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基础条件
2016-09-08
中国移动(呼和浩特)数据中心鸟瞰图
呼和浩特已建成绿色数据基地
自2012年以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相继入驻呼和浩特建设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并计划将集团业务布局在呼和浩特市的数据中心。目前,数据中心服务器装机能力已达66万台,占全区70万台的94.3%。数据中心全部建成后,各类服务器数量可达368万台,呼和浩特将成为全国最大的云计算数据中心,拥有集信息网络、计算、存储和安全保障为一体的全国最大、功能最完善的云计算服务平台。
呼和浩特有良好的环境政策基础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呼和浩特市相继荣获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国家“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和林格尔县成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金川工业园区内蒙古电子商务产业园被确认为第二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同时,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还制定出台了《呼和浩特市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呼和浩特市加快促进我市物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呼和浩特市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措施》、《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云计算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呼和浩特市建设项目审批实施方案(暂行)》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呼和浩特大数据应用步伐明显加快
互联网应用方面,目前已引进了阿里巴巴、搜狐视频、搜狗、万国数据等几十家知名企业。2015年“双11”、“双12”网购活动期间,阿里巴巴的数据运行就是由中国电信数据中心支撑和保障。总部在呼和浩特市的恒泰证券公司借助互联网+金融积极拓展业务,2015年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大宗商品交易方面,建成了大宗畜产品交易所、中国薯网、自治区电子口岸、北京环交所内蒙古碳汇交易中心、天津环渤海商品交易所内蒙古分中心等项目。
电子政务方面,呼和浩特政务服务网上办事大厅于2015年9月30日上线运行,提供在线申报、办事指南、进度查询、统计查询、办件公示等服务功能;呼和浩特市政务云中心的基础环境已建设完毕,各委办局数据正在陆续迁入。2015年底,呼和浩特市启动了政务云中心共享交换平台的建设工作,着力解决政府部门面临的信息孤岛难于共享、数据资产管理能力不强、数据价值消费不足的关键问题,为政府数据开放、大数据分析平台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在习近平主席视察呼和浩特政务服务大厅工作时,明确批示:呼和浩特市大力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和权力运行机制,协调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了群众好评。对呼和浩特市创新政务服务的探索,可进行总结,供各地各机关开展政务服务工作的借鉴。
电子商务方面,呼和浩特市已有四大电子商务集聚区,电商平台性企业等200余家,全市区拥有电子商务企业1600家,集聚化趋势正在形成,伊利、蒙牛、蒙羊等传统企业都在努力推进实体经济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随着内蒙古电子口岸跨境综合服务平台、内蒙古海悦通国际货运有限责任公司、恒鑫源国际快件公司和海关监管仓库等项目的推进,以平台、通关、仓储为核心的跨境电商服务体系正在建立。白塔机场的国际快件业务取得明显进展,已有俄罗斯、蒙古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的快件业务从呼和浩特市航空口岸通关。引进中国网库、杭州颐高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华蒙通农畜产品电商交易平台、云网科技、先锋金融等重点项目,中国电信集团的“天翼云”服务平台也在呼和浩特市电信信息园进行了布局。
智慧城市方面,呼和浩特以人口数据库、法人数据库、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为建设基础,有序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智慧环保与节能、智慧社区、智慧健康、智慧教育、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智慧水务、智慧乳业等专项应用工程已陆续进入建设阶段,通过行业应用的不断深入与推广,带动城市管理与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信息惠民方面,已经规划完成了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平台和开放数据集,通过将线上线下服务整合,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多渠道服务能力,目前,网上办理事项已达180万件。乳业作为呼和浩特市的特色产业,伊利集团建成了全产业链婴幼儿奶粉溯源系统,消费者通过平台可查询到产品的27项生产信息。已经建成的网上信访信息化系统将传统信访变为网上信访,通过信访业务工作流程进行数字化运转,及时解决群众信访反映的诉求。人社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公众服务体系全面建设,网上服务大厅、APP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12333电话和短信、自助式一体机、综合柜员窗口、社保卡综合服务点等各类公众服务已经开通。
产业大数据平台方面,乳业大数据平台、航天工业网、内蒙古资源网等产业大数据平台发展迅速,特色鲜明,填补了区内空白。此外,电子商务平台也取得快速发展。
中国电信内蒙古信息园
科技研发方面,签约引进了中科院智慧产业研究院、中科院云计算育成中心和中科院自动化所等7个所参与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兴通讯云计算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东华软件西部软件园等项目也正在加快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