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新风+吊顶冷辐射空调与变风量空调系统应用比较
2016-09-09郎卫国
郎卫国
(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200050)
空调技术
独立新风+吊顶冷辐射空调与变风量空调系统应用比较
郎卫国
(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200050)
以前滩企业天地项目为例,结合“变风量空调与独立新风+吊顶冷辐射空调”两种系统方案在该项目中的应用,分析比较了两种空调系统的特点,并做了设计小结。
独立新风+吊顶冷辐射空调系统; 变风量空调系统
0 引言
在实际项目运用中,往往结合项目定位、建筑结构形态、室内空气品质要求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室内空调形式。目前在高层、超高层办公楼中,变风量空调系统运用较为广泛,技术较为成熟。同时,人们也对建筑环境的舒适性和空气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积极寻求一种舒适、健康、节能、环保的空调方式。独立新风+吊顶冷辐射新型空调系统以其独特特点,也在被逐渐应用。本文以前滩企业天地项目为例,结合“变风量空调”与“独立新风+吊顶冷辐射空调”两种系统方案在该项目中的应用,就两种空调系统的原理特性、应用情况等做了对比。
1 空调原理及特性
1.1 独立新风+吊顶冷辐射空调系统
原理:室外新风由新风机组处理后通过管道送至室内,承担室内全部潜热负荷,同时满足室内通风换气及卫生要求。而室内的显热负荷全部由吊顶冷辐射板承担。
系统主要优点:较常规全空气空调系统相比,可提升室内净高约200~300mm;室内几乎无动力设备,有效降低室内噪音;室内恒温、恒湿,有效改善室内环境;室内温度计算较常规提高1~2℃,节能约30%。
系统主要问题:在空调正常运行和非正常情况下(如空调初始运行、室内开窗或大量室外空气侵入),吊
顶冷辐射板易结露;室内辐射升温慢,初始运行达到室内设定温度运行时间长,约3~4h;吊顶冷却能力有限,一般95~120W/m2。
1.2 变风量空调系统
原理:通过改变送入各房间的风量(送风温度不变),来适应室内空调负荷及室内参数要求的变化,从而保证房间温度达到设定值。
系统主要优点:空调系统全年大部分时间是在部分负荷下运行,而该系统是通过改变送风量来调节室温的,因此大幅度地减少了风机动力能耗;有效调节局部区域温度,实现温度的独立控制;同时具有全空气系统的一些优点,过渡季节可以全新风运行;可选用室内无水管的布置方案,此时无漏水隐患;
系统主要问题:当室内冷负荷减少时,送风量随之减少,送风中的新风量低于设计值,室内人员感到憋闷;对于室内负荷变化较大的场合,需要牺牲湿度要求以满足温度要求;动力型BOX末端产生约50dB(A)噪声。
2 应用比较分析
前滩企业天地项目位于前滩地区15#地块,总建筑面积约14万m2。地下三层,商业部分共7栋,地上均为3层;两栋办公塔楼分别为T1、T2,南北对称布置,并在三、四层通过连廊T4连通,地上均为28层,两栋塔楼均为偏置核心筒设计,围护结构均为玻璃幕墙。两栋办公楼为中央空调系统,冷热源由园区能源中心提供;商业采用多联分体空调系统。办公楼标准层层高4.5m,标准层面积1430m2。标准层平面图(高区)如图1所示。
前滩地区总体定位为“世界级的中央商务区”,而作为前滩地区开发的第一个标志性工程,更是力图率先打造一个可持续建筑。本着“绿色、环保、可持续”的设计理念,对于办公楼的空调系统,我们就传统的变风量空调系统与新颖的独立新风+吊顶冷辐射空调系统进行了方案比较,力求契合业主需求并创新设计。
两种空调系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对比分析。
2.1 空调设计比较
2.1.1 空调室内设计温度
常规变风量系统,办公区夏季空调室内设计温度为24℃。
而在冷辐射作用下,人体的实感温度会比室内空气温度低约2℃。相同的热感觉下与传统空调系统相比,采用吊顶冷辐射系统的室内温度可以提高2~3℃,从而减少计算冷负荷,降低系统能耗。故吊顶冷辐射空调系统夏季空调室内设计温度选取26℃。
2.1.2 空调供回水设计温度
该项目能源中心供应的一次侧冷冻水供回水温度6/13℃,热水供回水温度58/45℃,水系统为四管制。各系统二次侧设计供回水温度见表1。
表1 系统二次侧冷热水设计供回水温度
从上表可以看出,辐射板的供水温度较常规空调系统相比,夏季较高,冬季较低。正因为吊顶冷辐射系统只负责处理显热负荷,不负责除湿,故冷水进水温度可提高到16~18℃。结合这一特点,当选用独立新风+
吊顶冷辐射空调系统时,可利用市政高温回水作为吊顶冷辐射空调系统的一次侧供水。
2.2 空调风系统比较
受偏置核心筒布局等因素影响,两种系统下,标准层均设置一个空调机房。办公区空调系统设置虚拟内外区,靠外幕墙4m以内为外区,其余为内区。新风由设在避难层和屋顶层的新、排风全热回收器预冷/热后送至各层空调箱/新风机组。
