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利用大菱鲆废水养殖三文鱼技术
2016-09-08田由甲孔维军
田由甲 孔维军
葫芦岛市有工厂化养殖大菱鲆面积230万m2,每天有近150万m2的养殖大菱鲆废水排放到大海,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井盐水资源,我们在2011年8月一2013年5月进行了二次利用大菱鲆废水养殖三文鱼技术研究。
三文鱼的品种为三倍体海鳟,其肉质鲜美、口感颇佳,肉呈红色或橘红色,营养丰富,在我国属于高档时尚的水产品,三文鱼在我国淡水冷水资源丰富地区已有养殖,但利用淡水养殖的三文鱼在口感和鲜度上与利用海水(井盐水)养殖的三文鱼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利用大菱鲆废水养殖的三文鱼既可提高鱼的品质,又可降低养殖成本(节约电费),还可提高井盐水资源利用率。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鱼池建造在8 000 m2的大菱鲆鱼棚排水口处,建造三文鱼养殖池,养殖池面积4 670m2(7亩),平均水深2.5 m,长、宽比为2:1,总水体11 675 m2。为了进、排水不形成死角,在池子的东北、东南、西南角设三个进水闸门,在西北角设一个排水闸门,以排底水为主,养殖池四周用水泥板铺砌,形成60度坡角,池底为沙泥底,池中设有两个饵料台,配备两台5.5 kW的罗茨鼓风机,利用纳米管进行充氧,每盘纳米管长3 m,设有60盘纳米充氧管,平均78 m2设一盘纳米充氧管。
1.1.2水质条件废水来自8 000 m2的大菱鲆鱼棚,每天供水量在8 000 m2左右,冬季水温10℃,夏季水温17℃,盐度在25‰~27‰,氨氮在0.15~0.25 mg/L,pH值为75~8.4,溶解氧在6mg/L以上。
1.1.3鱼苗的选择 鱼苗为自己孵化的三倍体海鳟,发眼卵由丹麦进口,投放鱼苗的规格为平均体重75 g,放苗数量为9 800尾,平均21 000尾/hm2。
1.2方法
选用丹麦产某品牌饵料,每天投饵2次,早、晚各一次。鱼的体重在1.5 kg前使用某品牌铜牌饵料;1.5~2.5 kg期间,使用某品牌银牌饵料;体重在2.5 kg以后使用某品牌金牌饵料。银牌饵料蛋白含量为40%,脂肪含量为23%,虾青素含量为40 mg/kg;金牌饵料蛋白含量为42%,脂肪含量为25%,虾青素含量为80 mg/kg。
6—10月高温、光线强的季节,鱼池覆盖遮阳网利于防止光线过强和升温过快,当水温高于17℃时,适当降低投饵量和投饵次数,平均10 d用1mg/L二氧化氯消毒鱼池一次,消毒3 d后,投放微生物渔业水质改良剂3 kg/hm2。
2结果
经过20个月的养殖,2013年5月开始出售三文鱼,平均体重3.4 kg,最大体重7.2 kg,出售商品鱼1.87万kg,售价48.00元/kg,总产值92.3万元。产出3.0 kg以上的商品鱼5500尾,2.5 kg以下的970尾,总计回捕6 470尾,养殖成活率66%。生产成本为:饵料费30.00万元,电费5.60万元,鱼苗费5.00万元,人工费6.1万元,药品费2.1万元,包装及运输费5.00万元,其它费4.80万元,合计费用58.6万元,利润33.7万元。
3讨论
利用大菱鲆排出的废水养殖三文鱼,充分利用了废水的盐度和温度,提高了井盐水资源的利用率,是一种养殖模式的创新,大菱鲆废水靠水位差流进三文鱼养殖池,抽地下井盐水的费用由工厂化养殖大菱鲆来摊销,这些废水没利用前都直接排人海中,这也是对井盐水资源的浪费,所以利用废水养殖三文鱼既降低了养殖三文鱼的成本,同时也增加了效益。
三文鱼的养殖要求个体较大(3.0 kg以上),所以养殖周期较长,一般在20个月左右,因此必须选择三倍体鱼苗,二倍体鱼苗在体重1.5~2.0kg左右性腺发育,一旦性腺发育就影响生长和养殖成活率,造成养殖失败。
池塘养殖三文鱼是露天养殖,所以可控性较差,夏天水温高、冬天水温低,夏天用遮阳网调节光线和降低水温。由于大菱鲆废水中含有残饵及粪便,为细菌的繁殖提供了条件,所以要定期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处理,及时投施底质改良剂,确保水质的各种理化指标符合渔业养殖用水标准。
利用大菱鲆废水养殖三文鱼的池塘水深要在2.5 m以上,这样可确保水质的稳定,池底为沙泥底,沙泥底与水泥底相比,可有效吸附和降解池底的氨氮和硫化氢等有害物质。
养殖三文鱼在选择饵料时,不能过早使用高脂肪饵料,过早使用脂肪含量高的饵料易造成内脏脂肪积累,从而增加内脏负担,抵抗外界环境条件变化能力减弱,易发生病害。所以在三文鱼的平均体重达到2.5 kg时,再使用高脂肪的饵料快速育肥、增加脂肪层厚度,提高三文鱼的口感和色泽,这样也可有效降低养殖成本和提高成活率,增加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