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若愚与若智

2016-09-10程应峰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愚者小聪明事事

程应峰

若愚,指一个人乍看起来笨笨的,但其内敛的生命却蓄满了智慧。若愚之人,不是真愚,只是守愚,这是修身养性的一种境界,事事算大不算小,达观,大度,不拘小节。正如《词源》所释:“理上之悟,是一悟,已近‘愚’之境界;事上之悟,事事悟,时时醒,持守如一,乃一大智者。”

若智,指一个人外在看起来精明干练,聪明机巧,吃不得半点亏,实则是草包一个。是为“外智而内愚,实愚也”。

大智若愚的人,做人低调,不会动辄在人前夸耀抬高自己,注重厚积薄发,注重忍让包容,以宁静致远,以修为提质。这种人有着海纳百川的胸襟,没有太多的抱怨,真心实在地做事,对生活要求不高,在不断的积累中成就自己,这是很多大智若愚之人终成大器的重要原因,体现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道理。

大愚若智之人,就像民谚中说的“半壶水响叮当”一样,这种人一则喜欢炫耀卖弄,总在有意无意间展现自己智商上优越性,二则惯于趋炎附势,见鄙者藐之,见强者附之。他们的小聪明也许可以占一时的便宜,却自毁了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事实上,这种人待人处事是极为不明智的。生活中,大愚若智之人令人啼笑皆非的滑稽表演背后,总暗合着人性的悲哀和悲凉。

中外古今,无数若智之人,正是被自己那一点似有若无的“智”所遗误,误了青春,误了前途,误了一生。一味卖弄自己聪明的人,过于注重自我表现,不是真正的聪明,而是“伪聪明”。比如杨修,堪称聪明,总能猜测到曹操的心思,但他的小聪明终归没悟到在曹操面前耍聪明的后果是什么,他的死是因为缺乏生存的大智慧。

若智,表现在头脑反应灵敏,记忆力强等等;而若愚,却具有极其理性的特质,是对事及人看得透彻而获得的一种能力。老子之智,藏而不露,却天长地久,其智者的崇高地位,无人撼动。

智者不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愚者常拿过失处罚自己;智者为最坏的结果做准备,愚者凡事总往最坏处设想;智者改善自己的弱点,愚者埋怨自己的短处;智者懂得放弃,愚者牢记忧伤;智者付诸行动,愚者耽于幻想……

人生漫漫,有时候,智慧与愚蠢的差别只在一瞬间,能看到人生光鲜的一面,就一定有阴暗的一面在候着。若愚还是若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依傍外在,还是托于内在,不过一念而已。

猜你喜欢

愚者小聪明事事
不要因犯愚蠢病而死去
劝思
智慧与小聪明
智慧与小聪明
事事尽力,梦想就离你更近一步
“谁也比不上我聪明!”
画与理
小聪明
祈祷
智者和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