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申君:导流入海启申城
2016-09-06张春平编辑任红
文 / 张春平 编辑 / 任红
春申君:导流入海启申城
文 / 张春平 编辑 / 任红
2015年《芈月传》的热播,在中国掀起了又一个收视狂潮。当人们惊赏女主人公芈月的传奇人生时,那个与她从至爱成为至敌的初恋情人黄歇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个绯闻男友黄歇是谁?
如果说,黄歇的名字不被熟知,那么“战国四公子”信陵君、春申君、孟尝君、平原君的称呼则一定让人耳熟能详。没错,著名的春申君就是黄歇,“一代功名高楚室”的楚国宰相。《资治通鉴》评其为“虽名相国,其实王也”。
春申君生于公元前314年,卒于公元前238年,为中国上古八大姓“嬴”姓所属的十四氏之一黄氏,名歇,东周战国时期楚国公室大臣,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春申君游学博闻,善辩。楚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12县。
2400年前楚国考烈王如何能想到,他敕封淮北12县予促成秦楚结盟的大功臣黄歇,并冠以“春申”意求“欣欣向荣”时,就给中国历史打开了一扇希望的窗户,埋下了一粒肇始的种子,勃兴出当今中国最大最繁华的都市——申城上海。
一代功名高楚室
史料对春申君的记载并不多,大约只有20篇次。司马迁在《史记·春申君列传》中,只以“春申君者,楚人也,名歇,姓黄氏”寥寥数笔交代这位历史大咖的身世来源,引得后人无数演绎。有人说,他是楚王后裔,因为《史记·游侠列传》说“近世延陵、孟尝、春申、平原、信陵之徒,皆因王者亲属而显名诸侯”,《韩非子·奸劫弑臣》中也说“楚庄王之弟春申君”;有人说他是湖北江夏人,因为湖北江夏的春申君墓上写着“公元前二九八年自新罗徙居湖广江夏……公殁世后,奉敕葬于湖广武昌府江夏县黄鹤乡”;有人说,他是河南信阳人,因为宋代《古今姓氏书辩证》中记载“黄为楚灭后,其族仕楚,春申君即其后”,元代《族谱图序》中也说“黄国为楚所灭,子孙之仕楚者有黄歇”;更有人说,他是韩国人,因为在春申君墓地的《歇公生平简介》上说:“歇公字光明,号啸天,战国末期人,出生在新罗(韩国)。”
春申君明智忠信,宽厚爱人,以礼贤下士、招才募客、辅国理水而闻于世。他年轻时因颇具学识和人脉,得到了楚顷襄王的赏识。公元前298年,秦国出兵楚国,战争一直延续了20余年。至公元前272年,岌岌可危的楚国派出42岁的黄歇担任“和谈大使”,出使秦国。才华横溢的黄歇不辱使命,说服了具有战争优势的秦王与楚国缔结盟约。不过,作为代价,黄歇与楚国太子熊完随后成为人质,在秦国一住近十年。公元前262年,楚襄王病重,52岁的黄歇设计帮助作为人质的楚太子熊完从秦国返回楚国,继承王位,为楚考烈王。这位考烈王没有亏待黄歇,立即任命他为令尹(春秋战国时期的最高官衔),并封其为“春申君”,赐淮北12县为封地。“淮北12县”大约是现在的河南省南阳、信阳一带。三千多年前戎国(今陕西大荔县)的国君得罪了周天子,被贬到信阳建立申国,名为“申”。封“春申君”的含义,是想要其“欣欣向荣”。所以,直到现在,仍有人习惯把信阳称为“小申城”,把上海称为“大申城”。
公元前247年,受封淮北15年后,67岁黄歇向考烈王进言“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认为淮北12县离齐国太近,应该划归军政一体的地方行政管辖,不便作为封地。考烈王采纳了他的意见,就转而把江东封给了黄歇。黄歇为何放弃富庶的淮北之地而请封到当时属楚国东部边陲的江东之地呢?其实,身为国相的黄歇,封地近于国都陈郢,对楚王室构成威胁,春申君为了避嫌而主动放弃淮北封地,以取得楚王的信任,至于淮北接近齐国、容易受到齐国的威胁或许只是一个借口而已。
河南潢川县,春申君黄歇墓。 摄影/向明超/视觉中国
导流入海启申城
上海属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在六七千年前还是一片茫茫大海。在长江泥沙和海浪的不断冲积下,大约在四千多年前,马桥俞塘向北经青浦徐径、嘉定外岗和江苏太仓等一线的以西地区形成陆地,到了大约一千三百多年前,上海滩才最终成形。那时的上海滩还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渔村,当地人用一种叫“沪”的捕鱼竹栅捕鱼,因而那附近的江域被称为“沪渎”,这也是上海简称“沪”的由来。
