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取代钱包,Pay越来越多
2016-09-07
本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纪双城 本报记者 赵觉珵
在中国的很多城市,钱包的作用正在被手机取代,收银员询问“用支付宝还是微信”的几率远高于“刷卡还是现金”。根据蚂蚁金服(支付宝母公司)和微信支付团队向《环球时报》提供的数据,前者有4.5亿用户,后者在2015年底绑卡用户数已超过3亿。尽管如此,继ApplePay、三星Pay、华为支付(HuaweiPay)之后,小米又于1日联合银联推出了小米支付(MIPay)。为什么中国出现这么多Pay?
两强格局已经形成
互联网咨询公司艾瑞的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62011.3亿元,同比增速202.6%,其中个人应用占比59.3%。《日经新闻》称,中国移动支付消费金额在2015年就已经达到9.3万亿人民币。无论具体数字如何,第三方移动支付在拥有13亿消费者的中国无疑有着庞大市场。
艾瑞分析师李哲峰6日告诉《环球时报》,国内支付市场中,支付宝与微信支付(财付通)占据第三方支付市场约90%的份额,两强格局已经十分明显。
尽管目前国内用户常用的Pay只有几款,但中国央行目前已发放270张第三方支付牌照,不少知名企业也都有自己的第三方支付工具。例如百度钱包、京东钱包、苏宁旗下的易付宝等。但李哲峰表示,这些第三方支付工具主要服务于集团旗下金融、电信、电商等相关业务,相比之下,支付宝与微信支付涉及的领域则十分广泛。
苹果三星“有天花板”
“现在轮到硅谷山寨中国企业了”,《纽约时报》近日在一篇报道中感叹,以微信和支付宝为例,中国正走在移动技术的前沿。尽管ApplePay和三星Pay都于今年进入中国市场,但他们发现在这里有些“水土不服”。
2月18日,ApplePay于中国上线,据统计,仅首日绑定用户就超过3800万人次。然而,来势汹汹的ApplePay如今却没什么动静了。苹果财报和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苹果目前在中国支持Ap⁃plepay所需的NFC(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功能的手机约为1亿台,即ApplePay在中国实际用户数最多只有1亿。三星的情况也与苹果相似,其支持NFC功能的设备在中国市场也不满1亿台。“这就为它们移动支付业务设了一个天花板”,李哲峰认为,另一方面,ApplePay和三星Pay在推广方面也缺乏补贴等常规手段来刺激市场。
当然,最大的原因正如美国《福布斯》杂志援引分析人士所言,“苹果在中国的竞争对手们,实在是太强大了。”
盈利点在支付背后
尽管竞争激烈,但第三方移动支付能给企业带来的好处也确实物有所值。李哲峰告诉《环球时报》,资金沉淀利息、支付手续费等盈利手段都是最基本的,拥有自己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意味着可以掌握支付和用户数据,以此发展消费金融、征信、商户贷款等增值业务。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支付手段都差不多,区别在支付的背后。”
而第三方支付获得的数据此前都属于商业银行。英国《金融时报》称,第三方移动支付崛起的代价就是信用卡和借记卡的使用量在减少。蚂蚁金服向《金融时报》表示,经由其支付宝完成的支付跳过了银联。这种状况导致银联以及发卡行、收单行从商户那里赚取的手续费收入大幅缩水。
而与Apple、三星、华为和小米的合作,则成了银联维持其在支付领域地位的重要手段。6日,银行卡刷卡手续费正式下调,五大银行刷卡手续费已经低于部分第三方移动支付手续费。李哲峰认为,如果近日由央行牵头的线上支付统一清算平台(“网联”)成立,日后将形成银联负责线下银行卡收单业务,网联负责线上支付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