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梆:经冬老树盼新枝
2016-09-09邵琳
邵琳
宛梆,是流行于河南南阳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至今已有近四百年历史了。早前,宛梆被称为“唧唧梆”“老梆子”等。后在1956年南阳地区汇演时,由行署一位领导正式命名为“宛梆”。
据考证,宛梆的源头是陕西的东路秦腔。秦腔传入南阳后,与当地的民歌小调、民间说唱逐步融合,加入了当地人民的语言风格,逐渐形成为一个独特的地方剧种。东路秦腔如何流传到南阳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说明清秦晋商人来河南经商,在南阳各地建山陕会馆,立庙会“建戏楼”唱秦腔联络乡亲;二说明末清初陕西大旱,东路秦腔艺人逃荒来到南阳,设馆收徒,传授技艺;三说义军领袖李自成酷爱秦腔,将秦腔设为军中戏,随时演出。当时,李自成在南阳先后转战数年之久,内乡城曾七次被李自成军队占领,很多陕西军人后来“留居河南”,并将秦腔传播到这里。
不管怎么说,秦腔落地成宛梆。这从秦岭一路唱来的高亢嗓音受到中原人民的喜爱,人们把高亢激越和委婉清丽以及平整规范有机整合,就形成了后来的宛梆戏。
宛梆戏最兴盛的年代是在清代道光至民国时期。当时南阳各县民间春祈秋报、婚丧嫁娶都要唱宛梆戏,“扛起锄头上南岗,嘴里哼着梆子腔”“桃黍(高粱)地里喊乱弹”。据说,盛时宛梆班社数以百计,剧目有三百多个,其中,以内乡县夏馆镇富绅张珊创办的“公义班”影响最大。到现在,内乡县也是宛梆的核心发展地。
我这个外行人要把一个稀有的戏曲剧种了解到位,自然要向熟谙情况的长者请教。通过介绍,我找到了南阳宛梆戏曲学校的校长肖新朝老师。
肖老师是内乡县人,自小是学校的文艺积极分子,毕业后开始唱曲剧,后转入宛梆,并且担任了剧团的领导,现在又从事戏曲教育传承工作。他亲身见证了宛梆戏几十年来的起落兴衰:
“在南阳乡村礼俗中,为老人祝寿的头等大事是请剧团唱戏。仪式前两天就开始唱戏,有钱人家要请六天戏,条件一般的也会请三天戏。这就是‘红白喜事唱宛梆,十里八村美名扬。一年四季唱宛梆,吉祥如意喜洋洋。一次,有位朋友半夜给我打电话,说他父亲临终前嘱咐想让连唱三天宛梆戏。”
“有一阵子,宛梆曾经差点被砍掉,让老艺人都回家,剩下的改唱豫剧。大家都不乐意,喝凉水、喝闷酒,嗓子都坏了。没两年,国家又重视起来,才陆续把这些人都请回来,但如今宛梆依然不能说发展顺利。”
作为地方剧种,宛梆有过兴盛,有过低谷。最衰微的时候,宛梆剧团倒的倒、改的改。“那时候出去演出,大家就自己动手把卡车改装成舞台,这些活儿要技术,更要体力!”肖老师回忆起那些日子,并没有多少心酸,反而很怀念。所幸,2006年5月20日,宛梆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南阳地区,群众习称宛梆为“大戏”,它在唱腔音乐上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且变化较多。宛梆唱腔音乐属板腔体。所谓板腔体,是相对于昆曲等而言,讲究方正明快,像是唐诗与宋词的区别。宛梆戏的剧目多以正剧、悲剧为多,以反映宫廷、征战、公案故事的戏为主。宛梆的传统剧目,有“四征”“四铡”“八大山”“大小十八本”等数百个;移植剧目,有《收姜维》《逼上梁山》《赵氏孤儿》等百余出;创编剧目,主要包括解放后各种新题材的剧目。
宛梆戏在长期发展中受到中原文化、秦晋文化和楚文化的共同滋养,反映着当地居民的生活和情感。现在你到南阳旅游,如果赶上庙会,或者去内乡县的“县衙”景区一游,多半会碰到宛梆戏的演出。听上一阵儿,也许就不难理解它为何受到当地人的喜爱。宛梆戏继承了秦腔的高昂激越,又比豫剧、曲剧花腔多样,听来节奏明快而悠扬婉转,加上唱戏者的身段武功,很容易就把人带入一个恢弘的历史场景中,跟着台上的“角儿”或悲或喜。
其实,这才是戏曲的独特魅力。它不同于周杰伦的Hip-Hop,也不同于小提琴的高雅清秀。戏曲紧紧贴合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将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咿咿呀呀道出。只有真正观赏过中国的戏剧,才有资格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初步的了解。
宛梆戏有几位代表性人物,范应龙、程建坤、李健海等。程建坤曾为100余部宛梆戏搞音乐设计。李建海以演包公戏著称,退休后依然坚持办宛梆戏校,培养人才。我打电话给范应龙老师,想让他说说宛梆戏。他说:
“我都是晚辈了,说说王春生吧。常香玉你知道吧?1956年,王春生到郑州汇演,和常香玉在一个舞台上先后演出,常香玉夸他:‘你要在省里,早就超过我。你要在北京,就是梅兰芳。”王春生老师至今被称为“南阳地区的梅兰芳”。
“宛梆人练功很刻苦。”肖新朝老师深情地讲了一个故事:
宛梆艺人杜林保是唱花脸的。1916年,杜林保跟着王春生的梆子班学戏,可巧遇上变嗓期,戏唱砸了。于是他离开戏班,回到邓县老家,跟油匠师傅学打油。打油时必须抡油锤、喊号子。他就练着喊着,一年后,竟喊成了一道虎腔。杜林保重回戏班,一张口震台欲坠,赢得满堂叫好,从此声震南阳。有人问他:“你嗓子怎么练的?”他说:“我这可是在油锤上练出来的功夫。”他也被称为“油锤花脸”。
相对于有些已经失传的传统地方戏来说,如今宛梆还算是发展平稳。但宛梆有个公认的发展难题,就是难学难唱,后继乏人。随着喜爱宛梆戏的老辈人渐渐远去,宛梆戏的受众也越来越少。
肖新朝老师的宛梆戏曲学校如何呢?他卸去了剧团团长的职务,专心办好宛梆戏曲学校,但是面临的种种实际困难却是他始料未及的。肖老师无奈地说:“学校有学生,但都是留守儿童,十有八九还有心理问题。这不,前几天还有位老人领来好几个孩子,说家里照顾不了,硬要送来。大家还是觉得学戏不是正路,我们有好的师资队伍,有正规化教学技术,却缺乏厚实的社会基础。现在不同于我学戏那时候了,别说百里挑一,就是能有个正常基础的孩子来学,学几天又跑到外面打工去了。”
肖老师告诉我,2016年,他们打算与教育部门联手推行“宛梆戏进校园”活动,让当地的孩子们了解家乡传统的戏剧。我略感欣慰,希望孩子们真的能喜欢。看来,要继承并发扬祖辈们留下的瑰丽的精神文化,除了关注、呼吁,最终还是要纳入教育的范畴,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