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人物的公关心态(二十九)

2016-09-07孙志江

公关世界 2016年2期
关键词:韩琦左宗棠邻里

文/孙志江

历史人物的公关心态(二十九)

文/孙志江

自立自强

自立自强是一种良好的公关品质,一种可贵的进取心态。君子之人,无论在低微鄙陋时,还是在温柔富贵中,都能做到自立自强。《易经》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天道运行,一往无前,强健不息,君子效法它,因而自强不息。

《孟子·告子下》有云:“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仲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这里所说的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等圣贤将相,都是从种种不同的人生苦难中脱颖而出的,有的从事筑墙、贩卖鱼盐等古代所谓的“贱业”,有的作了奴隶,有的沦为囚犯,经受过许多苦难。他们的成功,当然有乘时借势的机遇,但主观的自立自强以及坚忍不拔也是重要原因。苦难既是一种前兆,也是一种考验,它选择意志坚韧者,淘汰意志薄弱的人。

自立自强的公关心态是对人的一种召唤,一种刺激,它能唤起潜在的力量和内在的勇气。

东晋名将祖逖与刘琨都以雄豪闻名于世,两人感情甚笃,常彻夜纵论天下大事,感叹收复中原的大业被苟且偷安之徒所贻误。祖逖与刘琨约定:“如果四海之内风云变幻,天下豪杰起事,我与你一起举义中原做大事。”他们矢志习武练艺。当时,人们认为半夜鸡鸣是不祥之音,生怕听到。祖逖却认为:“此非恶声也。”半夜鸡鸣正好催他们提早起床,从此鸡鸣之刻就是他们习武之时。自立自强的心态诞生非凡的勇气,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他们才能不为流俗所移,心正气顺,有所作为。

研几修为

宋代理学家崇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在《大学》一书中有言“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个思想影响了无数文人。所谓“几”,即思想或事物发展过程中刚刚显露的征兆和苗头。“研几”就是要抓住这些苗头,捕捉这些征兆,不失时机地去认识、发现其发展趋势,以及它们间的相互联系。从而逐步体验和积累治理国家的政治经验和才能。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三国时的刘备在临终前告诉自己的儿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实际上这些都是“研几”的功夫。

研几修为的人,往往能得到贤达者的奖掖与提携,晚清名臣左宗棠和林则徐的交往就是这样。

左宗棠年轻时不仅熟读儒家经典,而且对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齐召南的《水道提纲》等涉及中国历史、地理、军事、经济、水利的名著,也如获至宝,早晚研读。这些书使他大大开阔了眼界,对他后来带兵打仗、施政理财、治理国家起了很大作用。当时,许多八股文章的学子对此很不理解,“莫不窃笑,以为无所用之”。左宗棠毫不理会,仍然坚持走自己的路。在左宗棠37岁的那一年,年逾花甲、名震中外的封疆大吏林则徐,在岳麓山下的官船上与之彻夜长谈。两人就天下大势到西北塞防与东南海防,从舆地兵法到办理洋务,从新疆屯田到滇中战乱,无不各抒己见。会谈后,林则徐将自己在新疆整理的宝贵资料,全部交付给左宗棠,说:“东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属。”这次会见,是两人神交已久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但对左宗棠的影响却是重大的。二十多年后,左宗棠经营西北,收复新疆;加强海防,抗击外侵,均是林则徐影响所致。

读书立业

《菜根谭》上说:“读书不见圣贤,如铅椠佣;居官不爱子民,如衣冠盗。讲学不尚躬行,为口头禅;立业不思重德,为眼前花。”读书治学,为官做事,根本一点就是要名实相符,不能徒具表面形式,而不追究实际功效。书可读,但目的是要把薄书读厚,厚书读薄,出入其中,真正理解隐藏在书中的精髓。做学问就是为了和实践相辅相成,要把知识读活,应用于生活中,为社会造福。而做官若不爱民,就如索取“万民伞”的旧时地方官员,徒有其虚名,在老百姓眼里不过是衣冠楚楚的强盗。

