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2016-09-07李福荣
李福荣
摘 要:为了筛选出适宜在江津区种植的水稻新品种,2014—2015年选择了12个水稻新品种,以当地常规品种Ⅱ优838作为对照,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综合分析参试品种的生育期、抗逆性、经济性状、产量、经济效益等。结果表明,适宜在江津区推广种植的水稻新品种为Y两优1号、深两优5814、宜香2115、宜香1108、宜香725和Ⅱ优725,其它品种有待继续展示试验。
关键词:优质稻;新品种;比较试验;2014—2015年;江津区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4-0043-03
近年来,重庆市水稻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一些品质佳、产量高、适应当地气候特点的优质水稻品种得到了广泛推广与应用。目前,江津区水稻的年均种植面积在4.5万hm2以上,其中优质稻的占比超过6成,有效地推动了当地水稻种植业的发展[1-2]。然而,全区水稻品种依然存在乱、杂等问题,阻碍了当地优质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试验结合江津地区实际,于2014—2015年在江津区德感镇开展了优质稻品种比较试验,从而筛选出适宜推广的水稻品种,为保障全区水稻增产增收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安排在德感街道办事处三河村刘家社曹德伟、郭显发承包地的水稻田进行。试验地块土质为砂壤土,土壤肥力处于中等水平。海拔高度为250m,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灌溉配套设施完善,前茬作物为油菜,平均产量水平为3000kg/hm2。取田间0~20cm的土壤进行测定,养分含量:有机质3.80%、全氮1.53%、碱解氮92.32mg/kg、有效磷25.25mg/kg、速效钾72.35mg/kg,pH值6.23。
1.2 试验材料
1.2.1 供试品种 试验选择的水稻品种有13个,分别为Y两优1号(湖南隆平高种业有限公司)、深两优5814(湖南亚华种子有限公司)、宜香2115(四川省绿丹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宜香1108(四川省正奇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宜香725(四川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Ⅱ优725(四川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F优498(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万优66(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T优663(重庆大爱种业有限公司)、渝香203(重庆再生稻研究中心)、丰两优六号(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Q优5号(重庆市种子公司)、Ⅱ优838(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
1.2.2 试验肥料及农药 试验过程中用到的肥料包括优质有机肥、尿素(含纯N46%,生产单位为贵州兴义化工总厂)、磷肥(含P2O5 12%,生产单位为柳州鹿寨中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钾肥(含k2O 60%,生产单位为中国化工集团公司)、48%复合肥(16-16-16);用到的病虫草害药剂包括虫草一次清、杀虫单、富力库等[3-4]。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了13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以Ⅱ优838作为对照品种(CK)。为了增加试验的科学性,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随机排列,各重复之间设一定宽度的走道,以便于田间管理。小区面积为20m2(5m×4m)。小区四周设保护行[5]。
1.4 试验方法 采用塑料软盘育秧(561孔)。3月8日将不同水稻种子播下,每穴播种2粒,待苗达到壮秧标准(4月18日左右)即可移栽。施入48%复合肥300~420kg/hm2作为底肥。在水稻移栽后7d左右秧苗即可返青,为了对稻田中的的螟虫以及杂草等进行防治,可施入适量的虫草一次清,7月中旬当地水稻上纹枯病、稻飞虱、螟虫等发生较为严重,施入杀虫单900g/hm2+富力库90g/hm2等进行防治。每个处理除了品种不一致外,其余包括施肥在内的所有田间管理均保持一致[6]。
