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 招

2016-09-09周常林

工友 2016年7期
关键词:过招老店虾仁

文_周常林



过 招

文_周常林

曾记老店的豆腐苕粉虾仁汤的生意很火,每天来喝汤的人络绎不绝。这种汤汤味醇厚,汤香扑鼻、美味无穷,尤其适合南方人的口味,在鄂南这一带可谓名扬四方。每天早上一碗热腾腾的豆腐苕粉虾仁汤,再配上几个包子馒头或者油条煎饼,便成了当地人的早餐首选。

曾记老店生意火爆后,老板、师傅、服务员的态度也随之改变,先是老板自己在曾姓的后面加上个“总”字,摆起了老总架式,从此不再下厨。铺门上写着“江南一绝,无人过招”的对联。上行下效,没有老板的榜样和监督,厨师的心思不在做汤上了,汤常常忽咸忽淡,忽稠忽稀,全没了当初的味道,服务员也把头扬得高高的,对顾客不冷不热,粗言相待。

忽一日,附近新开了一家豆腐苕粉虾仁泥鳅汤店。开始,曾记老店从老总到员工根本没把对方放对眼里。曾老总说:“我们是名店,哪里来的无名小辈敢跟咱们过招。”

新开张的汤店取名“民众小店”,开店的是一对小夫妻,年纪三十岁左右,店虽小但干净整洁,汤做得别有一番风味。大厨除外,几个小青年个个干净利落,眼明手快,人人谦虚和蔼,彬彬有礼,满面春风。只见他们在服务空隙,广泛征求顾客对汤的意见和对服务的满意度,次日顾客再来时,就会发现有新的变化,都觉得来此店喝汤是一种愉悦的享受。一传十、十传百,“民众小店”就有了美名,顾客大增,生意越来越好,人气越积越旺。尽管这样,小店上下依然对顾客热情有加,服务更加周到。汤的价格也合理,汤的味道几近完美。

没多久,曾家老店的生意冷落了下来。只见顾客都往“民众小店”涌去,曾老总心里不服:小小麻雀也成了精?是什么原因让无名小店的汤声名鹊起呢?

他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化装成农民的模样去民众小店当了一回顾客。除了汤的味道鲜美无比外,这帮青年后生全新的经营方式,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打理干净整洁的就餐环境,让他自愧地低下了高昂的头。

不几日,他再次来民众小店喝汤时,只见几盆鲜花放在中央,散发着阵阵清香,耳畔传来温馨柔美的音乐《茉莉花》,使人如痴如醉,似乎到了人间仙境一般。

回到店里,曾老板重新穿上干净整洁朴素的工作服,全店的员工疑惑地望着他,他告诉大家:“从现在开始,每日派两人去民众小店喝汤,回来后每人都要说上一至三条体会,咱们要在服务质量上与他们真正过招。”铺门上的对联也改成了“迎四海客,接五湖宾”。

不久,人们便发现曾家老店在保持汤的原味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鲜货,不仅就餐环境发生了变化,而且对顾客的态度也好了许多。

经过过招,两家汤店就不分上下了,生意也就平分秋色了。

猜你喜欢

过招老店虾仁
创意炒虾仁儿
百年老店 传承创新——记山西鑫炳记食业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华语视听牛永胜 以客户为主,20年老店的“生意经”
百年老店
琵琶老店琵琶声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西湖龙井虾仁
《爸爸回来了》囧爸萌童大过招
与帆帆『过招儿』
和小权过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