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孔子的德治思想
2016-09-10卫凤娇
卫凤娇
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思想一直以来是众多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当今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人们的思想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孔子的思想仍值得世人分析、总结和借鉴,尤其是其重视思想道德精神的德治思想。所谓“德治”,是指用礼乐来教化人民,使人民心悦诚服的而非靠严刑峻法逼迫来遵守社会等级秩序及一系列的行为规范,其中心思想通过道德教化的方式来达到国泰民安的目的。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德治的两层含义:一是在人民心中建立一套道德体系和行为规范,使人民明礼知耻;二是用道德感化的方式而非暴力的方式让人民明礼知耻,从而实现天下大治的目的。孔子的德治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对中国古代社会传统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历代王朝都把“以德为主,以刑为辅”作为治理国家的一条基本原則。即使是到了今天,探讨和研究孔子的德治思想,吸收其有益成分,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然具有一定意义。
一、孔子德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在《论语·为政篇》中有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斯所,而众星共之。”意思是说当政者运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就好像北极星安居其所,而其他星井然有序地环绕着它一样,将得到民众的拥护。可见,孔子认为德治应是整个国家政治生活的中心和主轴,强烈反感“德之不修”。那么,怎么“修德”呢?孔子主张“以德化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即为政者通过言传身教,把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转换成民众的内心信念和道德良心,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和维护社会秩序。他说:“不教而杀之谓之虐”“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在他看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的天性差异并非不可改变的,而是可以塑造的。通过后天的教化,不仅可以使人民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还能使人民有知耻之心,达到“有耻且格”的道德境界,从而使国家长治久安。因此,孔子极力主张对百姓实施礼义道德教育,反对君王滥用杀戮之刑。
从统治者自身的角度来看,孔子则强调统治者自身的道德修养,为人表率,以身作则。正所谓“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也。君所不为,百姓和从?”,“上好礼,别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别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统治者要“克己复礼”,树立威信,才能以自己高尚的品行影响百姓。在用人方略上,告诫统治者应当尚才任贤。“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又有“举直错诸枉, 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这都是孔子从历史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告诫统治者任人唯贤,“进不失亲,远不失举”,打破阶级和出身局限,任人唯贤。
同时,孔子主张重民、养民。根据《论语·学而篇》记载:“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意思是说治理国家必须谨慎,对人民要守信用,节俭爱民,使唤人民不能妨碍农时。一方面,要求统治者轻征薄敛,减轻人民负担;另一方面,在摊派徭役时不违农时,确保人民有充足的时间播种和收获,这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惠民、富民方略,也体现了“仁者爱人”、博爱济众的精神。
二、孔子德治思想中的“仁”和“礼”
《论语》总共两万余字,“礼”字出现了七十多次,“仁”字则出现了一百多次,可见“仁”和“礼”在孔子思想中的重要地位。“仁”的内涵十分丰富,“恭、宽、信、敏、惠谓仁”;“刚、毅、木、讷,近仁”;忠、恕、孝、悌、礼、义等道德规范都是“仁”的表现。孔子把一切美好的品格与德行都归结到“仁”的范畴,其中心思想是爱人、爱众。如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唯仁者能好人,能爱人。”在孔子看来,只要大家都能以“仁”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以爱人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会融洽相处、和谐共存。如果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贯穿爱人的原则,天下也将变得稳定和太平。以此类推,如果为政者能勤政爱民,与民共忧,春秋战国时代礼崩乐坏的政治混乱状况也就有了解救之道。
“礼”,按孔子的意思指的是周初制定的一整套典章、制度、仪式和规矩。在孔子心目中,“周礼”是至善至美的,他由衷地赞美道:“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又说:“不知礼,无以立”,意思是说如果不懂得“礼”,不按礼来办事,那就无法进行统治。从孔子自身的时代背景来看,正是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混乱时代,在孔子看来,造成混乱的原因则是“礼坏乐崩”。因此,要结束“礼坏乐崩”的混乱局面,就要复“礼”。那么“礼”的标准何在?孔子非常明确地指出,“礼”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孔子看来,君臣间的“庄”与“忠”,父母子女间的“慈”与“孝”,兄弟姐妹间的“友”与“悌”是维持社会稳定、人伦有常的根本,也是“仁”的前提。由此,孔子以“仁”释“礼”,希冀以行“仁”来复礼,并通过“克己复礼”到达“仁”的境界,最终实现“和为贵”的“大同”理想。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仁”和“礼”共同组成孔子德治思想的主干,其中“仁”是孔子德治思想的核心,“礼”是德治的目的,二者相辅相成,依仁成礼,以礼成仁,仁是礼的内在根据,只有仁发于心,才能自觉地遵守礼;也只有依礼而行,才能最终成就仁。
三、孔子思想中德政与刑政的关系
在探讨孔子德治思想的过程中,有必要探讨一下孔子对法治的看法,也即孔子思想中德治与刑政、刑罚的关系。“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句话是孔子对德政与刑政关系的一个高度概括,即孔子主张实行德治,反对单纯的刑罚,但这并不意味着孔子反对法治。《论语·子路篇》中记载,孔子这样说道:“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媵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意思是贤能的人连续治理国家百年后才能感化残暴的人,达到废除刑罚的境界。言外之意,这百年内是需要刑罚的。由此,在孔子看来,治理国家关键应该把道德教化和刑罚结合起来。《左传·昭公二十年》中就记载孔子曾说过这样的话:“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政是以和。”明确揭示了孔子这一思想。在《论语·颜渊篇》中也有相似的记载,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可见,孔子主张的是宽猛相济、恩威并施,以宽政赢得民众,以猛威纠偏补弊,即“德”与“刑”相结合。但必须强调的是,孔子是重德轻刑的,德治仍是他的根本思想,刑罚是根据当时社会现实而设想的一种过渡办法,其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一个没有残暴行为、没有刑杀的“大同”社会。因此,在孔子的思想中,德政始终是基本,刑政只是对德政的一个补充。
四、结语
孔子的德治思想丰富且深刻,深刻影响着中国两千余年的历史发展。由于现实的原因,孔子的德治思想不可能直接运用到我国目前的“以德治国”的战略思想中,但只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剔除其德治思想中的封建糟粕,挖掘其中优秀的德治资源,批判地继承这份珍贵的历史遗产,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公共基础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