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COPD患者循证护理管理的效果评价

2016-09-08张洪芬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老年科408099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1期
关键词:循证阻塞性依从性

成 艳,张洪芬(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老年科 408099)

老年COPD患者循证护理管理的效果评价

成艳,张洪芬(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老年科 40809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管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11~2014年该院老年科收治的238例老年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18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患者遵医嘱用药、按呼吸系统疾病进行常规护理,并给予患者指导性健康教育,讲解COPD防治的相关知识,使用各种药物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等知识。观察组先提出循证问题,寻找循证支持和最佳证据,将获得的证据与护理专业技能、临床经验及患者的个体需求相结合,对每例患者进行实时评价,制订并实施有效的护理计划。从环境、饮食与营养、冷热、症状控制、治疗及用药、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护理管理。2周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治疗依从性、合理饮食、症状控制技巧、排痰方法、心理调节、戒烟和控烟、呼吸操练习掌握及执行情况等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健康行为,护理效果理想。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循证医学;临床护理研究;老年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可预防和可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性反应有关[1-2]。COPD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患病率和病死率高[3]。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及免疫功能极其低下,对生命造成极大的威胁,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常发生严重的通气障碍和多种并发症、营养失调、焦虑等身心疾病。据文献报道,护理因素对COPD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有较大影响,护理干预可有效延缓非急性加重期强调自我治疗COPD患者的疾病进展、发作、改善预后及生活质量[4-8]。作者通过循证护理管理,增强老年患者疾病治疗的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院老年科2011~2014年共收治老年COPD住院患者238例,均意识清楚,无沟通障碍、精神疾病、恶性肿瘤等,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推荐的COPD诊断标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18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男70例,女50例;年龄65~87岁,平均(75.70± 11.95)岁;病程5~21年,平均(14.80±9.85)年;文化程度:文盲11例,初中以下51例,初中及以上58例;并发症:无并发症23例,伴一种疾病37例、一种以上32例,伴有其他疾病及并发症28例。观察组男69例,女49例;年龄66~89岁,平均(76.10±12.55)岁;病程6~20年,平均(15.10±10.25)年;文化程度:文盲11例,初中以下50例,初中及以上57例;并发症:无并发症23例,伴一种疾病36例、一种以上32例,伴有其他疾病及并发症2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给予祛痰、止咳、平喘、氧疗、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传统健康教育。患者遵医嘱用药,按呼吸系统疾病进行常规护理,并进行指导性健康教育,讲解防治COPD的相关知识,使用各种药物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等知识。(2)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管理。提出循证问题,寻找循证支持和最佳证据,指导护理实践。先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COPD的相关理论知识,查阅相关文献,将获得的证据与护理专业技能、临床经验及患者的个体需求相结合,对每个患者进行实时评价,制订并实施有效的护理计划。具体方法如下。

1.2.1.1一般护理管理(1)环境管理:保持病房空气清新、流通,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换气,用含氯消毒液湿式擦拭桌椅和地板,保持病房清洁安静。(2)饮食与营养管理: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订饮食计划,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软食或流质饮食,做到饮食的多样化和色香味美,少量多餐,每天4~6次;对进食困难和不能进食者,给予营养液经鼻饲管滴注,以保证患者营养的供给。(3)冷热管理:让患者做到及时增减衣服和被盖,严防受凉感冒。(4)症状护理:为缓解咳嗽,指导患者饮热饮料或温开水,让患者及家属明白服用止咳糖浆后勿即刻饮水的重要性;教会患者有效的咳痰技巧、教会家属有效的拍背排痰方法,使患者及家属掌握缓解呼吸困难的合理卧位和体位。

1.2.1.2治疗及用药管理严格按医嘱要求静脉滴注抗生素和平喘药,根据药物的半衰期做到按时输注,根据患者的心肺功能和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准确调节滴注速度,严密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对雾化吸入类药物严格做到剂量准确、吸入方法正确,用后及时漱口;氧疗患者严格做到持续低流量,并保证吸入的有效性;口服药物做到亲手送到患者手上或口中,亲眼看到服下;对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严格执行医嘱,根据患者的呼吸情况调节吸气压力和吸氧浓度,随时将患者病情及治疗效果报告医生;严格做好医护、陪护人员手的消毒和呼吸机管路消毒,定时更换呼吸机管路;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及时拍背、吸痰,对脸形瘦小者,鼻面部皮肤环形贴安布贴,预防皮肤的压伤,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导管管理:教会患者及家属做好各种导管的正确保护,以保持导管的通畅、固定稳妥,防止计划外拔管。做到定期更换,防止感染的发生。

