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朝鲜核弹搅局够,战略威慑差得远(社评)

2016-09-10

环球时报 2016-09-10
关键词:当量美韩核试验

朝鲜官方媒体9日中午宣布成功进行了核试验,从而证实了从9日上午开始世界媒体对朝鲜进行第五次核试验的报道。这次核试验导致了外部监测到的朝鲜丰溪里一带5.0级地震,韩国方面据此认为核试爆的当量约为1万吨TNT炸药,并且认为这是朝鲜迄今几次核试爆的最大当量。

这次核试爆距朝鲜今年1月“氢弹试验”仅过去8个月,是朝鲜历次核试验时间间隔最短的。朝鲜两周前刚刚搞了潜射弹道导弹试验,几天前又发了三枚导弹,这是一个近乎“疯狂”的节奏。

平壤摆出铁了心“死磕”的姿态,试图吓退对其实施军事压力的美韩,也让国际社会放弃半岛无核化的整体主张。但事实是,它制造了愤怒、无奈、难堪,但它不太可能吓唬住外部世界,向它做让步更不可能成为陷入停摆的六方会谈其他五方的选择。

朝鲜应当注意,核武器是战略威慑工具,它是不能真拿来使用的。朝鲜资源和经济实力都有限,迄今核试爆的当量很小,它即使能造出能用于实战的核武器,数量也将很有限,总爆炸威力不高,根本达不到世界核大国的最低门槛。美朝核武库就更不成比例了。美国有一个基本判断:平壤知道一旦首先使用核武器就意味着国家和政权的毁灭,它没有首先对美实施核攻击的意志,也无二次核打击的能力。几个因素加起来,使朝鲜无法形成传统意义上的核威慑。

假如大国的核武器相当于坦克,那么美韩大概会把朝鲜的有核看成“小型拖拉机”。华盛顿会考虑朝鲜的有核因素,但这远远构不成它向平壤做战略让步的强制力。

但是看看平壤因为发展核武器付出了多么大的战略牺牲吧。它几乎成了当下世界上最孤立的国家,不仅经济上严重困难,而且几无摆脱困境的希望。最近几年,朝鲜最高领导人没有一次出国访问,平壤的元首外交差不多为零。拥核好像给朝鲜增加了一项战略工具,但由于各种对外渠道被切断,这一“国力的增加”无法转化成有效的影响力。

东北亚一团乱局,“萨德”问题导致中国与美韩僵持,朝鲜得利,加快了核试节奏。首尔可能觉得朝鲜新核试验使它更有理由同意美国部署“萨德”。平壤可能认为,中美韩出现龃龉,国际合作削弱,是它抓紧时间多搞禁忌试验的大好时机。但它们都错了,因为它们各自的变本加厉将使东北亚更混乱,朝鲜半岛将成为潜在爆炸当量更惊人的火药桶,朝韩的长期安全将缺少下脚的地方实际着陆。

拥核决成为不了朝鲜政治安全的定海神针,恰恰相反,它正在成为逐渐窒息朝鲜的毒性发作过程。它在引导朝鲜成为这样的国家:怀抱几颗半真半假的核装置,其他“一无所有”,没有繁荣、开放,也没有国家安全的自信。平壤要一直神经紧绷,关注所有风吹草动,恐怕连睡觉都要睁着眼睛。

在第五次核试验的这一天,朝鲜没有因此而变得更强大,人们看到的是半岛核问题的死结又勒紧了一扣。这个死结扯着大家的衣服,或者缠上有些人的手脚,但它如果最终是一个绞套的话,各方避免自己脖子被套上的能力都比平壤要强。昨天绝对是朝鲜国家安全遭到减分的一天。

9月9日是朝鲜国庆日,我们可以理解朝鲜多么需要鼓舞社会,增强国家凝聚力。然而核武器这个“大炮仗”内看是焰火,稍一抬眼,它就是昭告朝鲜新危机的烽火台上的狼烟。真希望平壤真正耳聪目明,对算计国家利益得与失的公式进行准确的校正。▲

猜你喜欢

当量美韩核试验
汽车4S店财务管理与监控要点分析
谈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