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转型:从增长走向成长 才能向死而生

2016-09-07吕楠芳

公关世界 2016年2期
关键词:伯明翰底特律城市更新

文/吕楠芳

城市转型:从增长走向成长 才能向死而生

文/吕楠芳

中国的大城市正迎来发展转型的节点,长期以来追求增量带来的“城市病”频频敲响警钟。如何探索出健康、良性的城市发展模式,服务好现代城市转型,成为城市工作的当务之急。欧美城市的“生死”经验,或许能为我们带来深刻启示。

简 ·雅各布斯的名著《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被视为全球城市发展历程中最深刻的反思之作,这本书加速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政府以铲除贫民窟和兴建高速路为特征的城市改造运动的终结,也指引着美国城市从“增长”走向“成长”,从建筑、产业本位走向居民、社区本位。

如今,中国的大城市也迎来发展转型的节点,长期以来追求增量带来的“城市病”频频敲响警钟。如何探索出健康、良性的城市发展模式,服务好现代城市转型,成为城市工作的当务之急。欧美城市的“生死”经验,或许能为我们带来深刻启示。

伯明翰 全球首度实现全方位转型

伯明翰是英国的“大心脏”、交通枢纽,也是历史上的“千种贸易城”、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见证了资源的枯竭,经受了战争的破坏,经历了“崛起—衰落—复兴”的轮回,如今成为服务型现代大都市和世界级商业中心,被称为全球第一个实现全方位转型的城市。

曾经,伯明翰的城市问题来源于重工业发展带来的严重污染,随后的资源枯竭和二战的摧残使得其经济地位日益衰落。再加上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产业转型趋势,除了汽车产业外的制造业逐渐失去竞争力,上世纪80年代后不均衡发展和全球经济重组的双重作用下,伯明翰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面对衰落的趋势,伯明翰政府开展了一系列城市更新行动。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所长吴军介绍,伯明翰的城市更新工作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投资、推进制造业转型、提升服务业尤其是文化产业发展等。通过基础建设投资,完善交通及电信、科技园区、战略产业发展区等,更新城市形象。例如在1983年,通过一些城市基金,伯明翰市议会开始着手全面的运河改造计划,改善运河两岸步道,增加可达性。

制造业转型方面,通过注入高新技术(环境技术),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汽车、医疗精密仪器),实现制造业的多样化和现代化,促进企业生产和商业活动和高校科研结合,鼓励当地年轻人致力于科学技术事业。

伯明翰还利用传统工业遗留的优势,注重城市文化传承,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出国际会议中心、国家展览中心、斗牛场现代商业购物中心等知名地标。

毕尔巴鄂 一座博物馆引领走向重生

创意改变世界,也可以挽救一个衰颓的城市。西班牙毕尔巴鄂市就是一个被创意救活的城市。它的重生之路看似偶然,其实也是历史选择的必然。

三十多年前,毕尔巴鄂还是一座“钢铁城市”,钢铁制造业和造船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同时带来了水污染、雾霾等严重的环境问题。上世纪80年代,毕尔巴鄂爆发工业危机后,整个城市痛定思痛,开始一系列的城市更新,包括改造旧城、迁移工业区、修建地铁、活化利用古建筑、培育城市艺术等。

1991年,为城市复兴大计,毕尔巴鄂市政府决定兴建一家现代艺术博物馆来发展旅游业,并邀请美国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设计了古根海姆博物馆。博物馆建成后,在“古根海姆效应”下,毕尔巴鄂成功地从工业型经济转型到创造型经济,实现脱胎换骨。

不久前,受西班牙政府邀请,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刘志前往毕尔巴鄂考察,他带回来的印象是“太美了,整个城市管理就像一个大公司一样,非常精明”。毕尔巴鄂作为城市重生的国际案例,它的成功转型离不开政府、公众几十年来的共同努力,因为创新卓越的转型思维,毕尔巴鄂还在2010年获得首届李光耀世界城市奖。

“毕尔巴鄂曾经面对的阵痛,中国很多城市正在承受,它们从工业时代走进后工业时代,制造业已经外移,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要进来,必须重新从城市产业转型考虑,进行城市更新,旧有的工业用地、工业建筑是为旧时代服务的,现在出现了一个新的时代,我们必须让城市的品质、城市的价值都能适应这个时代、服务这个时代。”刘志说,如今毕尔巴鄂天蓝水绿,文化艺术气息浓厚,很多旅游景区都是由原来的工业遗存改造而来,这也是中国城市梦寐以求的未来。

底特律 更新不及时导致城市破产

该转型的时候不转型,背负着各种病症苟延残喘,这样的城市只会穷途末路。美国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总裁George McCarthy认为,2013年底特律的破产为全球城市提供了前车之鉴。

因为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总部齐聚于此,底特律曾经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汽车之城”。1914年,由老福特首创的流水线作业,不仅带动了汽车产业的蓬勃兴盛,更直接带来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柯立芝繁荣”,成为美国进一步崛起的基石。在20世纪50年代的鼎盛期,底特律位列美国第五大城市,全城拥有将近200万人口。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以来,大量非裔美国人涌入底特律寻找就业机会,其后在民权运动促使下,底特律人口间种族矛盾激发,导致白人及中产阶级大量外迁,城市人口规模大幅度缩减。大量高水平人才的流失加上政府腐败、工会谋私,导致底特律公共服务水平急降,企业出现倒闭潮。2008年金融危机更是给底特律致命一击,三大汽车企业大量裁员,克莱斯勒和通用相继宣布破产。在多年财政赤字的折磨下,底特律最终于2013年7月18日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美国迄今为止申请破产保护的最大城市。

追溯底特律破产的缘由,不外乎是因为它面对产业转型大潮的冲击,城市的基础设施、人口结构等均未能进行及时更新,缺乏改革和复兴的手段,最终导致自身走向衰败的末路。

不过,近年来,底特律政府开始积极发动市民参与城市改造,为城市更新出谋划策,城市人口正在慢慢回升。尽管将公众参与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环节很花时间,但效果正在显现,如果底特律因此获得重生,将会是市民救活城市的一个伟大范例。

欧美城市更新之路,常态化的城市更新工作体系

—是设定总体目标,编制更新计划:英国通过设定“经济、社会、物质环境长远并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提出“经济发展、环境优化、教育提升”等多项行动计划;

二是建立专业机构:英国成立城市复兴公司、英格兰合作组织和区域发展机构,具体操作和管理城市更新项目;

三是完善立法:英国从规划、土地、城市发展、赔偿安置等方面推进城市更新相关立法;

四是盘活低效存量用地,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德国将历史核心区、旧制造业用地、旧基础设施用地、军事设施用地作为优先土地盘活对象,柏林对市中心区70%的商业办公、集会大厅、工厂与住宅的混合区域进行建筑修缮、恢复居住功能、提升商业功能;

五是激活闲置老旧建筑功能,展现历史风貌特色:莱比锡将大量旧制造业用地更新为文化娱乐类用地,汉堡市将港口闲置仓库、岸线进行功能提升和景观修复,活化港湾滨水地区;

六是建立城市更新专项资金:德国通过建立城市开发基金,与开发者、土地产权人、土地承租人共同合作,合理分配更新成本与未来运营权责,实现长效的更新资金融合方式。

猜你喜欢

伯明翰底特律城市更新
伯明翰学派“黑色大西洋”表征政治研究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伯明翰之夜
定调!广州城市更新由国企主导!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TOD/城市更新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底特律之庆
底特律活塞
英国伯明翰犬展
伯明斡度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