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个全面”:新时期中国发展的战略定力*

2016-09-06

观察与思考 2016年2期
关键词:人民出版社四个全面读本

何 历 宇

“四个全面”:新时期中国发展的战略定力*

何 历 宇

战略定力是大国领导人需要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和宝贵素养,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向世人充分展示了其坚定的战略定力,这一战略定力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中。因此,可分别从新时期中国发展需要战略定力的原因、“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奠定战略定力的具体机制以及“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发挥战略定力的依据三个方面,来论述二者的内在逻辑关系。

“四个全面” 习近平 中国发展 战略定力

作者何历宇,男,浙江财经大学思政部副书记,副主任,教授,政治学博士(杭州3100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定力问题,在党的历史上,中央主要领导人强调定力问题尚属首次。习近平总书记讲定力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定力,一是战略定力。政治定力,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战略定力,就是长远的战略眼光。二者都是大国领导者需要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和素养。习近平总书记讲得更多的是战略定力。宽泛一点理解,战略定力也包含了政治定力,因为政治定力是战略定力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应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各项重大举措和决策中所表现出来的定力,不仅令全国人民有踏实、放心的感觉,也让国际社会体会到了中国政府与社会的坚毅和稳定。这种战略定力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提出并多次明确阐述的“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中。因此,可从新时期中国发展需要战略定力的原因、“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奠定战略定力的具体机制以及“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发挥战略定力的依据三个方面来论述二者的内在逻辑关系。

一、新时期中国发展需要战略定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2月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针对全面深化改革“怎么改、改什么”的问题指出,必须坚持“我们的政治原则和底线,要有政治定力”①《 “四个全面”学习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57、135、141、153、52页。。 稍后,他又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说:“当今世界,机遇和挑战并存。风云变幻,最需要的是战略定力。”②《 “四个全面”学习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57、135、141、153、52页。2014年2月,他在省部级干部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怎么改、怎么完善,我们要有主张、有定力。”③《 “四个全面”学习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57、135、141、153、52页。同年4月,他又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要求我们党的干部务必要“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正确判断形势,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④《 “四个全面”学习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57、135、141、153、52页。。这些阐述表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战略定力在新时期中国发展中的重大意义,其政治智慧源于他对新时期中国发展在历史、现实以及未来责任担当方面的深刻洞察力。

(一)新时期中国发展需要战略定力源于中国道路的艰辛探索

尽管中国在历史上具有最为成熟的文明体系和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文化传统,但是众所周知,由于近代中国统治者的夜郎自大、封闭保守以及社会制度僵化、技术落后等各种原因,加上近代西方国家在经过工商业革命之后迅速崛起,近现代中华民族落伍了,其命运多舛、备受磨难、苦难深重。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复兴,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数不清的无辜民众付出青春和生命代价,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到北伐大革命、第一次国内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华民族在反抗西方殖民侵略和国内专制统治者,探索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的道路上经历了无数的曲折和艰辛的探索。只要不是出于偏见,谁都不能否认,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然而,建设新中国之路也经历了各种艰难困苦,从新中国初期的抗美援朝、三大改造、镇压反革命,一个新型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才刚刚建立起来,就接连发生了全国性的反右扩大化、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严重的政治错误,使国家和人民遭受了重大损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拨乱反正,党终于在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领导下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反映世界潮流的改革开放之路。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创造了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世界奇迹,综合国力迅速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改善,中国彻底甩掉了西方殖民者强加在我们头上的“东亚病夫”的帽子,并彻底改变了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⑤《 “四个全面”学习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57、135、141、153、52页。面对来之不易的成就和艰难探索选定的道路,我们没有理由不倍加珍惜。

