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走好
2016-09-06张若渔
张若渔
世纪老人,百年罕见奇女子,中国杰出的作家、翻译家、小说家、剧作家杨绛先生,于2016年5月25日凌晨与世长辞,享年105岁。
出生于辛亥革命前夜的杨绛先生,完整而深刻地经历了中国现当代以来起伏跌宕的国家民族演进史。
在现当代文化史上,相比林徽因的端肃,张爱玲的冷傲,陆小曼的风致,萧红的悲苦,谢婉莹的恬淡,丁玲的复杂,杨绛的名气与特质,其实始终不曾过于耀目,只是到了夕阳之年,作为一位“现象级”人物,才逐渐进入大众认知视野,以致年寿愈高、名气愈炽。
杨绛先生出身名门,真正的大家闺秀,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国家和民族的动荡岁月,无论是在解放前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解放后历次政治运动中,她都以难以想象的坚忍和平和,富有尊严地吞饮着暴风骤雨般的苦难。
坊间流传着她漫长一生的很多逸闻趣事:在孤岛时期的上海,她在公交车上痛斥过全副武装的日本兵,以高贵的勇气震慑住了后者。“文革”时期,她被造反派剪了阴阳头,被罚去扫厕所,结果她戴上自制的假发把污秽不堪的厕所打扫得光可鉴人,让红卫兵瞠目结舌。凡此种种,勾勒出一位在民族苦难和个人苦难中永不妥协、永不放弃的高贵女性。
面对遮天蔽日的苦难,她不动声色地坚强,润物无声地反抗,内心强大得像海洋。
其实,一直有两个杨绛。一个是杨绛本人,一个是“钱锺书夫人”。作为极富才情的文化大家,杨绛先生的创作履历贯穿了她的一生。作为才貌双全的一代才女,年轻时期便已享誉京华。及至中晚年,翻译《堂吉诃德》《斐多篇》,创作《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走到人生的边上》,杨绛在百岁高龄,却达到了创作生涯顶点。
相比之下,杨绛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钱锺书夫人”。在钱杨伉俪50多年的婚姻中,杨绛以其巨大才情,却长期甘于做钱锺书背后的“灶下婢”。她不仅悉心照顾钱锺书的生活,更全程参与了其整个创作生涯。不夸张地说,没有杨绛,也许就没有钱锺书的巨大成就。
杨绛塑造了钱锺书,当然钱锺书也塑造了杨绛。钱锺书的光芒太耀眼,几乎遮蔽了杨绛的才华,但后者安之若素、娴静内敛的姿态,却反而令其背影越发令人肃然起敬。钱锺书所谓“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当真是一番肺腑之言。
然而,生离死别的痛楚总是接踵而至:1997年,被杨绛称为“我平生唯一杰作”的爱女钱瑗去世,1998年,钱锺书溘然长逝。丈夫与爱女接连离世,对杨绛的打击可想而知。“锺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彼时近90岁高龄的杨绛没有弃世,没有消沉,她绷紧人生之弦,在人生夕阳晚霞中迸发出灿烂的生命之光。
杨绛要为丈夫坚守到、奉献到最后一刻:钱锺书留下的几麻袋天书般的手稿与中外文笔记,多达7万余页,被杨绛接手过来,陆续整理得井井有条:2003年出版了3卷《容安馆札记》、178册外文笔记;2011年20卷的《钱锺书手稿集·中文笔记》面世。杨绛的举动,不仅为钱锺书,更为中国文化保留了至为珍贵的文化遗存。
晚年的杨绛,淡泊澄明,进入化境,如同初生婴儿一般,唯留一颗赤子之心。其实,任何对她的嘉誉和赞美,甚至都可称为一种“冒犯”,因为她不需要,也不看重,她本来就是这样,一直深秀蔚然,不为外界风俗所动,又哪里需要我们不知深浅的赞美?!她应该走得很安详,她无愧于亲人和这个世界,最终,她像一滴水融化于大海中,消失不见。
杨绛先生,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