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航空物流园区发展模型研究
2016-09-08陈小妮
陈小妮
(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天津 300300)
天津航空物流园区发展模型研究
陈小妮
(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300300)
本文以天津航空物流园区的发展模型构建为突破口,介绍了天津航空物流园区的现状,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影响园区发展的关键要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航空物流园区;层次分析法、模型构建
航空物流园区是指以机场为依托,以航空货运为主线,利用其基础设施和功能平台,为在机场进港、出港以及中转的货物提供相应物流服务及功能设施的整合性区域。园区的建立有助于航空货运的发展、货运枢纽港的形成、供应链系统的完善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于天津机场来说,航空物流园区的建立则是机场航空货运业务升级、实现天津机场北方航空物流中心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天津市乃至整个环渤海地区吸引高新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促使产业升级的关键渠道。
航空物流园区发展模型的成功构建将有促使园区持续高效发展,只有航空物流园区实现高效运作,才能够吸引国际知名物流企业和航空物流企业入驻,形成航空物流枢纽港,才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业入驻,真正实现临空经济的大发展,为航空物流发展创造拉动效应,形成良性循环局面,从而极大地促进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
一、天津航空物流园区的发展现状
2014年9月12日,天津市政府批准设立天津航空物流区,园区由天津空港经济区管委会负责开发、建设和管理,并成立了由海航等航空物流领军企业与天保控股公司合资的园区开发公司。园区以航空物流的综合产业体系为主导,大力发展航空运输、邮件快递、电子商务、航空金融、商务服务、航空维修、教育培训、综合服务等产业,是推动建设北方航空物流中心的重要载体。
目前,天津机场航空物流园区位于机场一跑道西侧,规划面积6.4平方公里,东至机场一跑道、南至津滨高速公路、西至外环线(辅路)、北至津汉公路。园区已吸引中外运、中远空运、金鹿航空、顺丰在内的近20家航空物流快递企业入驻,总投资额预计在20-30亿元。入驻企业将在园区内建设分拨中心、仓储中心、呼叫中心和信息中心等。未来,天津航空物流园区将有效承接首都机场货运分流,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北方经济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天津航空物流园区发展模型构建
1.天津航空物流园区的指标评价体系建立
(1)发展指标选取
根据可比性、操作性、普遍性、代表性的原则对信息技术普及程度、库存周转率、货站协同效率、物流人才引进、通关效率、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解决就业问题、仓库年利用程度、自贸区政策的落实程度、园区内政策支持力度、园区冲突协调能力、入驻企业临空指向性、园区内交通的便捷程度、仓库建设保障程度、与周边的联动程度、物流成本、航线网络布局等指标进行筛选,最后得到就业解决率、仓库年利用率、物流成本、库存周转率、通关效率、周边经济情况、航线网络布局等14个指标,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天津航空物流园区发展指标体系
(2)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原理,邀请20位相关专家对天津航空物流园区发展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打分,通过AHP软件计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如表2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天津航空物流园区对促进区域经济及就业发展的贡献较大。而提高服务效率、降低综合成本、完善航线网络应是天津航空物流园区发展的首要任务。
2.与仁川机场对比
(1)航线网络保障
天津航空物流园区依托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发展航空物流,天津机场的航线网络布局直接影响天津航空物流园区的货运量。目前,天津机场拥有全货运航空公司11家,客运航空公司35家;全货运航线17条,客运航线139条;全货运通航城市20个,客运通航城市97个;2014年完成货邮吞吐量24.3万吨,全货运占比62%,客机腹舱带货占比38%。
仁川机场物流园依托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发展航空物流。仁川机场物流园一期总面积为467,786平方米,截止目前,包括德国辛克物流、美国AMB物流、韩国KWE在内的66家企业入驻园区。仁川机场已开通41个国家、89个城市、107条货运航线,拥有17家全货运航空公司。
(2)服务效率保障
天津航空物流园区拥有天津空港货运有限公司(TCS)、国货航天津运营基地、华宇货站三家货站,占地面积约60万平方米,机坪面积17万平方米,年处理能力60万吨。机场海关无纸化通关达到83%,进港货物当日放行率为96%,进港货物当日放行率为99.9%。京津冀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后,天津机场海关通关环节由8个减少到2个,平均通关时间提高了20%。
表2 各项指标的权重
图1 天津航空物流园区发展模型与介绍
表3 天津航空物流园区、仁川机场物流园区情况对比
