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 还有“下半场”吗?
2016-09-09郝亚洲
郝亚洲
最近,王兴在针对美团点评2016年上半年工作的内部讲话中,第一次提出了中国互联网已经进入“下半场”的概念。除了外卖,美团点评正在多线作战,并且每条战线都遭到了竞争对手的强力阻击—团购有糯米网,酒店旅游有携程,电影有淘宝电影。每条战线都意味着巨量的资金投入,对一家仅靠融资驱动的创业型公司来说,这是极其危险的。百度、携程和阿里巴巴拥有充沛的造血能力,完全可以以持久战的方式拖垮对手,而美团点评的办法,就是不断融资。
迄今为止,美团已经经历7轮融资。今年1月的F轮融资,还宣布了融资金额(33亿美元)与估值(180亿美元),可到7月引入华润旗下华润创业联和基金的G轮融资,就既没有宣布融资金额,也没有宣布估值。这对美团来说极为少见(过去每轮融资都会宣布金额)。原因只有两个,一是不方便说,二是融资金额和估值不理想。
必须承认,美团点评确实属于平台经济,它是一个在线市场,可以完成顾客与商家资源的匹配。可是,即便供给端规模再强,消费者的迁移成本仍然很低,他们容易在各个平台之间来回切换。商家也会有意识地支持多家公司,让它们保持竞争,为自己争取最大的权益。
规模经济可以通过烧钱方式获得(虽然可能不可持续),融资就成为了一场场军备竞赛。这种军备竞赛,没有最后的独霸者。也就是说,单靠规模经济,本地生活服务无法形成垄断。这才是美团点评真正要面对的残酷真相,王兴和他的追随者们会发现,一轮轮的烧钱过后,这个市场还是多寡头格局,他们永远不可能实现赢者通吃。
丁磊和他的《网易云音乐》依然任重道远
《网易云音乐》到底好不好?在小编看来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因为从用户体验这个方面看来,《网易云音乐》确实在众多竞品中独树一帜,不然它也不能仅用两年多的上线时间就狂揽2亿用户。可是,再好的产品也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对于《网易云音乐》而言,其最大的短板应该在于版权音乐的数量上。虽然有数据显示其乐库的数量已经达到了千万量级,但和《QQ音乐》和《虾米音乐》等老牌在线音乐软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想要弥补在这方面的差距,烧钱是唯一的出路。可是,《网易云音乐》的对手们无一不拥有“不差钱”的大靠山,想要通过烧钱一较高下显然并不划算。那么,还有什么更好的方式可以提升产品的品质呢?其实《网易云音乐》目前走的用户体验道路并不差,通过良好的用户体验和高活跃度的产品社区吸引更多的新用户加入,随着用户数量越来越多,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吸引音乐版权方的注意,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
应用商店格局嬗变,BAT3四足鼎立
前不久,一直坚持独立发展的第三方应用商店《豌豆荚》被阿里巴巴收购。自此之后,《360应用助手》、《百度手机助手》、《应用宝》、《PP助手》和《豌豆荚》合起来几乎可以将这片市场完全占据,中小厂商和创业者已经没有了生存的空间。这样的格局变化也是市场发展态势的缩影,毕竟经过多年发展,越来越多的优势资源被巨头所占据,也带来了严重的同质化。我们有理由相信,BAT3四足鼎立的格局将会长时间延续,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但无论如何,对于普通用户而言,竞争越激烈,实惠才能越多。
青年菜君资金链吃紧,生鲜电商凛冬将近?
说到生鲜电商,相信用过的人并不多。毕竟,由于“生鲜”这一属性的存在,人们对此会顾虑重重:菜到底新不新鲜?可这确实是一种发展的趋势,资本市场也对这种商业模式十分看好。但为什么今年以来还是有这么多生鲜电商相继倒下呢?除了用户的顾虑之外,这些电商造血能力低下也是重要的原因。毕竟,生鲜电商的打造需要极大的资金投入,而在巨量的资金投入后,却不一定能换来良好的业绩,从而导致了生鲜电商在营收方面面临重重困难。要解决这样的困难,单靠资本的支持显然是不够的,或许这也正是诸多生鲜电商倒下的主因。
《微信》故障,算不算是小事?
通读文章后,小编认为作者想表达的核心观点是:用户利益无小事。其实,互联网产品服务器出现故障一点也不稀奇,通常都能得到及时解决。但在故障解决的过程中,《微信》面对故障的态度确实值得商榷。何谓“小BUG”?可能从技术层面来说,服务器故障的原因可能真就是一个小BUG,但这对于被波及的用户而言,却不是件小事。毕竟《微信》被用户打开的频率是很高的,如果因为这些故障造成了用户蒙受损失,那就不再是小事了。或许,《微信》官方的态度应该更积极一些,少用一些诸如“小BUG”之类看上去轻描淡写的词语,应该会收获到更多的理解与支持,这也才是一个大公司应有的态度。当然,从《微信》对于此类问题回应的惯例来看,要在短时间内做到这一点还很难。但有个词叫“事在人为”,少一些“店大欺客”的想法,多一些为用户考虑的实在,这才是《微信》应该做的。
微博复苏的背后,是市场泡沫还是价值再发现?
作为一个带有媒体属性的社交化产品,微博虽然不如以前火热,但依然是国内主流的社交媒体。基于这一点,微博估值的回升就不是一个难以理解的问题。但是,如果仅凭这一点,微博还做不到在9个月的时间内将估值提升1.6倍。那么,微博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其实这就是本文想要探讨的核心问题。在小编看来,本文作者的观点还是有一定深度的,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微博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慢慢复苏背后的原因。此外,这样的复苏会不会持续下去还很难讲,毕竟目前市场的变化太过迅速,如果不能跟上节奏,再好的产品都有可能慢慢消亡。
爆红之后,分答“后招”如何?
前段时间,“分答”在一瞬间就火了,各路大佬和网红纷纷进驻,希望能在“知识分享”中分一杯羹。各大媒体的持续报道,也成功将这股热潮越炒越高。可是,和很多“火一把就死”的爆款产品一样,这几天“分答”似乎销声匿迹了。不仅媒体报道已不复见,用户之间也甚少谈起,难道这又是一个“火一把就死”的案例么?对此,本文作者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他认为“分答”面对如今的态势必有后招,而且在半年之内就会见分晓。可是小编好奇的是,“分答”还能活到半年之后么?如果“后招”不尽快亮相,或许就不再需要这些所谓的“后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