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的人格特质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2016-09-07闫利娜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9期
关键词:人格特质作用教师

【摘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人格特质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教师的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开放性等人格特质在学生的学习、个性发展中的作用做了分析,揭示了学生的学习、成长与教师的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开放性的关系。

【关键词】教师 人格特质 作用

【中图分类号】G443;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238-02

人格特质作为个体最内在的特质,影响甚至决定着人的行为和态度。当前,在强调全面加强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对教师相应素质的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教师良好的人格特质是促进大学生的能力、技能、个性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人格特质的内涵

人格特质是每个人必有的“标签”,是在先天的遗传以及后天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不同的人在面对同样的事情和情况的时候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面对同样的情况时又会表现出不同的反应,这些反应都是由人格特质造成的,关于什么是人格特质,主要以下几种说法:

AllPort 在《人格的模式和成长》里,提出了人格的定义:“人格是个体内部的心身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个体行为和思想的独特性[1]。”

Cattell 将特质定义为相当持久的反应倾向,是人格的基本结构单位,并且根据特质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将特质区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1]。

Costa 认为“人格特质是反映个体在思想、感情、以及行为方面稳定的倾向”[2]。

Eysenck 人格是个人的性格、气质、智力和体格等相对稳定而持久的特征,决定着个适应环境的独特性。

Burger 将人格定义为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发生在个体身上的人际过程。

杨国枢人格是个体与其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身心组织,而这一变动缓慢的身心组织导致个体适应环境时,在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念、气质、性向外形及生理等诸方面,各有其不同之处[3]。

国内有关人格特质的研究也很多,其中,王登峰、崔红等学者根据西方成熟的人格研究途径(词汇学研究),采用完全本土的方法探讨中国人的人格结构,得出了的中国人“大七人格维度”,这七个维度分别是:处世态度、人际关系、情绪性、才干、行事风格、善良、外向性[4]。

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

大学生是成人,其身心已经相对成熟,相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更加具有理性,思考的问题更理性、更现实,开始规划自己的生涯,既要面对自己的兴趣、喜好,又要面对就业的压力。下面主要从思维方面、情绪方面和需求方面进行分析:

1.思维特点

关于大学生的思维,一方面在大学阶段逐步得到完善的发展。在从形式逻辑思维看,对概念、推理和逻辑法则的运用能力熟练掌握;从辩证思维发展来看,理论性的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大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大学生能够提出大胆的设想和独特新颖的见解。

2.情绪特点

关于大学生的情绪特点,首先是情绪的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大学生在情绪上有着强烈的独立反应,渴望独立,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对家庭、学校和社会又有明显的情绪依赖性。其次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引起的情绪矛盾。此外,还包括理想与自我认识及行为之间的不同步引起的情绪矛盾[5]。

3.需求特点

大学生的需要内容很丰富,层次较高,而且更加现实化,与教学密切相关的主要是认知需要、求知需要和理解需要。在大学阶段,大学生已经逐渐把自我需要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调整自我需要向着更适应社会的方向发展。

三、大五人格模型

首先提出大五人格模型的是应该是1961 年Tupes 和Christal 提出的外向、随和、可靠、情绪稳定、文雅等五个人格的稳定因素,也就是有五个因素构成了不同类型的人格。

到了上世纪80 年代,McCrae 和Costa 经过深入研究,提出了尽责性、宜人性、开放性、外向性、情绪稳定性这五个因素。这五个因素也得到了其他学者的认可,逐渐的被称作人格“大五模型”[2]。资料显示,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研究人格的一般都会选择这五个维度来作为变量进行测量和研究,不同的是后来的学者又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研究背景开发了其他形式的量表[2]。

大五人格特质理论是人格特质的经典理论之一,本研究也采用大五模型中关于人格特质的维度:宜人性、尽责性、外向性、开放性、情绪稳定性。宜人性主要指个体善良、乐于助人、容易相处的特征,尤其在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中表现突出;尽责性主要是个体责任心强,追求成就的内在动机强,会主动采取措施提高工作绩效;外向性的个体善于社交,活跃而开朗,在人际交往中比较主动;开放性主要是指个体接受外来的或新的事物时表现出强烈的向往或“跃跃欲试”;情绪稳定性主要指个体在情绪稳定以及心理素质方面的表现。

四、教师的人格特质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教育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而教师的宜人性、尽责性、外向性、开放性、情绪稳定性等人格特质不仅影响着教师的教的过程,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个性发展等,因此,研究教师的人格特质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显得极为重要。