春申君黄歇未封吴地时,上海只是金戈铁马征战社会里被楚国征服的江东地区一个无名入海口,其水系以吴淞江为主。吴淞江水来自太湖,据史料记载,吴淞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太湖水泄入东海的主要通道,江面宽阔达10公里以上,气势澎湃,“吴淞古江,故道深广,可敌千浦”,有人赞叹道“吴淞之水震泽来,波涛浩瀚走鸣雷”,“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但是,这条河由于泥沙淤积、河床过高,一到汛期常常洪水泛滥,虽然曾多次被裁弯取直,但河水仍时常漫过一道道堤坝,形成新的沼泽和塘浦,百姓苦不堪言。
公元前473年,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一举灭掉吴国,并吞吴地。公元前333年,楚又灭越,吴越之地尽数归楚。85年后的公元前248年,执掌楚国军政大权的楚令尹(相国)黄歇改封江东吴地后,带领族人“治吴凡十四年”,筑堤建坝、治水入江,疏通河道、导流入海,兴修水利、改造粮田,使长江三角洲的浦江地区得到良好的开发治理,受到当地人民和后世的敬仰,成为当地有史记载的第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名人。
① 黄浦江形成前
② 黄浦江形成后 制图/ Howar Lee
历史上,关于上海的水到底是姓“吴”还是姓“黄”,这其间发生过一个著名的“黄浦夺淞”河道变迁事件。上海流域的角色演变曾出现过先姓“吴”,以吴淞江为主、黄浦江为辅,后姓“黄”,以黄浦江为主、吴淞江为辅的重要转变。这一转变的历史节点,发生在明代。史料记载,明永乐元年,浙西大水,有司治不效,吴淞江流域水患此时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有些河段淤塞甚至已是“茭芦丛生,已成平陆”。户部尚书夏原吉奉命进行疏浚,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夏原吉一举解决了太湖和长江下游流域的河道疏通等一系列问题,并完成了对黄浦江全流域的疏通和扩容,使黄浦江不再是吴淞江的一条支流,而成为单独入海的水道,变身为上海第一大河。上海从此进入“黄浦时代”,日后轰轰烈烈的上海滩便在黄浦江的润泽下成长起来。永乐六年,有唐姓乡绅献出上海县城北门外的地块建造“申侯祠”,假借“春申理水”的传说颂扬夏原吉治水的政绩。
岁月不言,江河成为一部流动的史书。吴淞江与黄浦江如同“两条上海的命脉”,在数百年阡陌交错的河道变迁中承载着各自的使命,前者蜕变成一条具有乡土风味的家常河浜,褪去了往日的繁华,隐藏在宁静的街巷中,而后者壮大为一条浩浩荡荡的航运要道,继而孕育出一座在世界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超级港口城市。
历史往往比想象更加富有张力,谁能想到在数百年间,吴淞江与黄浦江的命运以这样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彼此交织、彼此更替,各自绽放自己的光彩。而上海,不过是两条河流旁的一个小小注脚。春申君黄歇为上海的建设开了第一道沟,引了第一支流,挖了第一锹土,可谓是开启上海历史的第一人,他成了上海人心中的神。
千秋俎豆重春申
“乘长风兮开宇天,古往今来兮二千年。小潢河兮今犹在,黄浦江兮续根缘。……长歌告慰春申君,你恩泽四海万民礼赞,你封地江东毕路蓝缕,你疏通河道拓垦荒蛮。”2002年9月,在上海申博成功的欢庆晚会上,开场一首富含中国古韵的《告慰春申君》极大地吸引了世人的关注。2004年6月,上海市政府在地中海之滨的法国马赛植物园举行了中法文化年马赛“上海周”开幕仪式,赠送给马赛人民一座可以触摸和亲近的中国式园林“上海园”,作为两座友好城市之间的永久性纪念。占地1600多平方米的上海园,其主体建筑即春申堂。设计师把“春申堂”布置成一座典型的中国式厅堂,室内的横匾与楹联,传统的挂落与中堂,都充满着浓郁的东方文化气息。
黄浦江之于上海的意义,无异于黄河、长江之于中国的意义,是父母之恩,更是孕育之情。江东吴地人感念春申君黄歇,纷纷以其姓或号命名山水城池,如浙江吴兴的黄浦,江苏江阴的申港、黄田港,江苏江阴的君山叫黄山。上海人民以“一水贤于十万兵”称颂他,并将这条河改称申江,黄浦江、春申江、黄浦区、黄申路、春申村等字眼随处可见,把自己的城市称为“申城”,均为纪念这位开申之祖。全国各地民众也纷纷抢结“申”缘,宣称是黄歇墓冢的地方有七处之多,分布在湖北、湖南、河南、安徽和江苏。
