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背景”下我国西北的经济导向
2016-09-10孙文东
孙文东
一、引言背景
丝绸之路的复苏似乎预示着中国的魅力攻势取得了可观的回报。随着这一复苏,我国采取了一系列贸易优惠及通商口岸,这赢得了周边各国及地区的积极响应。丝绸之路经济带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正是中国在这一环境下实行并发展的。
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我国与西亚各国紧密连接,形成了独特的经济合作区域。它包括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五省区,西南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四省区。为我国西部经济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二、现状分析
西北五省的主要城市,西安、兰州、乌鲁木齐,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在我国境内的三个重要节点。其人口基数庞大,拥有五亿多人口;陆域宽广,绵延四千多公里。连通了中亚各国,再经过伊朗、土耳其,向欧洲延伸,为我国与西亚诸国的交流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我国新疆具有优越的地域特点,可发挥其向西开放的窗口作用。独特的多民族聚居特点,促成了优厚的文化氛围。陕西、甘肃拥有民俗文化和工业经济;宁夏、青海的民族人文优势。这些与中、西亚各国及地区相近的文化氛围促使我国西北成为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
三、地缘优势
西北地区的地缘优势,即“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西北地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百花齐放的民族民风、人文优势,在大背景下的地域经济分工。
(一)中国新疆
新疆虽处我国西北边陲,远离中心,却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通往中西亚及欧洲的必经之路。兰新铁路全长2423公里,东起甘肃省兰州市,西至新疆边境城市。是内地与新疆连接的唯一铁路线。兰新铁路又与哈萨克铁路接轨,构成了“新欧亚大陆桥”。是我国西部交通与国外的联系枢纽,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部分。
新疆拥有两千多万人口,十三个民族世居于此。从人力资源考虑,青年人口数量庞大,可着重面向西亚乃至中东的伊斯兰市场发展。
新疆矿产资源种类众多,蕴藏丰富。石油资源储量208.6亿吨,天然气资源量10.3万亿立方米,煤炭资源量2.19万亿吨。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二)中国西部
主要包括陕甘宁、青海、内蒙古,是华中通向新疆、中亚、俄罗斯的必经之路,是通道型的区域。兰州、西安是这一地区的交通枢纽。西部的自然条件并不理想,不适合发展与华东类似的大规模城市经济区,所以发展单个城市本身显得尤为重要。以银川为例,发展于农区而兴起,如今作为北京、内蒙古、甘肃的链接枢纽地位越来越凸显。可见,西部的核心竞争力是区位优势,发展重心也应倾向打造交通枢纽的中心。
四、局限性
与我国沿海及内陆地区相比,新疆的民族间交流问题及经济差距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由于新疆面积辽阔,南疆、北疆及东部地区各有特点。这使得新疆大城市的极化现象尤为突出,大城市与其他地区的贫富差距明显,但考虑到新疆的经济水品,这种现象属于正常。所以应做到劳动力从贫困的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流通网络的通常。降低青年劳动力进入大城市发展的成本,保证新疆和内地资金及人才的流動。
水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资金的稀缺,这些不利因素都限制了西部地区与华东的竞争力。所以在资金红利还未打开之前,西部地区长期需要东部的资金援助。由于环境恶劣,干燥、沙尘等种种问题导致除了大城市及周边,其他地区很难有发展潜力。陕北、内蒙等地的资源开采对经济建设和民生提高有很大帮助,玉门的衰落也验证了自然资源、矿产资源的匮乏会导致西部城市的经济衰落。
五、应对
国家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及援疆措施使得新疆非常适合投资,新疆也是我国面向伊斯兰市场最直接、基础最雄厚的区域。少数民族青年的教育成为了利用这一优势的关键。新疆面积宽广,少数民族众多,很难整体分析其经济导向。不同地区在参与一带一路中应考虑其各自分工和发展特点。新疆“三山夹两盆”的地理特点构成了南北疆通道型的地理特点。北疆与哈萨克、俄罗斯相望,南疆连接巴基斯坦等中南亚国家地区,东疆作为我国内陆通向西亚的枢纽。内部的合理经济分工可促进新疆整体的发展。
西部是扼守华中、华北、西藏、四川的交通要道。其未来发展趋势是人力、资金集中于大城市。可借此本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教育科研水平开发国内外市场、边境口岸贸易等。在资金红利还未打开之前,西部地区长期需要东部的资金援助,但西部的发展不止依靠华东,也取决于稳定、繁荣的新疆西藏。新疆、西藏丰富的原材料可在西部地区加工,相关开发机构可设立在兰州、西安等地,扩展这些西部节点城市的影响力。西部与中西亚,甚至中东的密切联系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宝贵竞争力。作为中西亚的门户,虽然新疆、西藏产业基础薄弱,相关的原材料加工、金融法律服务需要西部的支持。利用独特的人文地理优势,西部的相关产业机构得天独厚。
六、产业发展
西北地区的经济导向核心是围绕产业链的提升与延伸。一带一路是长远的政策背景,主要面对中西亚、欧洲、俄罗斯等国,那么西北地区就是连接中国东部沿海和亚欧大陆西部的枢纽。西北有诸如一下的时机与优势:渝新欧铁路、西部大开发政策、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等等。目前的问题是,国际上特别是欧美经济低迷、市场疲软,东部的招商引资策略无法直接在西北地区实行。因此“西部大开发”思路也应转到“新常态”来。具体到西北,那就是开发国内市场、边境口岸贸易、本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教育科研水平等等具体方面。西北地区在今后发展中一是成为面向中西亚出口的制造业基地,利用中国的劳动力资源和制造业基础,发展对西部国家的制造业;二是利用人文、地缘优势,成为中东部走廊大陆桥与西部国家贸易的枢纽,提升外贸服务、铁路物流、航空物流的水平,更好地服务中东部与西部国家的贸易,同时吸引中西亚国家的银行等服务业进驻,加强联系。
(一)能源
能源建设包括中国油气进口的管道建设相关产业,电站建设、电力设备等。
需求方面,随着近年我国对油气需求的快速增加,通过马六甲海峡的海陆运输进口已无法满足我国的需求,能源也易受到垄断。拓展西北的新进口途径显得尤为重要。供给方面,我国电气方面的产能过剩,亟需出口“消化”过剩产能。
(二)金融
第一,人民币国际化迫在眉睫。如今的经济现状是,美国利用金融手段向外部转移不良资产,导致欧洲经济低迷,市场疲软,丝绸之路经济带恰恰延伸到欧洲。借此,亚投行向欧洲国家提供的大量人民币储备缓解了美元回流导致的欧洲本币贬值和通货紧缩。同时,15年底中国加入特别提款权也大大推行了这一措施。
第二,应加紧融资。我国沿海地区的劳动力成本越来越大,导致了低端制造业外流。由于我国西北的发展相对滞后,人力资源成本较低,这为低端制造业向西北转移提供了条件。西北的地理优势得天独厚,发展高铁等陆上交通,向中西亚、欧洲释放过剩产能。这明显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带来实惠,亚投行的融资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