北魏孝文帝,以从汉俗进行民族融合而著名,是一位了不起的少数民族政治家。这位皇帝有一个突出的爱好,喜欢咏诗作赋。史家对他这一爱好不知所由,认为他生在北疆,五岁登基,不可能受过老师的严格训练,却能有较深的文学造诣,是一般理论解释不了的。对于北魏孝文帝这样的有名君王,史书自然不乏溢美之词,但很多史实并非虚构。比如说:“手不释卷,在舆据鞍,不忘讲道。”“帝善属文,多马上口占,既成,不更一字。”“不更一字”恐怕有些夸张,但口授成文恐怕不会假。 魏孝文帝把卓越的文学才能施展于政治斗争之中,从太和十年后的十四年间他亲自起早了全部治册,为统一北方增强民族团结作出了贡献。

自古以来,士大夫为官,以勤政自勉而不敢逸豫者,皆被称为名臣。北宋时期的韩琦,就是一位勤于政事的历史人物。尤其是他镇守大名府数年,深得民心。当时,大名府是北宋的陪都,人口约七八十万人,政务极为繁剧。有关民事纠纷、狱讼的牒诉文书,比一般府郡多出数倍。韩琦坐镇大名府时,已经年过六十。但对府中政务,无论事体大小,全都亲自审理。有时虽因患病而难以升堂视事,也要令属吏将公事送至住所,在卧室内听决。周围的人怕他操劳过度,劝他不必过于认真。韩琦说,刑狱诉讼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或生或死,或予或夺,至此一言而决,吾何敢略也?吾恐有所不尽”。坚持带病视事,不肯稍有懈怠。当地百姓为他立生祠,岁时拜扫,为他祈福。韩琦自弱冠入仕,一生为官近五十年。曾历三朝宰相,两为顾命大臣,处于危疑之际,而能知无不为。有人告诫他说:“公所为诚善,万一蹉跌,岂惟身不自保,恐家无处所。”韩琦回答说:“是何言也。人臣尽力事君,死生以之。至于成败,天也,岂可扰忧其不济,遂辍不为哉。”令闻者愧服。

无价之“宝”

晚清重臣曾国藩的祖父曾星冈说过一句话:“人待人,无价之宝。”宝,就是善待亲族邻里。一个人不能独善其身,一个家,也不能独发其家。你一家虽好,必须亲族邻里,大家都好。人与人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的,牡丹虽好,绿叶扶持。假若与亲族邻里不能好好相处,这一家庭,便成怨府,迟早是要毁败的。曾星冈一面操持家庭,一面善待亲戚邻里,这是一个居家的至宝,曾星冈知之,曾国藩亦知之。所以,在曾国藩的八字家规里,就有“书蔬鱼猪,早扫考宝”的“宝”字,把处理好亲族邻里关系当作家庭的至宝。

官宦之家,一有权,二有势,有权有势就少有顾忌,多有优越感。人一旦有了优越感,那灾祸也就为期不远了。有了优越感往往不太在意他人,不尊重亲族邻里,言谈举止总有不可一世的感觉。时时处处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显示高人一等、更胜一筹的做派。有时他并不想显示,可是在关键场合他还是不自觉地显示了。久而久之,也就霸气逼人、盛气凌人、傲气欺人了。

《礼记》有云:“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非礼也。”这已不是语言,而是世世代代流淌在我们身体中的血液,并且它仍将世世代代流淌下去。它不仅蕴含着对他人的尊重,也蕴含着对自己的尊重。在与亲族邻里交往时,有喜贺喜,有丧吊丧,有病探病,有难相帮。当然,讲究礼仪,要量力而行,不要为了礼仪而礼仪,不要为了面子而礼仪,也不要为了利害关系而礼仪,这样才能轻松起来,才能坦然地面对别人与自己。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韩琦左宗棠邻里
“小邻里”托起“大幸福”——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打造“邻里+”基层治理新样板
曾国藩 左宗棠 互掐互粉,相爱相杀
韩琦宽厚待人
黑白电视·邻里之情
韩琦的豁达
豁达是一种境界
左宗棠棋前明“大义”
左宗棠棋前明“大义”
你为邻里理发,我为你倒茶
养猪致富不忘乡亲邻里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