仁川机场包括6个货运站,分别是大韩第一货站、大韩第二货站、国外航空公司货站(UPS、FEDEX、DHL)、韩亚航空货站,总面积为18.27万平方米,拥有5个独立的仓库。年处理能力为350万吨。仁川机场物流园免关税,进口无需申报,在自由贸易区内交易和消费产品无需缴纳增值税。其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便捷的多式联运、一站式服务的环境、先进和便捷的物流服务、“保税区”以及相应的优惠政策等。
(3)综合服务成本
综合服务成本的控制与航线网络的加密、服务效率的提升是负相关的关系。在完善航线网络和服务效率的同时,如何控制好综合服务成本,也成为航空物流园区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天津机场海关和仁川机场海关均实现了一定比例的无纸化通关服务,无纸化通关会使航空物流链中每票货物的文件处理成本费用将降低40%左右,从而进一步降低整体的运营成本。
(4)综合分析
2014年,天津机场的货邮吞吐量为23.3万吨,仁川机场的货邮吞吐量为255.8万吨。在东北亚地区,天津与仁川有着极其相似的地理特征“海港”与“空港”两翼齐飞,但是从表3可以看出,天津航空物流园区与仁川机场物流园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天津航空物流园区以仁川机场物流园1/4的通航点,1/2的货站数量仅仅保障了仁川机场1/9的货运量。这表明,现阶段天津航空物流园区在航线网络布局、货站管理、综合运营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
3.模型构建
综合以上分析,天津航空物流园区的货运量与天津机场的航线网络布局、机场海关和货站的服务效率、综合服务成本有直接相关,故建立天津航空物流园区发展F-NEC模型,如图1所示。
F-NEC模型中指出了航空物流园区发展的关键要素:提高服务效率,降低综合成本,完善航线网络。这三个关键因素因地制宜,必然会加快天津航空物流园区的发展,从而促进天津机场货运业务的增长,加快京津冀航空物流的协同发展的进程。
三、对策建议
1.加强与天津机场和航空公司的合作
航空物流园区的发展离不开机场和航空公司。因此,天津航空物流园区应主动加强与天津机场和航空公司的合作,在保障完成天津机场货物流动的基础上,争取开拓更多的增值物流服务。为机场和航空公司吸引更多的货量,促进自身业务的增长,实现区域的多赢,从而促进京津冀航空物流的协同发展。
2.提高通关效率
区位优势发挥以及区内企业的运作离不开机场海关的支持和配合。因此,天津航空物流园区要与海关保持良好的协作关系,提高通关速度和服务水平。同时,可在考虑在航空物流园区设立海关,实行封闭式管理,把公共保税库房和海关监管库区作为特殊监管区域,并建立有效的监控管理系统。对区内进出境的货物、运输工具等按照不同标准实行独立的封闭式监管,确保海关对进出境货物在物流过程中的有效监管。
3.完善基础设施管理
规划形成横纵交错的快速道路交通网络,使得规划区与北京、天津中心城区、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唐山等区域之间形成快捷联系通道。规划区内部形成“多横多纵”干路骨架路网系统,结合物流区用地布局及对外路网系统,对外衔接区域性货运道路及高速公路网。天津航空物流园区需要对其现有货站建立有效的协同机制,通过租赁或者置换的方式发展,以提高货运量和园区的规模效益,保障货站运力。
4.降低服务成本
天津航空物流园区应该进一步完善无纸化通关模式及通关流程,完善货物贸易外汇服务和管理,建立相应的信息共享平台,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手段,降低运营成本。完善整合园区内部资源,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损耗,同时对各种资金的流动实现透明化、实时化、动态化管理。实现园区内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尽可能的降低服务成本。
5.争取优惠政策
充分利用自贸试验区的政策功能,建设完善的货运、通关、仓储、简单加工等基础设施,建设总部基地、金融、办公、会展等商务设施和购物、餐饮、旅游以及其他娱乐设施,发展商贸、文化、法律和咨询等高附加值现代服务业。在京津冀航空物流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天津机场也可以和首都机场有效协同,把首都机场过剩的运力转移到天津机场,实现区域资源的有效配置。
综上所述,航空物流园区依托机场发展,同时又服务于机场的货运业务,是机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尤其是在天津机场“客货并举,以货为主”的发展定位下,航空物流园区将为机场货运提供全面完善的物流作业,成为提升机场竞争力的综合物流服务基地。与此同时,航空物流园区的发展也需要机场完备的航线网络提供支持,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和谐共生的阶段,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繁荣发展。
[1]周晓利.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航空物流发展策略——以郑州为例[J].企业经济,2014(4).
[2]姜涛.大连空港物流园区布局研究 [D].大连海事大学,2012.
[3]王喜萍.航空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布局规划及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
[4]李甜雨.航空物流园区形成的模式探讨[J].物流技术,2014(5).
[5]窦国辉.天津空港物流园区发展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
[6]Kasarda J D.Airport cities and the aerotropolis:The way forward[J].Global airport cities,ed.J.Kasarda,2010:1-31.
[7]Conway M K.The great cities of the future[J].The Futurist,1999(6).
责任编辑: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