当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时,空调机房内设置一台变风量空调箱。空调箱送风量为24000m3/h。空调外区末端采用并联风机动力型变风量风箱(带热水加热盘管),内区末端采用单风道型变风量风箱。风箱根据室内温度传感器的控制信号控制风阀开度以改变送风量,调节室内温度。标准层空调系统采用定静压控制法。
当采用独立新风+吊顶冷辐射空调系统时,空调机房内设置两台新风机组,分别服务于内、外区。内、外区新风机组送风量分别为3200m3/h和5280m3/h。内区全年供冷,夏季外区供冷以辐射顶板为主、主动式冷梁为辅,冬季外区仅采用辐射顶板供热。办公区新风口均采用高诱导比的防结露风口,以防止送风结露。
独立新风+吊顶冷辐射空调系统送风量的减少,降低了输送空气的能量消耗。同时用水来代替空气消除室内热负荷,降低了输送冷量的动力消耗。
2.3 对建筑装饰影响
当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时,空调箱参考尺寸L× W×H=5500×2560×1900(mm3),机房面积约35m2。空调箱送风量大,送风管高度对净高影响最大。吊顶内空调送风主管高度约550mm,综合其他机电管道共占用梁下空间约800mm。室内完成面净高2750~3000mm。
当采用辐射空调系统时,单台新风机组参考尺寸L×W×H=3200×1300×1700(mm3),机房面积约30m2。该系统仅有辐射板水管和新风管,占用梁下高度约300mm,对净高影响较小。室内完成面净高约3000~3200mm。
2.4 控制系统比较
表2为两种空调系统室内设备控制形式需求比较。
综合上述两种空调系统的主要对比分析,最终选取了独立新风+吊顶冷辐射空调系统。该系统具有空调舒适性高,办公区噪音影响低,提升室内净高等优势。研究表明,该系统较常规的变风量系统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表2 系统控制形式
3 结语
变风量空调系统技术运用较为成熟,系统末端有多种应用方式,系统分区逐渐由内外分区向朝向分区转变。该系统需关注风管尺寸对室内净高的影响及室内机噪音对环境影响。
相比变风量空调系统,独立新风+吊顶冷辐射空调系统更为节能,对室内净高影响更小。但受辐射顶板易结露,冷却能力有限及初投资高等因素影响,国内应用较少。
该项目中,针对独立新风+吊顶冷辐射空调系统的初始升温慢、易结露、温度调节延迟等问题,采用多项创新设计。
(1)利用室内回风作为吊顶冷辐射系统初始运行时送风。
系统初次启动时,楼层空调全回风工况运行,正常运行时为全新风工况运行,极端工况时可部分回风运行。该设计缓解了吊顶冷辐射系统初始升温慢的问题,且具有除湿防结露功能。
(2)标准层办公室设置多个系统控制区。
此次设计标准层设置11个系统控制区,每个控制区可以实现独立温湿度控制。多个分区的设置,可以灵活控制并响应不同区域办公人员空调需求。
(3)利用市政高温回水作为吊顶冷辐射系统的供水。
利用市政高温回水,减少一次侧冷/热水供水量需求,具有节能意义。同时提高了市政回水温度,理论上提高了能源站制冷机组性能系数。
[1]熊帅,汤广发,杨光,等.辐射冷吊顶/独立新风系统的技术研究与可行性分析[J].制冷空调,2006,6(4):34~38.
[2]孙丽颖,马最良.冷却吊顶空调系统的适用性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0(5):612~614.
[3]田吉,朱能,涂光备.冷却顶板系统应用中的一些问题[J].暖通空调,2004,34(3):73~76.
[4]韩光辉,隋学敏.冷辐射吊顶+独立新风空调系统的特点及节能分析[J].节能,2010,341(12):13~16.
Independent Fresh Air+Cold Radiant Ceiling Conditioning Systems and VAV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Compare
LANG Wei-guo
(Shanghai Construction Design&Research Institrute Co.,Ltd,Shanghai 200050,China)
Takes theqiantanCorporateAvenueproject as anexample,with"independent VAV and fresh air+cold radiant ceiling"twosystems solutions used in the project,the analysis compared twocharacteristics of th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anddoadesignsummary.
independentfreshair+coldradiantceilingconditioning; VAV airconditioningsystems
TU83
B
2095-3429(2016)03-0092-03
10.3969/J.ISSN.2095-3429.2016.03.022
2016-05-19
修回日期:2016-06-08
郎卫国(1982-),男,浙江安吉人,本科,工程师,从事暖通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