1.5 调查内容及方法 在各处理水稻生长过程中,分小区记录不同品种的生育期以及抗逆性。在各处理水稻进入成熟期后,每个重复随机取3个面积为1m2的区域进行室内考种,包括穗总粒数、穗实粒数、有效穗数、千粒重等,计算出各水稻品种单位面积理论产量。每个重复随机取3个1m2测量不同品种小区水稻的实际产量,折合成单位面积的产量,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对各个参试水稻品种的几个主要生育期进行记录,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各品种的全生育期为156~163d,其中Q优5号的全生育期最短,为156d,宜香1108、丰两优六号的全生育期最长,均为163d。比Ⅱ优838(CK)全生育期长的品种有Y两优1号(160d)、深两优5814(161d)、宜香2115(162d)、宜香1108(163d)、宜香725(162d)、Ⅱ优725(161d)、T优663(161d)、渝香203(162d)、丰两优六号(163d),F优498、万优66、Q优5号3个品种比Ⅱ优838(CK)短1~4d。
2.2 抗逆性 根据表1可以看出,不同品种的抗逆性有一定的差异。从稻瘟病发生情况分析,除了丰两优六号有轻微的发病外,其余品种均未发病。从纹枯病发生情况分析,试验中各品种不同程度地均发生了纹枯病,相对而言深两优5814、宜香2115、宜香725、Ⅱ优725、Q优5号等品种较供试的其他水稻品种抗病。从倒伏率分析,Y两优1号、深两优5814、宜香2115、宜香725、Ⅱ优725、万优66、丰两优六号、Q优5号、Ⅱ优838(CK)9个品种未发生倒伏,其余品种有一定程度的倒伏,以F优498倒伏程度最为严重,倒伏率为16.25%。
2.3 产量结构及产量 对各个处理品种进行室内考种以及测产,结果见表2。根据表2可知,各水稻新品种的产量均高于Ⅱ优838(CK),增产幅度在0.23%~21.72%。从有效穗数分析,超过300万穗/hm2的品种有2个,分别为Y两优1号(307.5万穗/hm2)、深两优5814(327.0万穗/hm2);超过Ⅱ优838(CK)的品种有6个,低于Ⅱ优838(CK)的品种有5个。从穗实粒数分析,除了渝香203(116.3粒)低于Ⅱ优838(CK)外,其余品种均高于Ⅱ优838(CK),在123.8~143.2粒之间。从千粒重分析,超过Ⅱ优838(CK)的品种有4个,分别为宜香2115(33.5g)、宜香1108(29.8g)、宜香725(28.3g)、F优498(28.3g)。通过对产量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除了F优498、万优66与Ⅱ优838(CK)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其余品种均与Ⅱ优838(CK)达到极显著差异。
3 结论
(1)Y两优1号的产量较高,比Ⅱ优838对照增产21.72%,熟期中等偏迟,分蘖能力较强,结实率较高,抗倒伏、稻瘟病能力为强,品质优,综合性状优良,综合表现稳定,可以在海拔低的地区作为水稻的主推品种种植。
(2)深两优5814,熟期偏迟,分蘖能力强,穗实粒数较多,结实率高,产量高,品质佳,成熟期后若遇到阴雨天气可能会造成穗发芽,要注意提前预防,可以在当地示范推广。
(3)宜香2115在江津区熟期偏迟,分蘖能力一般,但穗粒重,产量也比较高,品质佳,各种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可以在当地大范围推广种植。
(4)宜香1108在江津区熟期偏迟,对稻瘟病抗性为强,抗倒伏性较强,倒伏发生率极低,分蘖能力一般,粒多、穗大,产量较高,建议在当地推广种植。
(5)宜香725在江津区熟期偏迟,对稻瘟病、倒伏的抗性强,分蘖能力中等,穗实粒数较多,粒重,产量较高,建议在当地推广。
(6)Ⅱ优725在江津区熟期适中,对稻瘟病、倒伏抗性较强,成产结构较为协调,产量较高,可以在当地推广种植。丰两优六号产量中等,可适当搭配种植,其余品种产量不高,熟期偏早,或偏迟,不建议在江津区大范围推广种植。、
(7)F优498、万优66、T优663、渝香203、丰两优六号和Q优5号等品种不适宜,有待继续展示试验。
参考文献
[1]王晓宇,席承龙,祁启红,等.2010年宜昌市夷陵区水稻品比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1(4):88-89.
[2]黄庆德,郑全会,胡元恒,等.江津区优质稻品比试验初报[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⑻:41-42.
[3]向红梅,黄文美,李井彪,等.杂交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简报[J].耕作与栽培,2010(1):36.
[4]梁珍,陈景智,黄伟平.兴国县2006年水稻杂交组合品比试验简报[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2):122-123.
[5]缪发华,张华书.水稻新品种(系)品比试验简报[J].上海农业科技,2011(5):40-41.
[6]孙同林,尤和平,殷建华,等.水稻品比试验简报[J].上海农业科技,2010(3):41-42. (责编:吴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