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对产后盆底功能及产后性功能的影响

2016-09-06耿鹂姝沈伟陈海清

中国性科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阴道分娩剖宫产

耿鹂姝 沈伟 陈海清

[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不同生产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及产后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来我院进行分娩的7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生产方式的不同分为A、B两组,A组采取阴道分娩方式,B组采取剖宫产分娩方式,每组各35例。分别对两组产前和产后6周、12周及24周盆底肌力评分、膀胱颈角度及膀胱颈旋转角度异常率、中国女性性功能调查(FSFI)问卷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产后6周、12周盆底肌力评分与产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A组产后24周盆底肌力评分与产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A组产妇产后6周、12周盆底肌力评分0至1分和2分的比例明显多于B组(P<0.05)。A组产后6周、12周膀胱颈角度及膀胱颈旋转角度异常率与产前相比均明显增加(P<0.05);A组产后24周膀胱颈角度及膀胱颈旋转角度异常率与产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A组产后6周及12周膀胱颈角度及膀胱颈旋转角度异常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产后6周、12周FSFI问卷5项指标评分与产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A组产后24周FSFI问卷5项指标评分与产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A组产妇产后6周及12周FSFI问卷5项指标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剖宫产对产后盆底功能及产后性功能的早期影响小于阴道分娩方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种生产方式的产妇产后的性功能均可恢复正常,不存在差异性。

[关键词]阴道分娩;剖宫产;产后性功能;盆底功能

[中图分类号]R719.8 [文献标志码]A

随着临床上对产妇围生期综合生活质量的重视程度增大,产妇产后性功能的恢复也成了研究的重点。临床上终止妊娠的生产方式有阴道分娩和剖宫产两种,一部分人认为阴道分娩可引起盆底肌肉的损伤,容易发生产后阴道松弛、子宫膀胱脱垂等盆底功能受损相关性疾病,严重影响产后性功能的恢复而盲目选择剖宫产,使国内产妇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的比例逐年增加,但有报道指出剖宫产对产后性功能的优越性仅局限于产后90d。现笔者通过对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来我院进行分娩的70例产妇进行产后盆底功能及性功能的对比分析,探究不同生产方式对其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来我院进行分娩的7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生产方式的不同分为A、B两组,A组采取阴道分娩方式,B组采取剖宫产分娩方式,每组各35例,所有产妇均为初产妇。纳入标准:(1)妊娠足月产妇;(2)无妊娠并发症、合并症的产妇;(3)分娩方式为阴道分娩或剖宫产的产妇;(4)产妇年龄在22至35岁之间;(5)没有心理性疾病病史;(6)夫妻双方没有性功能障碍;(7)产妇阴道切口或腹部剖宫产切口为甲级愈合。排除标准:(1)发生各种影响生命或性生活质量伤害的产妇;(2)伴有全身性疾病或生殖系统炎症等影响性生活质量的产妇;(3)观察研究期间再次怀孕的产妇;(4)自动提出退出研究的产妇;(5)产后出现抑郁等心理疾病的产妇;(6)产后夫妻分居的产妇。所有产妇均自愿接受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调查过程及结果保密。A组产妇年龄在24~35岁之间,平均为(26.7±2.9)岁:妊娠周期在38~41.3周,平均为(39.1+0.7)周。B组产妇年龄在22~33岁之间,平均在(26.3±3.2)岁;妊娠周期在38~41.7周,平均为(39.5±0.8)周。两组产妇在年龄、妊娠周期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通过Oxford评分标准对两组产妇产前及产后6周、12周及24周的盆底肌力评分进行评估,评分范围为0至5分:0分代表无收缩功能,1分代表仅有抽动功能,2分代表有轻微收缩功能,3分代表有普通收缩功能,4分代表有正常收缩功能,5分代表有强而有力的收缩功能。通过超声检查测量两组产妇产前及产后6周、12周及24周的膀胱颈角度及膀胱颈旋转角度,前者≥95°为异常,后者≥20°为异常。在产前和产后6周、12周及24周对两组产妇进行FSFI问卷调查,问卷包括19项观察指标,本文主要通过对产妇性欲、性高潮、性唤起、性交痛及性满意度5项指标的评估,按照FSFI的评分标准将评估结果量化,得出每个产妇5项指标的标准分值,然后计算出FSFI总标准分值,表示产后性功能的整体水平,评分越高表示产后性功能整体水平越高。对比分析两组产妇产前和产后6周、12周及24周的盆底肌力评分、膀胱颈角度及膀胱颈旋转角度异常率及FSFI问卷评分。