(二)新时期中国发展需要战略定力更源于中国发展模式的现实挑战

中国发展模式是中国道路的具体实现形式。尽管学界对于“中国模式”还存在各种各样的争议,但是这一模式已经取得巨大成功却是毋庸置疑的。同时,也毋庸讳言,中国发展模式正面临着各种尖锐的现实挑战。从国际环境来说,首先,中国发展模式的社会主义取向始终面临着资本主义的挑战。西方资本主义大国千方百计遏制中国发展的企图从未改变,各种西化、分化甚至颠覆中国政权的活动从未停止,尤其是在东欧、苏联社会主义国家解体之后,这种压力更加巨大。其次,在复杂的国际环境影响下,近年来中国与部分邻国的领土争端矛盾错综复杂,部分邻国政局不稳殃及我国边境,我们应对稍有不慎,就有引发大的冲突的可能,从而影响和制约国内发展的大局。再次,还必须承认,随着中国经济规模越来越大,对世界资源和市场的需求与日俱增,中国不仅与西方大国而且与作为中国外交重要基础的不少第三世界国家,也存在着利益竞争关系,这些关系处理不慎也会引发较为尖锐的矛盾。

从国内环境来说,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一点也不比不发展时少。比如,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不可持续性越来越明显;政治领域的腐败蔓延以及政治生态恶化的趋势没有根本扭转;社会领域的群体性事件以及各种危害公共安全的暴力事件频发;信仰迷失、精神空虚、道德滑坡等思想领域的问题严重;环境污染、自然灾害、食品安全等问题触目惊心;等等。同样重要的是,如何看待30多年的发展,如何通过继续深化改革解决上述问题,始终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和分歧。对于认识上的分歧,必须也只能通过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解决,最终还是要通过进一步的发展成就来解决。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近年来社会上确实弥漫着一股否定革命和建设成就、夸大各种负面影响的历史虚无主义和崇洋媚外的思潮。如果我们缺乏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战略定力,就很可能在各种噪音中迷失方向,甚至出现颠覆性的错误。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现在,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尤为重要。”①《“四个全面”学习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51页。

(三)新时期中国发展需要战略定力还源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特殊使命和责任担当

首先,在一个历史文化悠久、人口众多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要完成这一事业,必定会倍尝艰辛,付出加倍的努力,没有相当坚定的战略定力,这一事业就有可能付出不应有的代价甚至中辍、失败。过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曲折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前苏联的解体,固然有很多复杂的原因,但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直接原因,无疑是其政治精英集团的思想混乱,主要领导人缺乏战略定力。对此,邓小平早在戈尔巴乔夫1989年访华时就预见到了。根据时任邓小平翻译的张维为教授的说法,邓小平对戈尔巴乔夫的评价是:“这个人看上去很聪明,实际上很蠢。”②参见张维为:《中国超越: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74页。

在邓小平看来,戈尔巴乔夫推动的政治改革实际上是被西方国家牵着鼻子走,苏联人并没有主见。与之形成鲜明对照,尽管我国当时也发生了大规模的政治风波,但由于邓小平等老一辈政治家拥有犀利、坚定、深邃、意志如钢的战略定力,中国渡过了危机时刻,为后来的快速发展迎来了宝贵的机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至今仍值得深思。

其次,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暂时遭遇严重挫折处于低潮的今天,中国共产党人承担着高举社会主义旗帜,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使命。如果说,中国从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受尽西方侵略者凌辱的“东亚病夫”迅速变成一个独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大国,充分证明了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新中国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那么在今天,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没有社会主义中国的存在和发展,也很难有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特殊、光荣而又重大。

再次,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还承担着推动世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责任。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发展的今天,中国强大的经济规模和高速增长的发展速度使得中国承担着世界经济火车头的作用。同时,作为社会主义大国,中国必须把维护世界和平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中国永不称霸,也不宜结盟,中国必须有自己独立稳定的外交方针和政策。只有自身具有坚定的战略定力,确保自身的稳定发展,中国才能发挥好推动世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正如邓小平1990年1月在会见李嘉诚时所说:“如果中国乱起来,数以亿级的人向世界各地跑,难民问题将遍布世界,……将是国际局势是否稳定的问题。”①《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06-1307页。

二、“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奠定了新时期中国发展的战略定力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正是适应新时期中国发展战略定力的需要提出来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方位地为新时期中国发展凝聚了方向定力、增强了发展定力、巩固了社会定力、保证了政治定力。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为新时期中国发展凝聚了方向定力

