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县小麦作物施肥指标体系研究与应用
2016-09-05伊川县农技站何周云
伊川县农技站 何周云
伊川县小麦作物施肥指标体系研究与应用
伊川县农技站何周云
根据伊川县2008—2011年的土壤养分测试结果、小麦田间试验数据及作物需肥规律,研究伊川县小麦作物丰缺指标与施肥技术指标体系,提出分区施肥建议,指导大田生产。
一、全县土壤养分现状
从化验分析结果来看,全县耕地土壤养分含量现状是有机质平均19.4g/kg、全氮平均0.98 g/kg、有效磷平均10.5mg/kg、速效钾平均163mg/kg、缓效平均786 mg/kg、有效铜平均1.35 mg/kg、有效锌平均1.17mg/kg、有效铁平均8.63mg/ kg、有效锰平均12.94mg/kg、有效钼平均0.25mg/kg、水溶性硼平均0.39mg/kg、有效硫平均23.96mg/ kg、pH 值为8.2。
二、田间肥料试验技术参数研究
(一)小麦肥料效应函数
对2008-2011年在全县开展的小麦“3414”试验和氮肥用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小麦肥料效应函数。
(二)技术参数研究
1.100kg产量养分吸收量
依据“3414”和5区丰缺指标试验计算出冬小麦不同产量水平100kg产量养分吸收量。
2.农学参数
(1)化肥的增产效果。 依据试验结果得出:小麦氮肥增长率为37.67%,氮肥贡献率为26.15%;磷肥增长率为38.66%,磷肥贡献率为25.15%;钾肥增长率为14.25%,钾肥贡献率为11.54%。
(2)肥料利用率。依据试验结果得出:小麦氮肥农学效率为8.5 kg/kg,偏生产力为31.67 kg/kg,肥料利用率为34.39%;磷肥农学效率为14.64 kg/kg,偏生产力为63.21 kg/kg,肥料利用率为7.76%;钾肥农学效率为7.35 kg/kg,偏生产力为72.10 kg/kg,肥料利用率为23.40%。
(三)土壤肥力参数
1.土壤供肥能力
依据试验计算出小麦缺素区和无肥区土壤供肥量。
2.土壤养分校正系数
依据试验计算出土壤效养分校正系数平均全氮(N)、有效磷(P2O5)、速效钾(K2O)分别为0.07、5.07、0.39。
(四)磷钾丰缺指标研究
依据试验结果,得出小麦有效磷和速效钾的丰缺指标。
三、施肥指标的建立与研究
(一)小麦氮肥指标体系
小麦氮肥施用量采用以产定氮法。
施氮量=目标产量吸氮量+氮素表观损失+土壤氮素残留-土壤养分供应
(二)小麦磷肥指标体系
小麦磷肥施用量采用测土定磷(恒量监控),每667m2高产田目标产量为500kg时,根据“3414”试验结果最佳施磷量(P2O5)为7kg;每667m2中产田目标产量为300~400kg时,磷素需求量(P2O5)为6kg;每667m2低产田目标产量为300kg时,需磷量(P2O5)为4kg。
(三)小麦钾肥指标体系
小麦钾肥用量采用肥料效应函数法,肥力等级划分及对应施钾量。
(四)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采取因缺补缺原则。
四、分区施肥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了不同区域、不同产量水平、不同等级的耕地肥料的经济施用量。
河川区属于高产田,每667m2目标产量>600kg,按照分组不同,每667m2可施氮肥12~16kg、磷肥5~9kg、钾肥3~7kg;每667m2目标产量为500~600kg时,可施氮肥10~14kg,磷肥3~7kg,钾肥3~7kg;每667m2目标产量为400~500kg时,可施氮肥9~11kg,磷肥2~6kg,钾肥3~7kg。
东西丘陵区属于低产田,每667m2目标产量为300~400kg,根据不同分级可施氮肥8~13kg,磷肥2~6kg,钾肥3~6kg;每667m2目标产量<300kg,根据不同分级可施氮肥7~10kg,磷肥2~4kg,钾肥2~4kg。
五、应用效果
(一)增收节支效益明显
200—2011年全县累计在小麦作物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6.54 万hm2,小麦每667m2均增产18.40 kg,每667m2均节肥(折纯)1.48 kg,每667m2增收节支42.51元。总增收粮食18 068.8t,总节约化肥(折纯)1 453.36t,总增产节支4 174.48万元。
(二)施肥观念发生根本性转变
1.基本改变了过去偏施化肥的习惯,增加了有机肥施用量,实现了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
2.改变了过去长期以来以施用单质化肥为主的习惯,调整到以施用配方肥为主。
3.将传统的凭经验施肥改变为按照不同土壤养分含量,不同作物的需肥特性,实行凭卡施肥。
(三)肥料施用结构趋向合理
农民施肥品种和数量发生了较大变化。复合肥、配方肥施用数量逐步增加,单质氮肥、磷肥数量逐步减少,出现了氮减、磷钾增的明显变化,施肥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