1.2.1.3心理护理干预掌握患者的社会关系和家庭经济状况、医疗报销方式、患者性格特点等,了解患者及家人对疾病治疗和护理的态度、对疾病康复的期望值,实施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解除患者焦虑,使其树立治疗信心,提高战胜疾病的勇气,做到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以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1.2.1.4健康教育管理通过集体或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和自护能力。使患者及家属认识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和对该病发生发展的直接影响,使患者及家属自觉戒烟或远离吸烟和烟雾。教会并指导患者每天定时做呼吸操,进行有效的缩唇式呼吸和腹式呼吸锻炼,指导无并发症且病情稳定的患者进行有氧运动,以达到缓解症状、维持疾病稳定、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1.2.2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分别在入院2周后对疾病相关知识、治疗依从性、合理饮食、症状控制技巧、有效排痰方法、心理调节、戒烟和防烟、呼吸操锻炼等掌握及执行情况进行有效评价。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治疗依从性、合理饮食、症状控制技巧、排痰方法、心理调节、戒烟和防烟、呼吸操练习掌握情况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住院2周后各项评价指标比较[n(%)]

3 讨 论

3.1治疗用药和症状控制技巧的掌握据调查资料显示,老年患者能正确掌握干粉制剂操作方法的占46.9%、气雾吸入剂的占86.2%;呼吸困难时能正确区分使用药物种类先后顺序的占46.7%;随身携带救急吸入剂的占66.7%[4,9]。表1结果显示,观察组通过循证护理,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和症状控制技巧的患者均为100.00%优于对照组的65.83%、7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健康教育的意义国外学者倡导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和管理,使患者充分认识疾病才能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依从性,最终实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减少医疗资源使用的目的[10]。本研究观察组通过循证护理管理,加强了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提高了治疗依从性和健康行为,患者完全能做到自觉戒烟和防烟,坚持每天呼吸操练习,通过缩唇式呼吸[11],改变COPD患者辅助呼吸及参与的不合理浅速呼吸方式,从而提高潮气容积,增加肺泡通气量,改善气体分布,降低呼吸功,有效缓解气促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有效提高自我管理和健康行为的依从性从表1可知,通过循证护理管理,观察组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合理饮食、掌握有效的排痰方法和进行良好的心理调节等方面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通过对老年COPD患者进行环境、饮食与营养、冷热、症状控制、治疗用药、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循证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健康行为,达到充分缓解症状、延缓疾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理想效果。

[1]Rabe KF,Hurd S,Anzueto A,et al.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management,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GOLD executive summary[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7,176(6):532-555.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3]叶任高.内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8-19.

[4] Sorknaes AD,Bech M,Madsen H,et al.The effect of real-time teleconsultationsbetween hospital-based nurses and patients withsevere COPD discharged after an exacerbation[J].J Telemed Telecare,2013,19(8):466-474.

[5] Health Quality Ontario.In-home care for optimizing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in the community:an evidence-based analysis[J].Ont Health Technol Assess Ser,2013,13(5):61-65.

[6] Tang WE,Dong L.Applying mastery learning in a clinicalskills training program for primary care nurses[J].J Contin Educ Nurs,2013,44(12):535-541.

[7]Sundh J,Österlund Efraimsson E,Janson C,et al.Management of COPD exacerbations in primary care:a clinical cohort study[J].Prim Care Respir J,2013,22(4):393-399.

[8]Utens CM,Goossens LM,van Schayck OC,et al.Evaluation of health care providers′role transition and satisfaction in hospital-at-hom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exacerbations:a survey study[J].BMC Health Serv Res,2013,13:363.

[9]邹小芳,黄美凌,黄惠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正确使用吸入剂状况的调查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10,9(11):48-49.

[10]Barr RG,Celli BR,Mannino DM,et al.Comorbidities,patient knowledge,and disease management in a national sample of patients with COPD[J]. Am J Med,2009,122(4):348-355.

[11]邹小芳,于书慧,刘翠贞.综合肺康复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21(19):4-6.

10.3969/j.issn.1009-5519.2016.01.041

B

1009-5519(2016)01-0110-03

(2015-10-08)

猜你喜欢

循证阻塞性依从性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循证医学在中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