1.宜人性

教师的宜人性主要指教师具备善良、乐于助人、容易相处的特征,尤其在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中表现突出的特质。有研究表明,宜人性维度得分高的个体对于其他人的态度是以信赖、直率和谦恭为主的,对于组织中的一些有可能会引起不满的情况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调节来适应和接受并且会主动回避压力,所以具有宜人性特质的人在组织中会表现出较多的主动帮助同事和其他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在组织蒙受负面影响的时候为组织的利益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6]。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教师热情并多方鼓励时,学生较富创造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每个动作,包括手势、表情、眼神对学生都是无声的教育和示范。教师有了这种宜人性特质,有了用亲近和信任建立起的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联系,学生就自然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导。

2.尽责性

尽责性主要是指教师责任心强,追求成就的内在动机强,并且主动采取措施提高工作绩效。有研究表明,得分高的个体具有较强的目标导向行为上的坚持和动机,这些足可以促使个体对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并对组织报以认同和忠诚的态度,希望能在组织中能有较好的表现,可以提升自己的成就感,所以尽职尽责和认同组织是尽责性人格特质的员工比较容易表现出来的组织公民行为[7]。

教师的尽责性体现了教师各种道德实践中的价值目标,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就能高度负责、爱岗敬业没,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相反,缺乏这种意识,自然就缺少责任心,意识不到自身工作的意义,甚至不能完成教书的任务,无法实现育人的任务。因此,教师要增强责任意识,从而以完美的人格魅力来教育和影响学生。

3.外向性

有研究表明,具有外向性特质的人会表现出诸如主动帮助别人、关心组织的利益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周围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等这样一些组织公民行为,外向性维度描述个体人际互动的数量和密度,此维度得分高的个体乐观开朗,比较愿意主动帮助其他人,对于组织也抱有一定的忠诚,愿意做出维护组织利益的举动,人格特质是外向性的员工在组织中主动帮助同事,愿意维护组织利益并且容易和周围的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6]。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是素质教育首要的任务和目标。从这个目标出发,教师首先要善于社交、要善于组织课堂教学,更要善于组织实验,参观等,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社交的机会,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探索、培养学生钻研的兴趣。

4.开放性

有研究表明,开放性与人际和谐和维护组织正相关,但是可以看出开放性与维护组织的正相关比较弱,这是因为中国文化背景下开放性的个体也不可避免要维护人际和谐,但是开放性的个体具有独特的价值观,喜欢新事物、新经验,对于例行的事情和一些看起来是为了某种利益而去做的行为抱有一些抵触的情绪,所以开放性会表现出较少的组织公民行为[6]。

教师的开放性特质有助于知识、教学的热忱的充分发挥,实现教学目标,直接受教师的组织教学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良好的科研能力等的影响。当前强调要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首先要敢于创新,要善于吸收、加工、储存、应用信息,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没,研究新课题,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5.情绪稳定性

有研究表明,情绪稳定性与尽职尽责、人际和谐显著相关,情绪稳定性在本文中描述教师不敏感,不易怒,时常保持着平静的心情,遇到事情也能不急不躁,对自己的工作也是尽职尽责尽本分的,并且因为自己的情绪不易受到影响,更不会影响到其他人,因而也容易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教师的情绪稳定性对工作尽职尽责,人际关系也是和谐的[6]。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绪稳定性不仅影响着学生知识的学习,而且影响着学生情绪的发展。要实现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注重其情绪的稳定性。爱的情感是教师情感中的基本内涵,也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只有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才能心甘情愿、尽心竭力地去工作,进而获得教学的成功。

五、小结

本文首先介绍了人格特质的内涵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以及大五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内容,结合教师的人格特质与当代大学生的特点,运用大五人格模型中的五个维度教师的宜人性、尽责性、外向性、开放性、情绪稳定性等人格特质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揭示了学生的学习、成长与教师的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开放性的关系。

参考文献:

[1]Jerry M., Burge.人格心理学[M].陈会吕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2]Costa P T, McCrae R.R. Trait theories of Personality [J]. Clinical Psychology, 1998(12): 103-121.

[3]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4]王登峰,崔红.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的编制过程与初步结果[J].心理学报,2003,35(1):127-136.

[5]沈士梅. 当代大学生的情绪特点与调节[J]. 山东大学学报. 2002(3): 68-70.

[6](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1.

[7]范晓阳,姚波等.人格特质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研究综述[J]. 经济视角. 2012(06):46-47.

作者简介:

闫利娜(1987—),女,河南焦作人,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工商系助教,西安财经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

猜你喜欢

人格特质作用教师
最美教师
选择一张神奇的行为艺术照片,秒测你的真实人格特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人格特质对抑制表现的预测研究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