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教育城镇化路径研究

2016-09-07永嘎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9期
关键词:农村教育路径选择城镇化

永嘎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城镇化进一步得到了提升,并且城镇化的发展给农村的教育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其农村的办学条件以及教学质量都有所改善和提高,使农村的孩子们有了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农村教育城镇化的目标追求就是要保障学生“有学上,上好学,乐上学”。通过对农村教育城镇化的目标以及农村教育城镇化路径的选择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找到一系列的方式从而来提升农村教育的质量,使农村的孩子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教育 城镇化 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070-01

21世纪人类社会的进程中对世界影响最深刻的有两件事,第一件就是一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而第二件就是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当前我国的城镇化正在快速的发展,如此大规模的城镇化不仅给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对教育有一定的影响。由于我国区域和城乡差异比较明显,不同地区的农村其城镇化模式也不一样,对教育的影响也就不一样,因此,对农村教育城镇化进行分析,在明确教育目标的同时,抓住农村教育发展的机遇,找到有效的措施,从而能够更好的实现农村教育的城镇化。

一、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发展的机遇

1.农村教育场域的上移。由于我国二元社会结构的长期存在,使教育公共财政无法做到城乡统一标准,从而就使农村的孩子得不到更好的教育。而在农村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其农村教育管理的中心不断的上移,使农村教育向乡镇聚集,乡镇教育向县市聚集。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能使农村的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至少能够在一定的区域内实现教育的相对公平。

2.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师素质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提高。在一些农村和乡镇其采用的是“合村并居”“撤乡并镇”的城镇化模式,因此,在其城镇化的过程当中,扩建和重建学校就成为优先考虑的办法。不仅使农村教学的设施和办学环境得到了改善,还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全面促进农村的教育。

二、农村教育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1.转移分享型。转移分享型只要就是指农村学生进城,针对一些比较发达的地区,可以通过将农村孩子全部转移到城市学校,从而能够彻底解决一个地区内出现教育不公平的现象,从而实现城乡教育的区域均衡发展。可以通过利用各种社会力量筹措资金,建立新的学校或者是扩建学校,从而让学生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另外,对于一些家庭比较困难的孩子,要适当的见面或补助一些费用,这样就能够让农村的孩子没有后顾之忧的接受优质的教育。通过让农村耗子进城就读的方式,不仅能够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还能够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2.名校接管型。名校接管型指的就是城区学校下乡,通过将名校的教师以及管理人才引入农村教育,接管农村学校,从而逐渐的提高农村教育的教学水平。由于我国区域发展的水平差异比较大,无法做到所有地区都能够建立教育学校,并对学生实行补助。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将城区学校的资源引入到农村的学校,带动农村学校的发展。还有,可以将农村分散的学校进行整合,集中在一起,方便城区的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统一的管理。另外,要理顺接管学校和被接管学校的关系,在管理模式、教学资源配置以及教师待遇等方面都要做到真正的一体化。通过城区学校接管农村学校的措施,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农村教育的水平,使农村教育实现质的飞跃。

3.委托管理型。委托管理型指的就是将社会资本植入到农村学校。委托管理和接管是有一定区别的,委托管理指的是教育行政部门将农村的学校委托给具有专业资格以及管理能力的社会专业机构,从而对农村学校进行统一的管理,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这是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学校委托管理的本质就是社会资本的输出,通过这些社会上专业的机构和名校将其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制度和教学方式等植入到农村的学校,促进农村学校的更新和重组。这样的做法,不仅使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社会各界对学校办学的满意度都有所提高。

4.实验探索型。实验探索型指的就是以农村学校为主体的教学改革,与名校接管型、委托管理型办学模式相比,实验探索型是一种更具本土性以及原创性的教育城镇化方式。它能够摆脱公立学校设定的条条框框的限制,寻找创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要实现这种方式的发展,首先要有一个敢于创新的领导者,其次必须要得到上级部门的允许和支持,同时要让教师和学生成为学校创新的主体,最后就是要做好其宣传工作,使家长和社会等各种外围力量都能够支持学校的改革。这种教育城镇化模式充分体现着农村学校自我发展和完善的智慧,从而透发初中国本土教育改革的灵性和活力。

综上所述,城镇化的发展,对农村的教育有着一定的影响,而农村教育的城镇化不仅仅是将农村的学生迁移到城市学校或者将学校修建的跟城市学校一样就可以了,一定要明确农村教育城镇化的目标,对教育进行创新改革,能够真正让农村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实现教育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俊生,司晓宏. 农村教育城镇化的路径选择——“平原模式”与“柯城模式”浅析[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03:180-187.

[2]侯晓光.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生存境遇及改进路径[J]. 基础教育研究,2014,22:3-6.

猜你喜欢

农村教育路径选择城镇化
关于如何优化农村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探索
浅谈如何改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古代社学对发展农村教育的启示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