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哩饮食”引爆世界低碳新食尚

2016-09-10雷辉志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6年2期
关键词:麦金食材饮食

雷辉志

“百哩饮食”这个新生活运动源于加拿大温哥华作家史密斯和麦金诺于2005年所写的畅销书《100饮食:一年的饮食》,书中流露出他们对地球生态改变所带来的危机的担忧,以及长途运输过程中造成的资源浪费的感慨。

史密斯和麦金诺从《世界观察》上得知,北美地区的食物大多来自2500~4000公里以外的地区,而所在地食物的比例少了25%以上,反之,进口食物则逐年增加。也就是说,每吃一样进口食物,平均多生产17倍的二氧化碳。

他们从种种数据中对环境危机的严重程度感到触目惊心,于是决定了一项实验——一年内只食用温哥华周围100英里内的食物,以减少货运所消耗的能量,并达到食用最新鲜且符合季节规律食物的目标。

这项运动很快就在欧美国家引起反响,环保风兴起后,就有更多的人加入“百哩”环保餐的行列。当中又以美国最风行也最坚持,许多地区的厨房里,工作人员所处理的蔬果都是来自方圆百里,既新鲜健康又能减碳节能,还能振兴当地农业,缓和物价高涨之余又能直接环保,一举多得。纽约州阿尔巴尼市一家餐厅特地聘请了一个大厨,精心准备足以招待一百二十多人享用的“百哩”环保餐,菜色多样,荤素任选,广受欢迎,好评如潮。

然而,只食用方圆100英里内的食物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简单。毕竟环境变迁太大,今时不同往日,获取食材也变得愈加艰难,即使物产丰饶的地区,也未必能满足人们日常饮食的货源。比如咖啡大多是进口的,还有一些蔬果是固定地区才有,不同环境不同气候,生产出来的食材也各有不同。

食材清简舍弃佐料

从早晨的第一杯咖啡或奶茶开始,到培根肉煎蛋、法国枫浆土司、烤面包、牛油、鸡肉三明治、生菜沙拉、面条、辣椒,甚至是现代人觉得普通的意大利面,岂能在百英里之内张罗齐全。

所以,要落实“百哩饮食”势必要清简口腹之欲,凡进口食物和佐料都必须舍弃,比如巧克力、苹果、橙及乳酪等等。

再来,拼命追逐先进国脚步,以“城市化”挂帅,以发展为先锋旗帜的时代,农园田地越来越少,别说既有都市没有农园田地,就连青翠草地都珍贵如金。试问纽约、伦敦、巴黎、东京、高雄、台北、香港、北京、新加坡、曼谷,绿荫有多少?

“百哩饮食”逐渐成风,成为素食和有机之后的新兴饮食风气,和“饮食产业全球化”的概念完全是背道而驰。但亚洲,除了中国台湾和日本少数国家,大部分地区对这项新饮食新概念还相当陌生,尤其在民以食为天的环境,“百哩饮食”所面对的阻碍更多。

以我国为例,南北东西的环境和气候都不相同,东菜西运、南菜北运的现象普遍发生,要想发展“百哩饮食”有很大的制约。

食物主权:农村文化或消失殆尽?

我们只知道“百哩饮食”源自2005年史密斯和麦金诺的实验。但实际上,早在90年代的国际农民运动就已提出更全面的“农业和食物主权”概念。

这项鲜为人知的概念指的是,人们有权利取得健康以及符合文化的食物,并且是用生态永续的方法生产这些食物。基本上,这是对自由经济造成食物越来越单元化,农民因此丧失产销的自主权以及土地权所产生的运动。

凡事讲求速度与量的现代社会,农民逐渐变成大企业的“生产工人”,机械式地生产人们所需的食物,导致原始的农业和饮食文化逐渐消失,尤其是第三世界的农民,更因为贸易大国而竞相倾销,导致源自农业的多元文化(比如稻米文化以及从中衍生出来的民俗文化和村落组织)走向没落。

所以食物的“主权”,就是跳脱国家疆界,让人民拥有选择食物和农业制度的权利,而不是国家与跨国企业。而表面看来提供我们便利多样生活的自由贸易,消费人实际上处于被动,大家的“口味”是被市场强硬限制出来的。

如何选择食物,其实就是在选择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提醒自己,爱地球

环保的口号喊了很多年,环保的行动也不断扩张,从资源再循环、节能、减排、吃素、有机、慢活、低碳食物到“百哩饮食”的推广,绿色行动逐年增加,但地球的情况依然持续恶化。

今天,我们不断提醒世人要爱护环境拯救自己,然而很多人在环保笼罩之余也开始焦虑和沮丧。南极的冰继续融化,森林继续消失,物种持续灭绝,天灾人祸频仍,身为地球的一份子,我们到底还能做什么?

消极最是于事无补,环保是一条无止境的漫漫长路,绿色行动只能坚持不能放弃,只要多一个人明白并实践“拯救地球从我做起”,地球就有希望,世界就有未来。

猜你喜欢

麦金食材饮食
人与食材
人与食材
老人饮食应如“羊啃草”
大师教你做藏餐《牦牛肉炒青稞》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食材变动物
一时之才
一瞬倾城
健康饮食
别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