山西五寨人,忻州师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区域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