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一个低调而非凡的黑客Linux之父林纳斯·托瓦兹的成功学:只为好玩

2016-09-08郑小小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16年2期
关键词:源代码内核芬兰

文/郑小小

做一个低调而非凡的黑客Linux之父林纳斯·托瓦兹的成功学:只为好玩

文/郑小小

你了解Linux之父林纳斯·托瓦兹吗?也许曾在大学课程或者其他地方见过这样一段语焉不详的文字:Linux是一款流行的操作系统,由芬兰大学生林纳斯在1991年发布。

神一样存在的林纳斯·托瓦兹,他是开源系统Linux的创造者,一个热爱自由的黑客。如果不是这位讨厌知识产权的黑客,现在的电脑、手机、电视机,甚至是ATM机都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可以大胆设想,如果没有林纳斯·托瓦兹创造的Linux操作系统,或许我们现在的电子设备的系统进展将会更加四分五裂,发展速度也会慢很多。

林纳斯·托瓦兹,1969年12月28日出生于芬兰赫尔辛基市。父亲尼尔斯·托瓦兹是一名活跃的共产主义者及电台记者,曾当选芬兰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托瓦兹家族属于在芬兰占6%的少数民族芬兰瑞典人。他毕业于赫尔辛基大学计算机系,1997年至2003年在美国加州硅谷任职于全美达公司,现受聘于开放源代码开发实验室,全力开发Linux内核。与妻子托芙育有三个女孩。

当一个低调且非凡的黑客

与很多黑客不同,托瓦兹行事低调,一般很少评论商业竞争对手产品的好坏,哪怕是微软。但他始终坚持开放源代码的信念,并对微软等对手的FUD战略大为不满。例如,在一封回应微软资深副总裁克雷格·蒙迪有关开放源代码运动的评论的电子邮件中,托瓦兹写道:“我不知道蒙迪是否听说过艾萨克·牛顿爵士,他不仅因为创立了经典物理学而出名,还因为说过这样一句话而闻名于世:我之所以能够看得更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缘故。”托瓦兹又说道:“我宁愿听牛顿的也不愿听蒙迪的。牛顿虽然死了快300年了,却也没有让房间这样得臭气熏天。”

1991年,还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就读的大二学生林纳斯就推出了Linux,堪比当今90后创业的风潮。如果林纳斯生于今天这个时代,且出生在一个网络大国的话,估计Linux绝不是今天这样的状态。按照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他的畅销书《异类》(Outlier)所言,这类成功者大都需要具备“天时地利人和”。把这种“成功学”放到林纳斯身上,倒也适合。

“有些人生来就具有统率百万人的领袖风范,另一些人则是为写出颠覆世界的软件而生。唯一一个能同时做到这两者的人,就是托瓦兹。”美国《时代》周刊对“Linux之父”林纳斯·托瓦兹给出了这样极高的评价。甚至,在《时代》周刊根据读者投票评选出的二十世纪100位最重要人物中,林纳斯居然排到了第15位,而从20世纪的最后几年就开始霸占全球首富称号的盖茨也不过才第17位。

林纳斯的出名和“重要”来得并没什么先兆,尽管这个1969年出生在芬兰赫尔辛基的天才在年少时,就已经颇具黑客神韵,对于电脑的着迷使他很早就能够驱使电脑做事情,对一切细节也都能控制自如。但当林纳斯就读于赫尔辛基大学期间刚刚开始对Unix产生浓厚兴趣,并尝试着在Minix上做一些开发工作的时候,他从来也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构建出一个新操作系统的内核来。

因为成功地开发了操作系统Linux内核,林纳斯荣获2014年计算机先驱奖。他的获奖创造了计算机先驱奖历史上的多个第一:第一次授予一位芬兰人;第一次授予一位“60后”(其实只差3天,就是“70后”);获奖成果是在学生时期取得的。

做一个有趣的人

林纳斯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相信这与生俱来的幽默感是抵御芬兰寒冷的基因所致。在他自传《只为好玩》一书的开篇第一句便是:“我小时候长得很丑。”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他自己描述道:“我有一个祖传的大鼻子,据说眼镜可以让鼻子显得小一点,于是我就带上了,任何时候都不摘下来。”

在林纳斯眼里,做一个操作系统就是创造一个新的世界。在此之前,林纳斯的个人电脑上用的是Minix操作系统,这是根据Unix系统修改的教学版本,只能用在一种计算机上,对编程诸多限制,但因为费用低廉而有一定的传播度。林纳斯对这个系统十分失望,他想要更加自由、更加不限制编程者的操作系统,

他最早接触电脑是因为外公,外公是一名统计学教授,希望引领他通过计算机学习数学,这是一件描述起来稀松平常,但在1981年可不是那么普通的一件事情。因为当时家用计算机还是稀缺品,而且关键是这个12岁的男孩并没有像同龄人一般沉迷于其他事物,而是专心地在计算机面前一次又一次编写代码,并且这个状态持续了很久。林纳斯整个中学时代和大学时代都是在电脑前度过,而且自述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呆子”,只有在电脑前才感到无比快活。Linux的诞生显得充满了偶然。林纳斯经常要用他的终端仿真器去访问大学主机上的新闻组和邮件,为了方便读写和下载文件,他自己编写了磁盘驱动程序和文件系统,这些在后来成为了Linux第一个内核的雏形。

在自由软件之父理查德·斯托曼某些精神的感召下,林纳斯很快以Linux的名字把这款类Unix的操作系统加入到了自由软件基金的GNU计划中,并通过GPL的通用性授权,允许用户销售、拷贝并且改动程序,但你必须将同样的自由传递下去,而且必须免费公开你修改后的代码。这说明,Linux并不是被刻意创造的,它完全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是经验、创意和一小段一小段代码的集合体。

无疑,正是林纳斯的这一举措带给了Linux和他自己巨大的成功和极高的声誉。短短几年间,在Linux身边已经聚集了成千上万的狂热分子,大家不计得失的为Linux增补、修改,并随之将开源运动的自由主义精神传扬下去,人们几乎像看待神明一样对林纳斯顶礼膜拜。

然而,在1996年底,林纳斯突然离开赫尔辛基,只身奔赴美国硅谷,成为Transmeta公司的一员,直到2003年才离开。其中的原因曾经扑朔迷离,但现在看来,那只不过是林纳斯对于自身价值的一种现实性追求。虽然当时许多人都怀疑这会给发展中的Linux造成致命伤害,不过Linux在随后几年内的发展证明,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

林纳斯说,Linux所取得的许多成功其实可以归结为他的缺点所致。“我很懒散,我喜欢授权给其他人。”就连Linux的企鹅形象标识也是林纳斯的妻子托芙想到的,因为林纳斯曾经在澳大利亚被一只企鹅咬过。“黑客们,不,程序员们,把在Linux和其它开放源代码项目上的工作,放在比睡觉、锻炼身体、娱乐和聚会更优先的地位,因为Linux是世界上最大最有趣的协作项目。”

猜你喜欢

源代码内核芬兰
多内核操作系统综述①
强化『高新』内核 打造农业『硅谷』
基于TXL的源代码插桩技术研究
活化非遗文化 承启设计内核
Linux内核mmap保护机制研究
芬兰学校能治愈“厌学症”
软件源代码非公知性司法鉴定方法探析
在芬兰坐火车
基于语法和语义结合的源代码精确搜索方法
Herrmans对芬兰工厂进行扩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