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即提出了小康社会的问题,他把人民生活达到小康作为中国实现现代化战略三步走的第二步目标。在江泽民同志担任总书记期间,又把邓小平“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到第三步具体化为“新三步走”战略,提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明确把建党一百年的战略目标具体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首次完整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个战略目标的完整提出对于新时期中国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②《“四个全面”学习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52页。他还说:“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③《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读本》,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4年版,第7页。方向指引道路,目标凝聚人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汇聚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智慧,反映了全党和全体人民的热切期盼和共识,使得大家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心聚力,同圆中国梦。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举措为新时期中国发展增强了发展定力

发展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也是时代的世界潮流,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基本途径。发展和稳定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在一个快速变迁的现代社会,一个政治系统必须符合时代潮流,在动态中才能保持稳定。正是邓小平深刻把握了这一时代特征,才提出了“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等著名命题,通过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推动中国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的发展成就是中国长期稳定的压舱石。正如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所指出的:“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成果,‘六·四’这个关我们闯不过”,“为什么‘六·四’以后我们的国家能够很稳定?就是因为我们搞了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1、377、375页。他还说:“从根本上说,手头东西多了,我们在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时就立于主动地位。对于我们这样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经济要发展得快一点。”⑤《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1、377、375页。“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1、377、375页。因为人民一比较就有了问题。在新形势下,改革开放仍然是中国发展的基本途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①《 “四个全面”学习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32、186、193、270、210、274、244、245页。。但是,我国经过多年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各种深层次的体制机制矛盾开始暴露出来,要推动中国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关键在“深化”,重点在“全面”。为此,就不仅要敢于啃硬骨头,涉深水区,而且还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结合起来,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尽可能降低和减少社会震荡,为新时期中国发展增强发展定力。

(三)全面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巩固了新时期中国发展的社会定力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国家的基础在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础是社会稳定,而社会稳定的关键又在于公平正义。古今中外无数的事实证明,公平正义离不开法治。“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角度看,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解决好法治和人治的问题;从世界现代化史的角度看,一些国家在快速发展后陷入这样那样的‘陷阱’,也与法治不彰有关。”②《 “四个全面”学习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32、186、193、270、210、274、244、245页。在一个高速变动的社会中,法及其维护的基本秩序,起着定海神针的关键作用。新中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是证明,全面依法治国对于新时期中国发展极端重要。正是鉴于文化大革命极端忽视法治导致严重社会灾难的深刻教训,邓小平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就一直强调要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30多年改革开放历程证明,法治是指引中国改革这艘航船风雨中不变航向的灯塔,是阻拦奔腾的市场经济之川不溢出河道的堤坝,是守护30多年改革成果不被蚕食的卫士。”③《 “四个全面”学习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32、186、193、270、210、274、244、245页。党的十五大根据改革开放以来多年法制化建设的经验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又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定。全面依法治国的提出,既承接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法制化建设的经验和成就,又充分估计到了当前以及未来相当长时间我国法治建设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和挑战。针对当前立法混乱、执法不公、权大于法等严峻问题,新一届中央本着“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基本方针,确立了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位一体的基本目标,确定了190项法制改革的重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④《 “四个全面”学习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32、186、193、270、210、274、244、245页。“要努力让人民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⑤《 “四个全面”学习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32、186、193、270、210、274、244、245页。全面推进法依法治国,将为新时期中国发展奠定坚实的社会定力。