1.3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18.0统计软件对研究得到的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通过x2检验分析,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分析,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以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盆底肌力评分对比

A组产后6周、12周盆底肌力评分与产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B组产后6周、12周、24周盆底肌力评分与产前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产妇产前及产后24周盆底肌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A组产妇产后6周、12周盆底肌力评分0至1分和2分的比例明显多于B组(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膀胱颈角度及膀胱颈旋转角度异常率的对比

A组产后6周、12周膀胱颈角度及膀胱颈旋转角度异常率与产前相比均明显增加(P<0.05);A组产后24周膀胱颈角度及膀胱颈旋转角度异常率与产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B组产后6周、12周、24周膀胱颈角度及膀胱颈旋转角度异常率与产前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产妇产前及产后24周膀胱颈角度及膀胱颈旋转角度异常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A组产后6周及12周膀胱颈角度及膀胱颈旋转角度异常率明显高于B组(P<0.05)。见表2。

2.3 两组产妇FSFI问卷评分对比

A组产后6周、12周FSFI问卷5项指标评分与产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A组产后24周FSFI问卷5项指标评分与产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B组产后6周、12周、24周FSF[问卷5项指标评分与产前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产妇产前及产后24周的FSFI问卷5项指标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A组产妇产后6周及12周FSFI问卷5项指标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产妇对产后生活质量的重视,产后性功能的恢复程度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女性产后性功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分娩导致的阴道或腹部损伤、会阴部神经病变、产后抑郁等心理疾病、阴道局部感染等。从理论上看,产妇进行阴道分娩终结妊娠时,胎儿从产道娩出,可使母体盆底肌肉受到损伤,但是剖宫产时,胎儿不从产道娩出,盆底肌肉没有遭到破坏,所以阴道分娩对产后性功能的影响比剖宫产大。但研究发现女性会阴部的完整性是影响女性产后性功能的主要因素,无论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均没有使会阴部的完整性受损,所以对产后性功能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别。

盆底组织解剖学分为3层,包括外层浅层筋膜组织和肌肉组织、中层泌尿生殖膈及内层的肛提肌及其筋膜,所有组织和神经一起作用保持盆底器官的正常位置,当筋膜、组织或神经出现异常时会导致盆底器官位置改变及功能下降,产妇会发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使产妇产后性功能降低。目前PFD在全球的发病率较高,大约为30.9%,且随着产妇的年龄增长而增加。研究发现分娩是导致PF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因为分娩期随着分娩的启动,产力的增强使胎儿先露部分对盆底形成持续的挤压,盆底肌肉张力显著增大,严重时可导致肌肉组织断裂,这种损伤在阴道分娩时更容易发生,所以有报道称剖宫产对产后盆底功能具有保护性。

本文研究发现,B组剖宫产产妇产后6周及12周盆底功能显著优于A组阴道分娩产妇(P<0.05),但产后24周两组产妇盆底功能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剖宫产只能改善产后早期的盆底功能,对远期盆底功能的恢复没有优越性。而且剖宫产手术会损伤腹部,造成自主排尿、排便的滞后,盆底肌张力的恢复延迟,同样影响产妇产后性功能的恢复。另外研究发现产后24周两组产妇膀胱颈角度及膀胱颈旋转角度正常率均恢复产前水平,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且产后24周FSFI问卷评分相互之间也没有明显差别,说明剖宫产产妇产后早期性功能整体水平好于阴道分娩产妇,可能与剖宫产不损伤阴道肌肉有关,产后不良反应少,恢复快。综上所述,剖宫产对产后盆底功能及产后性功能的早期影响小于阴道分娩方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种生产方式的产妇产后的性功能均可恢复正常,不存在差异性。

(收稿日期:2015-06-25)endprint

猜你喜欢

阴道分娩剖宫产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放弃不必要的剖宫产
探讨镇痛分娩对瘢痕子宫阴道分娩有无影响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安全护理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中的实施效果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采取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
限制性会阴切开术在阴道分娩中应用研究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38例回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