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解读和还原法分析
2016-09-07金铭晗
金铭晗
【摘要】本文以关键词解读为主线,以还原法分析为手段,深入研读《我与地坛(节选)》,引导学生直面个性化的文字,再由文及人,直面人的心灵和生命。在教学中实现经典文本的微观解读,建构中学语文有效课堂。
【关键词】还原法 《我与地坛》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145-01
苏教版高中语文节选的《我与地坛》是一篇经典的现代散文。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中,教师不妨以关键词解读为主线,以还原法分析为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研读,努力实现于细微处窥见精神,于字句中观照生命的目标。
一、还原关键词语
《我与地坛(节选)》中的“我”在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地坛成了痛苦灵魂的归宿和栖息之地,也成了母亲牵挂和追寻之地。选文结尾说:“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车辙”“脚印”这两个极富深意的名词在文末同时出现。不妨以此为切入点,利用文本细读和情景还原的方式串起教学中散落的珍珠。
(一)还原车辙,体悟思绪
“车辙”是车辆在路面上行驶后留下的车轮压痕。那文中的“车辙”是谁留下的?为什么园中处处有“车辙”?“车辙”是整齐还是凌乱?带着这些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探究上下文可发现:车辙是残废了双腿的“我”留下的。所用的动词也各有不同,第3段“摇着轮椅进入园中”、第14段“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地走”;第8段“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第12段“整天整天独自跑到地坛去”。
前两句的“摇”字出现在“我”独处之时,用组词法联想“摇椅”“摇篮”等词可品出,“摇”着轮椅留下的车辙是相对缓慢而整齐的。在残废了双腿后,缓慢行驶、缓慢思考成了“我”生活的常态。而后两句的“跑”字出现在“我”不愿在家待了,不愿和母亲待了的情境下。“我”跑着逃离现实世界,进入荒芜冷落的地坛之中,“跑”到地坛留下的车辙是相对迅速而凌乱的。整齐与凌乱交织的“车辙”其实是“我”迷茫、痛苦内心的外显。年年月月,月月年年,“我”在地坛留下了深深浅浅的成长和思考之路。这是一位不断思考为何活,如何活,最终学会活的自强者留下的“车辙”。
(二)还原脚印,感受母爱
之后,让学生自主探究,说说母亲在地坛留下的“脚印”又带给你怎样的思考?第15段“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地转身回去”“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学生找出上述语句并进行个性化解读后,教师可顺势抓住后文老人的一句话“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做进一步阐释。现实中游客带着观赏的心境走遍整个地坛得花2个小时,那文中的母亲带着茫然而急迫的心情踏遍整个地坛,反复寻找儿子的过程岂能用分或者秒来计算?境由心生,留有母亲脚印的焦灼之路,也就是母亲的艰难守护之路该有多么的漫长。在想象与联想中,学生自然能产生情感共鸣,发现文字背后的丰富内蕴。
(三)前后勾连,纲举目张
还原了车辙、脚印下的世界后,教师可积极引导学生探究标题的多层含义。选文第一部分写地坛,第二部分写母亲。地坛就是虚化的母亲,母亲就是永远的地坛。两者共同为“我”支起了精神家园,促使“我”走出了死的阴影,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一条路来。写“地坛”的散文很多,《我与地坛》之所以成为名篇,就是和史铁生有关,和母亲有关。“地坛”成为了文章纽带,将“我”与“母亲”等元素联系了起来,因而具备了源于灵魂的别样魅力。
二、建构文本意义
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语言是人类存在的精神家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直面文字,再由文及人,直面人的心灵与生命,“从忽略掉的、以为是不言而喻甚至是平淡无奇的地方,发现精彩”。
(一)由文及人,解读密码
《我与地坛(节选)》出现了大量景物描写。教师不妨抓住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景物,解读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心灵密码。如第5段“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蜂儿”扇动翅膀停在空中,这是蜂儿的生存本领。可引导学生联想人在水下游动,若停止挥动四肢,身体就会坠落。可见微小的个体也有蓬勃的生命意志。再如“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按照语言的工具性来理解,“蝉蜕”只是幼蝉化为成蝉时所脱下的皮。兼顾语言的人文性就可发现,在残废双腿、自我封闭的观赏者“我”的眼中,蝉蜕唤醒了因人而异的情感记忆和超越语言的心照不宣的体悟。残废的“我”在一定程度上遭受了排挤或无形的伤害,封闭在心灵的空屋里,与无人问津的蝉蜕同病相怜。
(二)寻找盲区,建构意义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忽略掉的,却又饱含深意的字词。以第7段的“落日”为例,落日多表示生命走向尽头,学生容易理解为残疾的“我”表达的一种绝望感,但句中其实出现了“光辉”“灿烂”等词,暗示作者的眼睛正在平静地看着世界,对发挥生命价值带有一定的期许。苦难对于史铁生,虽带来疼痛和哀怨,但更多的是增加了生命的厚度和力量。又如后文的“味道”一词,按原生语义,一般指甜味、苦味、酸味、咸味等味觉。这里的味道则有双重含义,一重是园中灼烈而清纯,熨帖而味苦的气味;另一重则蕴含着生活情感和生命意蕴的味道。地坛的自然气息里有着生命的律动之美,就像妈妈的饭菜里有着家的味道一样。教师可顺势引用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观点: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
通过经典文本的微观解读不难发现:文字以及文字背后的生命其实并不神秘,它就存在于关键的字词中,存在于质朴的句篇中。只要紧紧抓住具体的文字,瞄准个人的生命体悟,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就会被激活,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积极建构中学语文有效课堂,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本质要求。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刘冬岩.有效提问:教学对话的生长点[J].新课程(综合版),2008,(6).
[4]杨宇鹏.运用还原对比法教出《背景》深层味[J].语文教学通讯,20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