(四)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保障为新时期中国发展提供了政治定力

邓小平早就指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⑥《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0页。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⑦《 “四个全面”学习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32、186、193、270、210、274、244、245页。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⑧《 “四个全面”学习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32、186、193、270、210、274、244、245页。。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仅是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所决定的,而且也是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所需要的,它符合中国的特定国情和时代需要。像中国这样一个面临西方先发国家强大压力的人口大国,区域发展很不平衡,自然灾害频繁,社会自治能力匮乏,如果没有一个富有理想并具有严明纪律的政党来组织领导,不要说民族振兴,就是维护社会的基本稳定也是相当困难的。所以,“坚持中国共产党这一坚强领导核心,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⑨《 “四个全面”学习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32、186、193、270、210、274、244、245页。。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新时期中国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政治定力。我们党是世界上最为强大、最富有生命力的政党,但是毋庸讳言,党当前也经受着长期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存在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不少党员党性观念淡化,少数党员干部严重贪污腐化,整个政治生态趋于恶化,党的肌体遭受着前所未有的严重侵袭,全面从严治党成为新时期中国发展所必需的政治条件。全面从严治党,核心问题是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重点是从严治吏、正风反腐、严明党纪,目标是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为新时期的中国发展保障政治定力,防止发生颠覆性的方向性错误。

三、“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其战略定力的依据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为什么具有战略定力?其根本依据是什么?笔者认为这可以从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与主体条件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四个全面”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又一次新的理论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它在新时期中国发展中具有战略定力的、基本的和主要的依据。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其一,“四个全面”与党的十八大的关系。“四个全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决议的必然产物,其内容直接或间接源于党的十八大报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都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比较成熟的概念和用法,直接源于党的十八大报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的主题,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十八大报告的重点内容。因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顺理成章地分别把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主题,正是新一届党中央贯彻落实十八大决议的逻辑演进。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有“从严治党”的概念,这一概念也是党的十五大以来使用较为频繁的概念,不过没有直接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后者是作为第四个全面稍晚提出的。但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与之相关的两个“全面”,即“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并单列一个问题阐述“严明党的纪律”。更重要的是,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从严治党”这一完整概念,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会发言中提出来的。从个人工作风格看,全面从严治党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特别突出的工作作风。所以,全面从严治党也是源于党的十八大报告的。

其二,“四个全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四个全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综合创新。显然,“四个全面”与五个布局是不同的。五个布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而“四个全面”着重阐明的是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攻方向、关键领域和工作重点,它是实现五个布局的战略举措,是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针对现阶段主要矛盾提出来的,二者均富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是,“四个全面”整合了战略目标和战略手段,其视野更加宽广,系统性更强,体现了新的超越和综合创新。

其次,除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历史与逻辑演进这一根本和主要的依据外,“四个全面”战略定力还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其历史使命的自觉体任与责任担当有关,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品质密不可分,这是“四个全面”战略定力的主体依据,可以从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来理解。

第一,“四个全面”反映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①《“四个全面”学习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48、139、141、138、140、148-149、84、142、77页。领导一个大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没有坚定的政治定力,是很难有战略定力的。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之所以终其一生都表现出了超强的自信和战略定力,其力量之源、信心之本无疑与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的政治定力分不开。在1936年的美国记者斯诺看来,毛泽东的自信主要来源于他的“马克思主义”。而邓小平尽管一生三落三起,西方媒体对他的评价也是毁誉不定,但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1989年政治风波之后,他多次明确表示,尽管当时的总书记犯了严重错误,但是体现改革开放精神的十三大报告“一个字都不能动”。在苏东巨变后,面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低潮,邓小平又对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说,西方对东欧的变化“不要高兴得太早,问题还复杂得很”②张维为:《中国超越: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94页。。作为新时代伟大的政治家,坚定的信心和战略定力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突出特点。他反复指出:“我们讲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有坚如磐石的精神和信仰力量”③《“四个全面”学习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48、139、141、138、140、148-149、84、142、77页。, “对‘三个自信’要刻骨铭心”④《“四个全面”学习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48、139、141、138、140、148-149、84、142、77页。,“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⑤《“四个全面”学习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48、139、141、138、140、148-149、84、142、77页。,“绝不会接受任何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⑥《“四个全面”学习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48、139、141、138、140、148-149、84、142、77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针对一些人故意混淆、歪曲改革的总目标、总方向,片面解读和宣传所谓“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治理现代化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及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每一条都包含两句话,“两句话都讲,才是完整的”,“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⑦《“四个全面”学习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48、139、141、138、140、148-149、84、142、77页。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四个全面”就是“三个自信”的逻辑展开,“四个全面”的战略定力来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第二,“四个全面”反映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历史的传承和尊重。“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⑧《“四个全面”学习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48、139、141、138、140、148-149、84、142、77页。这里的“本来”,既有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又有中国共产党人90多年的奋斗历程;既有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又有社会主义本身的发展逻辑;既有毛泽东时代的经验借鉴、物质基础和理论准备,又有邓小平时代开创的改革开放传统。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个决不”:“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果实决不能丢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⑨《“四个全面”学习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48、139、141、138、140、148-149、84、142、77页。他说:“照抄照搬他国的政治制度行不通,会水土不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⑩《“四个全面”学习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48、139、141、138、140、148-149、84、142、77页。实际上从内容上看,“四个全面”的每一个方面,从改革开放以来就已经不同程度地为历届中共领导集体所重视、坚持和强调,成为了国家前进发展的总思路、总方向。把几个方面结合起来,并且加上“全面”二字,具有新颖的创意和深刻的意蕴。这极大地拓展了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的深度和广度,开拓了党治国理政的新视域、新境界。它兼顾中国特色和世界潮流,体现中国与世界的深刻互动,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一个政治家之所以伟大,完全离不开孕育他的政党、国家、民族、时代的伟大。一个奉行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家,是不可能拥有战略定力的,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就是典型的例子。

