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倾听浅析

2016-09-07崔揽瑞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9期
关键词:人格数学知识数学

崔揽瑞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108-01

叶澜教授说:“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是的,只有学会倾听,才能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共同参与教育活动,才能与学生形成平等与友好,理解与尊重,信任与接纳,关心与帮助的师生关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学生的人格。这样,在平等、和谐、快乐、安全的课堂氛围中,教师展现出他们的才华和智慧,学生表现出他们的天性和聪颖。因此,有人说:“课堂因差错而精彩”!

倾听首先必须是专注为前提的,怎样培养学生良好倾听能力呢?

一、增养学生的集体感和学习热情

数学是门比较枯燥的课程,学习热情和氛围怎么才能调动起来呢?交流是数学学习过程中很重要的环节,多用一些实物性的模型做教学工具,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共同分享动手实践过程中的体验,不仅能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愉悦感,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探索欲望,而且在学生互相补充的过程中,往往还能迸发出创新的思维火花,使学生更专注于学习数学,潜意识培养他们很好的倾听能力。

二、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中重要性

在课堂中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实际中引出问题,使学生了解这些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实际;同时,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带着好奇心听课,更能引起学生的课堂的倾听能力。

三、让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数学

1.首先是教学目标的定位

要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就跟跳高一样,绳子标准高度定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跳不过去,自然就丧失了信心;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跳过去,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

2.数学教育应担负起人格教育的任务

车尔尼罗夫斯基说过,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种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数学是具有纯粹的理性与完满严谨形式的真善美事物,数学中蕴涵着使人首先优化,促使美德生成的力量。实践证明,只有把技术、文化、人格三位一体统一于科学文化这一范畴,才能真正使数学教育的技术性功能和文化素质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我们应注重数学教育与人格培养的和谐统一。所以不仅其它学课培养倾听能力,数学也一样重要。

总而言之,数学倾听能力的培养也势在必行,我们教师要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机会,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做好铺垫,使学生更爱学习数学,更加善于思考!

猜你喜欢

人格数学知识数学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