在松江区新桥镇春申村,建有一座“春申君祠”,祠堂门联上书“一代功名高楚室,千秋俎豆重春申”,并配以主题为“上海之根”的大型铜浮雕照壁,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当年黄歇率领当地居民治理、疏通黄浦江的伟大场景。浮雕两侧的纪念碑上,雕刻着1250年松江区纪念松江置县时献给黄歇的颂诗:“春申治水,黄浦滔滔。陆逊封侯,华亭昭昭……”祠堂掩映在一片竹林中,四周有一条小河环绕。在“嘟嘟嘟,嘟嘟嘟,爷娘去开黄浦江,回来又开春申塘,领头的爷爷叫春申君,住在伲村头黄泥浜”的童谣声中,数千年前一位曲裾单衣、束发薄履的谦谦君子带人修河理水的画面跃然纸上。春申村的老人说,这个祠堂的历史很悠久,这个村子,就是黄歇当年住过的村子;祠堂边的春申塘,就是当年春申君黄歇带人修建的。
春申塘可能就是黄浦的前身。这是一条西起北柳径、东至沙港约4公里长的河道。自春申塘开浚以来,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它的整治。据《上海县水利志》记载,自建县以来有过11次较大规模的整治。整治后的春申塘有效地提高了周边地区的防汛泄洪能力,改善了水质和水环境,成为集防汛、排涝、航运、休闲、生态于一体的多功能景观河道。
春申君黄歇开发上海,把具有江南风味的楚文化和吴越文化融合在一起,从而促成了另一个独具地方特色的“海派文化”的形成,黄歇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海派文化”的“始祖”。上海一向以“海派文化”著称,“海派”一词来源于晚清时期中国画中的“海上画派”。鸦片战争后,上海出现了“华洋杂处”的租界,当时一大批画家来到上海,受新风气的影响,他们在中国画的传统基础之上,借鉴西洋画的技法,逐渐形成了贯通古今、融合中外的画派,这种兼容并蓄、多元互补、不拘一格、灵活创新的文化风格,逐渐由画坛扩展到小说、电影、戏曲乃至社会风尚、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海派文化”的概念由此产生。“海派文化”姓“海”,其典型特征是“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海派文化”的精神特质是多元文化熔于一炉,具有突出的开放性、创造性、扬弃性和多元性,熔铸中西,为我所用,化腐朽为神奇,创风气之先。海派文化具有浓厚的都市文化意识、市民文化意识和文人文化意识,而这一切,并不是上海在晚清以来所特有的,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更久远以前。上海学者张汝皋认为,“海上画派”只是“海派文化”的开端,而非源头,春申君黄歇应为“海派文化”的“开山鼻祖”。从历史学上追溯“海派文化”,也大多可以追溯到春申君时期,因为这个时期上海的文化身份开始形成。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张童心等人说:“战国时期的上海,传统的吴越文化和外来的楚文化是并存的,这两种文化的混合情形与我们现在一般概念中的‘海派文化’是极其相似的。”
海派文化既有江南文化(吴越文化)的古典与雅致,又有国际大都市的现代与时尚。区别于中国其他文化,具有开放而又自成体系的独特风格。“海派文化”之于上海,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因“海纳百川”的“海派文化”影响,上海才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都市之一,成为中国举足轻重的对外窗口之一。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从文化上,上海人对春申君黄歇的纪念,将是世代相续的。
1959年,在上海松江区方松街道广富林村发现的广富林遗址填补了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考古学文化谱系的空白,将上海地区的历史向前延伸了4000年,为研究环太湖地区的文明化进程提供了新的证据。图为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画面。 摄影/王亚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