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班级建设视角下生成性主题班会的理论与实践
2016-09-10王腾月
王腾月
高校主题班会是辅导员或导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形式。检验主题班会的教育效果,主要看学生是否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传统班会通常是教师导、学生演的预设性班会,存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教育效果不佳等问题,甚至班会成为了班级议事或通知平台,失去了其原本的教育功能。而“生成性主题班会”打破了传统班会在形式、内容、时间以及地点上的限制,更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通过引导学生自我感悟,更加凸显自我教育过程。
一、以问题为主线的工作思路,凸显三个方面的意义
(一)夯实班级建设基础
万事开头难,大一年级,班级经历了从无到有质的变化,是班级建设打基础、现雏形的重要阶段,也是问题多发的阶段,及时发现和解决班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促使班级各项工作走上正轨,不仅有利于班级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也可以通过经验的总结对其他自然班的建设给予指导。
(二)引导学生干部树立问题意识
一次以问题为主线的生成性主题班会的开展以及成果展示,对于学生干部来说无疑是一次极佳的锻炼。他们可以学习到优秀的班级建设案例,可以培养团队建设能力,最重要的是可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为其今后真正开展班级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辅导员班会指导能力
在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明确注明,辅导员可以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教育工作。开展生成性主题班会,辅导员可以对班会设计不足的地方给予指导,同时各班班会设计的巧妙之处也可以拓宽辅导员的工作思路,有利于实现辅导员教学和班级建设的双向促进。
二、开展生成性主题班会需要把握的三点原则
(一)注重设计感和教育意义的结合
用班会引导学生自我感悟、自我教育的前提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就要求班会的组织者积极做好主题班会的设计工作,既要保证内容丰富,又要考虑形式新颖。在追求班会设计感的同时,还要注重教育效果的落实,因为教育不仅是我们开展班会工作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因此在组织生成性主题班会时要注重设计感和教育意义的结合。
(二)注重学生个体与班级主体的互动
生成性主题班会要求通过互动的、活跃的和充满创造的理念和行动来达成主题教育目标。这首先要求组织者改变传统管理理念,充分发挥每个学生个体的主体性作用,调动全班同学的主体意识,使得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潜力都得到充分发挥,在活动过程中可以在不打击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做到过程性评价,以便糾正学生的不足,更好地促进班级的个性化管理。
(三)注重评价机制对创新目标的导向
高质量的班级建设需要有切合班级实际的发展规划,开展主题班会也同样需要有相应的教育目标。作为辅导员在组织主题班会工作时,要充分考虑班级客观存在的差异性,设立个性化的评价机制,避免单纯进行横向(年级)和纵向(班级)的比较,更多的应该是对照自己班级的目标进行评价。这样可以避免在班级建设过程中随大流现象的发生,真正意义上实现班级的主动发展、个性发展。
三、以生成性主题班会为依托的班级个性化建设三点实践
(一)完善学生自治体系
学生自治,不是自由行动,而是共同治理。开展院级学生代表大会制度,是完善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之一。同时通过特色班级建设,逐渐确立以辅导员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工作原则,引导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充分实现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
(二)构建个性化班级建设目标体系
特色班级评比工作已经开展多年,每年都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班集体和个人。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总结优秀班级的建设经验,制定了《优秀班集体建设标准》,在保证思想建设和学风建设的底线前提下,充分体现了特色、创新等理念,引导班级个性化发展。
(三)营造个性化班级管理文化
班级管理文化是班级个性化管理的高级形式,是班级个性化发展的保障。充分运用专业优势,通过开展报纸创意大赛等活动,提高学生骨干对于新媒体平台的运用能力,积极引导班级建立微信群、QQ群、微博、班级博客等,以追求个性、创新管理方式。班级贴吧、班级APP以及班级日志等班级管理文化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了彼此之间的沟通,实现了班级管理的隐形教育功能。
“90后”大学生个性化明显,构建个性化管理教育模式,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和引导,是教育工作发展的需要。以问题为主线的生成性主题班会的实践正处于起步阶段,尚有诸多不足,不过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应和班级一样,带着问题,发动学生,不断完善班级个性化建设体系。
(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包装与印刷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