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碧波:人在现场
2016-09-08
文|本刊记者 张 洪
彭碧波:人在现场
文|本刊记者张 洪
迄今为止,彭碧波共去了19批次,近10个国家。灾难的洗礼,让彭碧波练就了一副与常人不同的淡定和沉着,在他的心目中,救援除了“争分夺秒”,还有管理层面上的“科学施救”,因为“生命最宝贵”。
武警总医院派出的彭碧波医师曾在多次海外救援中担任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队长。迄今为止,彭碧波共去了19批次,近10个国家。灾难的洗礼,让彭碧波练就了与常人不同的淡定和沉着,在他的心目中,救援除了“争分夺秒”,还有管理层面上的“科学施救”,因为“生命最宝贵”。
在巴基斯坦地震现场,彭碧波(左)与当地志援者一起交流
救援SOS
2003年5月21日,阿尔及利亚北部地区发生里氏6.2级地震,造成2200多人死亡,1万多人受伤。震后,中国政府立即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由30人组成的救援队,彭碧波就是其中之一。
经过14个小时的长途飞行,中国国际救援队到达阿尔及利亚首都。他们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布迈尔代斯迅速投入救援工作。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操作液压钳,剪断纵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
每次救援都是在与时间赛跑。彭碧波告诉记者,地震救援的特点是“在狭窄的空间施救”,有时还会在狭小空间中进行手术。也因此,救援队携带的设备要特别小巧。地震救援是分批救治,现场救援完毕,要尽快往后方医院转送。
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和巴控克什米尔等地发生里氏7.6级地震,死亡人数超过7.3万,近7万人重伤,350万人无家可归。彭碧波随同救援队再次赶赴现场。
当时的救援情形令他至今难忘。10月12日上午9时,中国搜救小组在巴拉考特一片废墟中救出一名男童。由于已经掩埋废墟中四天三夜,这名幸存者获救时已经奄奄一息,且身负重伤,头部伤口结痂,背部压伤化脓,视力也已经模糊。
彭碧波分析,可能是撞击造成昏迷,才得以存活这么久。由于伤势严重,这名男童被直接送往灾区外围的医院救治。
那次救援中,还有一家三口被压在楼下,楼板墙壁挖开后,第一眼看到他们,彭碧波和救援队员惊愕不已。当时巴基斯坦的天气还是暑气蒸腾,埋了3天的女主人后面,丈夫用身体顶住了石头,前面是自己的孩子,两人都已经去世。而她刚好夹在中间得以幸存。获救时,这位女子身上滴着血水,还会用英语要水喝。
彭碧波要求尽快送到当地医院抢救,因为天色已晚,亲属希望暂时寄住在中国的医疗帐篷中。于是,彭碧波开始为女子输液,因为几天几夜没有进食,女子的血管很难找见。只好扎在大腿上,奈何她的双腿已经被压得惨不忍睹,施救过程中发生了地震中最可怕的挤压综合症—救出后,血液恢复循环,腿上坏死组织的脓血流入血管。病人出现昏迷、倒气,最终,那位女子在彭碧波面前呼出了最后一口气。
“生命是最宝贵的”,参加了多次救援,彭碧波对此有深切的认知。然而,地震救援中,出现奇迹的可能性并不常见。
面对这样的结局,彭碧波十分痛心,茶饭不思。他告诉记者,“心理创伤不但遇难者的家属会有,对于救援队员来说,也会出现。”让他自责的是,截肢者需要做透析,但是当时环境十分简陋,爱莫能助。
那次在巴基斯坦,中国国际救援队忙碌了10天,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亲临现场慰问,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他说:“巴基斯坦人民会永远记住你们,你们的工作将会进一步深化中巴两国人民的友谊。”
救援队在巴基斯坦灾民家中巡诊
高度的防灾自救意识
在武警总医院供职25年,彭碧波做了8年外科医生。对于地震救援的方方面面,这位静气十足的外科医生了如指掌。
联合国对于各国的救援队伍建设有着详尽的规定,且每5年审查一次。按照联合国的要求,救援队要自带所有装备,包括吃住等都要自行解决,不能给灾区添一点麻烦。
医疗队组建的时候,对队员会有技能、心理、地震救援知识、国际法律、宗教文化等各种培训。首要是要求临床技术好,还要进行几个方面的素质考核,选拔条件包括35岁以下,硕士或者博士毕业,身体素质好,大学英语四级等。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彭碧波随同中国国际救援队赶赴灾区时,还在地震救援的黄金时间段。当时的情形,彭碧波有着详细的记忆:废墟的房子四面透风,天下着大雪,刮着大风,一吹就是五六天,晚上回去余震地动山摇,帐篷簿得就像雨伞一样,篷里篷外温度一样,零下几度,钻进睡袋里,浑身也是冰凉的。
