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研究
2016-09-07刘晓琳
刘晓琳
【摘要】伴随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在小学数学教学方面发生了深刻的理念变革,更加强调学生对于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逐步将数形结合思想融入教学中,以培养学生整体的数学思维能力。本文主要从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在理解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以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几个方面出发,以期为小学数学教育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数形结合思想 渗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113-01
数学思想方法有许多,数形结合思想就是其中一种。“数”和“形”是数学中的两个重基本的概念,“数”辅助“形”可以将“形”形象化,“形”辅助“数”可以使“数”直观化。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就是把数学问题中的运算、数量关系等与几何图形与图像结合起来进行思考,从而使“数”与“形”各展其长,优势互补,相辅相成,使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完美的统一起来。
一、存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阶段学生学习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观念,但在学习方法与学校观念上却依旧受到了束缚,总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灌输的数学知识,不去自己动脑分析、思考,宁愿死记硬背那些公式,,也不采用技巧性的学习方法。这样的学习方法相当的被动,而且一味死记硬背很容易在各种习题中混淆公式用法,不利于学生自身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未深刻理解数学教学的精髓,很多新课程教学内容被形式化,这样的教学方式大大违背了新课程教学的最初目的。此外,大多数数学教师观念未做出改变,认为传统教学方式是没有问题的,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注重教学技巧的提高,这与新课程教学的观念不符合,严重阻碍了我国新课程教育在素质化道路上的发展[1]。
二、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概念教学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部分,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数学概念的产生及应用方法,以此加强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程度。小学生独特的年龄阶段特征赋予其较强的对于直观图像的认识能力,而对于抽象的事物理解力相对较差。咎于此,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应借助于图片、图像及视频为学生开展生动展示,以联想和想象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将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调动数学课堂气氛活跃性,促使学生提升对于数学概念的掌握与应用能力。例如,在开展《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将授课内容同学生实践生活有机联系,构建特定的数学情境,以简化对于乘法概念的认知过程[2]。
教师可选择在花园种树的实际生活情境,向学生提问:每排3棵树,那么三排共多少棵?教师首先教导学生进行加法运算,3+3+3=9,然后增加计算量,如每排7棵树,那么六排共多少棵?学生通过单纯的加法便明显感觉到计算麻烦,此时教师提出乘法概念,以此让学生对于乘法概念和计算思路有明确认识,即7×6=42。在此过程中,学生从具体图形到抽象数学概念的认知实现了将具体的数学问题转化成为数学概念中的乘法概念,不仅形成了对于数学概念的清晰认识,而且提升了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3]。
三、在理解数学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小学数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基本的计算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小学教师忽略了计算的深层次意义,学生形成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对算理缺乏足够理解。基于此,新课程标准改革要求小学教师更加重视对计算方法的创新,注重培养学生对于算理的理解。例如,在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口算不退位减法》的教授过程中,教师不再单纯将“36+42”的计算局限于整体性计算,而是告诉学生可以尝试先计算3个十与4个十之和,然后将6与2相加,从而得到78的结果。与常规加法运算相比,此方法更加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数学计算过程的理解。将计算与算理相结合,能够使抽象的计算具体化,学生计算时立即联想到图形,增强学生对算理的理解能力,体现出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不仅使学生更为直观的理解计算算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还极大的提升了数学教学效果[4]。
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与学习过程而言,无论是理解数学过程还是概念教学过程学习,最终目的还是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让学生真正习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解答应用题。在应用题中,大量的文字具备一定的抽象性,给学生把握题目含义方面增加了一定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来结题具有重要作用。应用题归根结底还是对于数学数量关系的描述与反应,学生在将“数”与“形”进行有效转化的过程中,能够将抽象的应用题具体化,降低解题的难度。例如,在小学一年级课程《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先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数学信息通过问答式教学,使学生能直观的理解题目的含义。教师在黑板上展示8个大人与6个小孩的图片,学生在比较大人比小孩多己任的过程中,明确思想,将相同数量的大人与小孩的图片一一对应的贴到一起,剩下的大人图片个数即为大人多于小孩的个数,即8=6+2。通过上述应用题求解过程,教师将数形结合的思想渗透解决问题的应用教学过程中,通过利用数量关系表达出形象图片中的含义,并建立具体的数学问题,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5]。
五、总结
综上所述,伴随我国教育体制由传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如何培养学生灵活思维与创新精神已经成为教师的首要任务。对于小学数学教育而言,学生认知能力及接受能力尚且处于启蒙阶段,对于抽象的接受能力往往较低,很难理清知识构架以致对知识不能很好的理解,因此将数形结合思想有机渗透到整个教学环节具有一定必要性。本文从存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出发,从在概念教学过程中、在理解数学过程中以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指明了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郑少波.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J]. 数学大世界(小学三四年级适用). 2016(01)
[2]任小雁.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2013(10)
[3]王昭梅. 论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当代教研论丛. 2015(12)
[4]刘霄剑.浅谈小学数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J].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下旬). 2013(02)
[5]曹红涛.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