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文化在高中数学的构建

2016-09-07麦聪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9期
关键词:余弦正弦函数

麦聪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084-01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新的发展形势下高中数学教育面临着教学改革的重要要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课堂文化构建活动,既是新时期高中数学教学活动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果和质量,开展高中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课堂文化构建能够有效刺激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优化高中数学的教学效果,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探究高中数学课堂文化的构建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1.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兴趣是决定高中数学课堂文化构建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能够激发高效数学课堂的产生,活跃数学课堂教学氛围,在课堂文化的推行和构建方面能够发挥十分积极的作用。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兴趣,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首先,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进行良好的互动交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维系来提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要学会和学生做朋友。其次,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精神设计数学课堂教学内容,要为学生构建一个趣味性强、内容充实有趣的教学课堂,能够通过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构建刺激学生参与到知识的探究和学习过程中。另外,教师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上做出相应的改变,通过授课方式的创新,如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网络教学手段的应用等提高高中数学授课方式的科学性、趣味性,对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行全面的刺激。

例如在人教版必修4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的教学设计过程中,作为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更好的刺激学生参与这一部分知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对正弦函数y =sinx的定义及定义域以及角的正弦线和余弦线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复习,然后提出了研究函数性质的有效方法—图像。然后,为了更好的快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设计了“简谐运动”实验,通过让学生亲自完成实验,学生对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有了一个深刻印象,提高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兴趣。根据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到的情况启发学生探究函数图像的画法,引导学生对函数图像中的规律性进行观察,引导学生利用正弦线描出正弦函数图像上的一些点。另外,为了将探究结果更好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也更加进一步的激发学生在函数图像画法探究上的兴趣,通过电脑描点画出的图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形成对正弦函数图像的感知。

电脑描点绘图

学生掌握了一个“π”周期内的函数图像画法,然后继续引导学生利用正弦函数“周而复始”的变化规律作图,从对图像的整体观察入手,引出“五点法”。

“周而复始”的变化规律

五点法”

以此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从函数解析式之间的关系思考函数图像之间的关系,进而学习通过图像变换画余弦函数图像的方法,类比正弦函数,学会“五点法”作余弦函数的简图。在这个教学设计中,在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都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刺激,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也让学生在正弦、余弦图像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课堂文化的魅力。

2.课堂文化氛围的构建

氛围构建是高中数学课堂文化构建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从某个角度上来说,课堂文化就是教师在知识教学过程中所创建的一种人文化的课堂氛围。构建轻松愉快、积极活跃以及人文色彩强烈的教学课堂环境能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充分的表现自己,发挥自身的基础水平。课堂文化氛围的构建首先就是要为学生多创造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其次就是要为学生创设一种能够自由讨论、发表见解的环境,让学生能够互相讨论、各抒己见,促使数学教学课堂的活跃。

例如在《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的教学过程中,充分的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一开始的实验导入就是由学生亲自完成的,在函数图像“周而复始”的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积极的讨论、发表自己通过图像观察得到的结果。另外,还让学生动手作图,从正弦函数图像自主探究余弦函数图像等等,这些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教学课堂文化氛围构建的有效途经。

3.数学发展史在课堂中的引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数学发展史教育,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数学学科,而且还能够创建一种独特的数学课堂文化。数学发展史作为历史的一种,能够增加数学教学中的感性色彩,并且通过一门学科的发展过程以及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可以刺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且产生一种十分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在数学课堂文化的构建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适当的穿插一些著名数学家或者是历史上著名的数学故事,拓展学生的认识。例如在学习“等差数列”的时候,教师可以将著名数学家高斯“从1一直加到100”的故事,让学生对等差数列相关历史发展过程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体会数学知识学习的乐趣。

4.数学美育功能有效挖掘

数学除了明显的理论性和逻辑性以外,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数学美感,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数学美,通过数学美育功能的挖掘体现数学的独特美感。例如在《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函数图像的曲线美、对称美以及规律变化美感进行感悟,这种数学美感作为一种更加抽象和理性的美感,能够在学生的美育教育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另外,在数学公式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公式都是经过漫长的、曲折的探究过程才总结归纳出来的,具有独特的魅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公式所包含的简洁美进行欣赏,感悟数学学科的活力和魅力。

5.结束语

为了更好的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效果和特色,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构建高中数学课堂文化,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数学的文化魅力进行感受和感悟,构建高效课堂,提升学习兴趣,在教育教学效果提升的同时完善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朱建彬.谈高中数学课堂文化构建[J].数理化学习,2013(11):36.

[2]章亚奇.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渗透[J].高考(综合版),2015(1):144.

猜你喜欢

余弦正弦函数
正弦、余弦定理的应用
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
函数备考精讲
两个含余弦函数的三角母不等式及其推论
分数阶余弦变换的卷积定理
图像压缩感知在分数阶Fourier域、分数阶余弦域的性能比较
基于VSG的正弦锁定技术研究
离散余弦小波包变换及语音信号压缩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