“整个人蜷在睡袋里,因为怕雪把帐篷压塌,睡不了两个小时,就要起身清扫帐篷上的积雪。5点半就得起床。而且余震不断,每天4级以上地震480多次,6级以上的达10次,7级以上的1次,感觉站着的时候腿在不停地抖,躺着的时候脑袋在不停地晃。”
彭碧波拍的第一张X 光片
中国国际救援队第二批赴巴基斯坦救援在当地第一次接生
对于在灾区救援的队员们来说,吃上一顿热饭几乎是一种奢望。“饿了,啃干冷的饼干、面包;渴了,喝几口冰冷的矿泉水”,这是中国国际救援队员海外救援时常见的补给状态。
救援服经常湿漉漉的,上面全是泥浆,搜索的屋子里浸着水,救援队员戴着手套,在废墟中翻来找去,时间一长,手里结了一层冰。即使如此,彭碧波说,“队员们没有人因此而停下搜索,大家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这是代表国家,要为祖国争光。”
那次救援,日本的灾难应对能力给彭碧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有的灾民都被疏散到了政府提供的公共设施—体育馆、学校、幼儿园、救灾基地等庇护所中,现场看不到流落街头的灾民。其中一个庇护所由一所小学改建而成,学校选在场地开阔,既防地震又防海啸的安全之处。旁边一些房子塌了,但是学校的教室却完好无损。学校有应急供电系统和宽大的停车场,救灾的车辆可以畅快通行。学校储备有床褥,铺在教室里就可以过夜。对于地震的预防,日本人几十年前就做好了准备。经过两代人,防灾意识已经深入到每个日本公民的骨髓。
彭碧波发现,那些倒塌的房屋不是地震震倒的,而是海啸把房子漂起来,互相碰撞毁坏的。
“日本房子全部由实木做成,墙则由稻草和泥巴做成。冬暖夏凉还环保。柜子嵌入墙体,房屋摇晃的时候不会倒塌。这些房子全部都有保险,一旦地震发生倒塌,保险公司负责理赔。”
日本高素质的自救互救意识让彭碧波感慨万千,日本家庭的厨房就像一个消防器材的仓库。一家5口,厨房就有5个带有防毒烟罩的头盔。电表、煤气管道由墙外延伸到屋里。地震发生后会自动断电或关闭,避免地震后诱发火灾。尽管那次地震强度高达9级,引起的海啸也是百年不遇,但是,因为有坚实的建筑,其中90%的人死于海啸而非地震。
在彭碧波看来,对于未来的灾难防护,中国可以从中汲取有价值的经验。
完善中国防灾体系
对于救援队伍的建设,彭碧波告诉记者,虽然不断有人转业,离开救援队,但是这支队伍还是保持了它的连续性。队员年龄一般在35岁以下,管理层的队员一般在45岁以下,现在队员中60%-70%都有博士或硕士学历。挑选队员之后,除了干好医疗护理工作之外,还会通过岗位培训、集中培训、合成演练、实战演练等等60天左右的训练,全方位提高他们搜索营救、医疗、野外生存等综合能力。另外救援队还担负着指导全国各省级救援队伍建设的任务。
虽然只给了50人的编制,但武警总医院组建了100名队员的队伍。这100名队员平时要进行同样强度的训练。
尽管中国国际救援队是世界上领先的12支队伍之一,但是,如此高端的救援队伍,中国只有这一支,救援力量仍然不够,省级地方的救援队伍依然落后。地震每年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彭碧波呼吁,国家应该在地震救援队伍建设上加大投入。
中国拥有14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4,而地震死亡人口却占了1/2。中国地震救援任重道远,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亟待加强。一组数据表明,中国专职的消防队员为20万-30万人,美国3.1亿人口,消防队员却有90万,而且都是从18岁干到60岁的职业消防队员。
“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职业消防队员却仅有美国的1/4,也就是说我们消防队伍的力量只有美国人均的1/16。”彭碧波感到这是一个巨大的缺口。
美国高速公路每50公里就有一个消防站提供道路急救,从州到市再到县都有自己专业的消防队伍。而中国县级只有一个30-40人的消防中队,有的县拥有100万人口,专业救援力量很难到达。
第一批赴巴基斯坦救援的中国救援队回国,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萨尔曼·巴希尔迎接队员,前排左三为彭碧波
相关部门多次在“全国两会”上呼吁增强中国的消防救援力量,使中国的消防队伍尽快职业化。彭碧波呼吁,中国的大学应该开设应急救援方面的专业,增强防灾意识,“日本从幼儿园就开始培训了。”
彭碧波透露,前不久,一套地震灾害智能救援系统已经投入应用。“每次地震发生后派多少人、需要多少装备、如何前往都要熟悉,所以我们就把这些资料输入到电脑中,让大家有一个直觉的意识,知道地震发生后,每一步该怎么办。”
据统计,中国每年各种灾害的损失是6000亿元人民币,对各种灾害防范的投入却不到1/10。“如果连续10年每年投入600亿,把中国的防灾体系建设完善起来,中国将变成一个抗灾救灾的强国。”彭碧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