第三,“四个全面”反映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敢于担当的勇气和决心,敢于为民请命的优秀品质。在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就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①《 “四个全面”学习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49、104、22-23、283页。履新三年多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敢于担当的精神特别令人注目。习近平总书记经常讲的“打铁还需自身硬”、“抓铁有痕,踏石留印”、“钉钉子的精神”、“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敢于下深水、涉险滩,勇于破樊篱、扫障碍”、“开弓没有回头箭,改革关头勇者胜”、“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等名言名句已经广为人知,铁腕反腐的决心和毅力更是令人崇敬和叹服。中国共产党人这种不惧困难、敢涉险滩的担当精神和勇气,与其他很多玩弄政治权术和热心选举游戏的发达国家领导人形成鲜明对比,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者的崇高理想,而且也继承了中华民族士大夫敢于为民请命的传统优秀品质。对此,德国前总理施密特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与邓小平谈话中就已经发现了。施密特发现,与其他许多国家领导人相比,中国共产党人更加具有担当精神,具有为民请命、选贤任能的特点,他把这一点视为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用他的话说,中国的改革开放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热爱传统文化,传统经典名句总是在他的讲话中信手拈来,对于自己国家和民族强烈的责任感,赋予他坚定的使命意识和战略定力。他说:“我经常看中国近代的一些史料,一看到落后挨打的悲惨情景就痛彻肺腑!”②《 “四个全面”学习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49、104、22-23、283页。

第四,“四个全面”反映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对时局特点的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③《 “四个全面”学习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49、104、22-23、283页。“四个全面”的战略举措抓住了新时期中国发展的主攻方向、关键领域和工作重点,牵住了新时期中国发展的“牛鼻子”,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每一个全面都高度令人关注,都是老百姓热切期望得到解决的问题,而每一个全面,又都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成立了相关的领导小组,并按照严格的工作步骤一步步实现,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三严三实”的特点,即“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④《 “四个全面”学习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49、104、22-23、283页。。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应用毛泽东说的一句话:“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⑤《 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一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48-250页。没有实事求是和认真的精神,是不可能深刻把握时局特点,提出“四个全面”这样的战略举措的。

综上可见,“四个全面”的战略定力既根源于其历史地位,也源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优秀的政治品质。我们相信,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定能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定指日可待。

责任编辑:孙艳兰

*本文系2015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研究课题“‘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战略定力研究”的最终成果。

猜你喜欢

人民出版社四个全面读本
雏燕
散文诗小型张读本
新时代机关党建简明读本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中华家教》亲子读本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新媒体发展的关系探析
抉择
“四个全面”清晰展现战略布局
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