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需制度保障

2016-09-07陈金灿

纺织机械 2016年5期
关键词: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工匠

本刊记者 陈金灿 文/摄



“工匠精神”需制度保障

本刊记者 陈金灿 文/摄

近年来,我国的纺织机械制造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很多技术和工艺都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但与国际顶尖的纺机制造水平相比,总还是觉得差那么“一点点”,这恰恰是国产纺机难以轻松翻过的一道坎,而这一点点因为上了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而变得特别时髦:工匠精神。

就如“工业4.0”创新研究中心顾问阚雷所说,工匠精神不像“工业4.0”那么复杂,也不像大数据那么云里雾里。这么简单的概念之所以引起共鸣和热议,就是因为它点中了我们中国制造的要害。

为何如此迫切呼唤“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理念。具体点说,工匠精神就是工匠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产品在自己双手升华的过程。工匠对细节有很高的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追求,尽力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

目前,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和步入新常态,“工匠精神”被各行各业推到一个全新的高度。那么,为何中国目前如此迫切呼唤“工匠精神”?

从高速发展到新常态,制造业亟需回归理性。“中国现在的经济规模足够大了,发展速度也降下来了,是该开始追求工匠精神了。”阚雷认为,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中国制造业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急速奔跑,有106家企业从零开始,挤进了世界500强,从供应短缺到产能过剩,这个速度和规模难以想象。在这个从“工业1.0”飞奔入“工业4.0”的大时代里,永远有新的更有价值的社会分工出现,而人的协作却跟不上技术的发展。所以,那是一个创业家的乐园,而不是一个工匠的田园。因此,中国制造要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必须以质取胜,更需要“工匠精神”的支撑。

另外,社会和企业的发展环境影响着“工匠精神”的弘扬。相信很多人还记得2012~2014年电脑横机的火爆场面,短短的三年内,从几家电脑横机生产企业一度发展到600多家,抄袭、组装、粗制滥造等现象极为严重,这只是中国纺织制造业盲目追求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即时利益的一个缩影。原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德法表示,当前这种“逐利”的现象还普遍存在,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培养工匠式员工的过程,难以符合这类企业的利益追求。他们只需要从其他企业挖一两个技术骨干,就可以支撑逐利式的简单生产。

因此,当前中国经济进入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新常态下,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等内涵的推动。在微观层面上,这就意味着企业要放弃以前那种短、平、快获利或单纯依靠成本优势的经营模式,将重点转移到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上来,增品种、提品质、创名牌。而要实现这一转变,不仅需要制度创新,同时还需要培育企业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理念,即“工匠精神”。

培育工匠精神亟需制度保障

目前,心浮气躁,一蹴而就,追逐短、平、快,使一些人的价值导向发生了扭曲,使人们对职业态度的评价发生了变化。可是,“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没有本质的改变。弘扬和传承“工匠精神”,不仅需要依靠信仰和信念,也更需要客观、准确、公正的人才评价机制,并逐步构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综合监管体系,提高社会评价的分量和诚信度,从而形成一套完善的“工匠精神”激励保障制度。原常州东风印染厂厂长、全国劳模吕振远表示,在社会的快速发展进程中,“工匠精神”不是没有,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甚至被伤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基层有技术的劳动者得不到应有的激励和尊重,特别是制造业的劳动者。过去,工人的级别有非常细致的划分,并对应着明确的待遇。比如,过去的八级工,就享有很高的待遇,受到非常高的尊重。而现在,在很多企业里,尽管也有初级工、高级工、技师与高级技师等分类,但还是相对宽泛,绝大多数员工之间的待遇没有明显的差别,消减了很多员工的上进心。

工匠精神为什么不叫工人精神?因为工匠是有独立人格的,对自己的产品负责,同时享受精益求精的成果,所以他重视细节。而工人是对领导负责,他只关心领导关心的事。领导恰恰是最不可能关心细节的人,这是职位使然,管的人和事太多,他必须更关心方向。你只对领导负责,不关心实际,只揣测“上意”,必然会形成浮躁、短视、投机的心理,这是制度使然,无关人品。

阚雷认为,今天我们真正要学的是工匠制度,用制度养成制造业的工匠习惯,再把工匠习惯升华为工匠精神。制度——习惯——精神,这是中国制造“文艺复兴”的必由之路,锻造工匠精神首先必须依靠制度。

别用工匠精神的浪漫,掩盖工匠制度的缺失。

科学评价是匠人明天的希望

“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价值观文化。工匠精神的价值观需要国家最高层面的大力鼓励和实质性的长期激励,才能慢慢形成。”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刘志彪认为, “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实施,中国要崛起为真正的制造强国,必须高度重视技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我们感慨工匠精神和工匠文化的匮乏,与制度设计中长期轻视动手能力的培养、轻视技术技能人才的地位和作用有直接的关系。最近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人才体制改革的重要文件指出,工人技师可以试行年薪制和股权制、期权制,是很好的制度推动,是鼓励实体经济复苏、抑制社会浮躁、恢复崇高实业和技术技能的开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史世伟表示,提倡工匠精神就是要扭转社会上存在的浮躁风气,适应我国经济由以量向以质取胜转型的要求,让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理念深入人心。

而在锻造工匠精神的过程中,政府应该承担以下任务:一是为企业家创造宽松的空间和法律框架条件;二是建立符合国家生产体系的教育系统;三是发扬自身的文化传统,使生产高品质产品成为社会习惯。

猜你喜欢

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工匠
创新务实谋发展 精益求精铸辉煌
90后大工匠
精益求精,“质”行全球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光影视界
工匠赞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推陈出新 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