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气管哮喘的证候规律分析研究

2016-09-04杨天一江柏华张碧海金冠男丁宁

黑龙江中医药 2016年6期
关键词:证型病机检索

杨天一 江柏华 张碧海 金冠男 丁宁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150036)

·学术探讨·

支气管哮喘的证候规律分析研究

杨天一 江柏华 张碧海 金冠男 丁宁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150036)

目的:对支气管哮喘的相关中医证候进行归纳分析,探讨其内在规律。方法: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有关支气管哮喘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的临床研究和个人经验类文献进行检索,检索范围为1996年1月至2016年9月时间段内发表的文献,对检索结果进行频数和聚类分析。结果:经过相关数据的分析,共纳入54篇文献,其中支气管哮喘共涉及了的20种中医证型。其中最为常见的证型有七种,分别是热哮型、冷哮型、肺肾两虚、肺脾两虚、肺虚、虚哮型、风哮型。结论:对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证候要素、辩证分型进行规律性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对于支气管哮喘的中医临床诊治提供了诸多客观数据,对其规范化治疗的发展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支气管哮喘 证候分布 聚类分析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本病的患病率也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呈逐年升高[1]。支气管哮喘患者多以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为常见症状,且于夜间和凌晨等时间段反复发作。祖国医学治疗哮喘的历史源远流长,且疗效显著,能较好地控制病情发作,较大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然而,从业者在临床工作中,多采取主观定性的方法进行辨证治疗,因此在辨证的过程中常带有较强的经验性和主观性,缺乏客观规律的论证,以至于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往往受制于客观规律的发展。本研究对诸多文献中的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进行的分析,以文献中的诸多研究为理论依据,对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其中的客观规律,以便于对支气管哮喘的辨证论治进行方法论的优化。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及检索结果

以“支气管哮喘” “中医”为检索词,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有关支气管哮喘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的临床研究和个人经验类文献进行检索,检索范围为1996年1月至2016年9月时间段内发表的文献,共计检索出文献273篇。纳入有明确辨证分型和完整治疗方药者,排除方药不完整及综述类文献,纳入统计分析文献共计54篇。

1.2 证型规范

参照《中医诊断学》[2]中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证型名称和分类。

1.3 统计学方法

建立数据录入系统的软件采用office excel进行录入,对采集到的数据,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证型的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3]。

2 结果

2.1 支气管哮喘证型分布

54篇文献共计20种支气管哮喘证型,累计出现频次6278次,其中出现频次最高的证型有七种,分别为热哮型、冷哮型、肺肾两虚、肺脾两虚、肺虚、虚哮型、风哮型,共占总数的90.87%。具体证型分布见表1。

表1 54篇文献中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证型出现的次数和比例

2.2 支气管哮喘的中医病机和病位分析

对支气管哮喘上述20个证型进行分析,归纳出10个病机要素和3个脏腑病位。病机要素中实证5个(38.29%):痰热(18.67%),寒痰(9.81%),痰浊(7.28%),气滞(1.58%),风淫(0.95%);虚证3个(52.54%):气虚(27.85%),阳虚(16.46%),阴虚(8.23%);虚实夹杂(9.17%)。脏腑病位依次为肺(6278,100.00%),脾(4687,74.66%),肾(3969,63.22%)。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的中医病名为哮病,其病因以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刺激、体虚劳倦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最为多见,病机多见于痰壅气道、肺失宣降而致病。本病最基本的病机为痰饮内伏,《证治汇补·哮证》中:“内因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4]的记载指出外邪是哮喘发作最主要的病理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支气管哮喘最多见的中医证型为热哮型、冷哮型、肺肾两虚、肺脾两虚、肺虚型、虚哮型、风哮型这七种证型。目前,支气管哮喘在中医证候规律方面的研究并不少见,且成果斐然,其中在中医证候规范化的研究以及对证候本质方面的探讨等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祖国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方面的研究尚处在摸索阶段,还具有较大的研究潜力和发展前景。现阶段有关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证候、辨证分型诊断等方面的研究尚存在缺乏统一的认识、未达成统一的标准、未制定客观的量化指标等问题。诸多因学派、地域等因素导致的证候名称不统一;中医辨证论治虽有望、闻、问、切等方法的支持,但仍多以个人经验为主,证型判断缺乏系统性的客观量化指标的约束,随意性较强;由于中医学和西医学的相关理论和概念具有极大的差别,导致两种学科的指标之间缺乏相关性,使哮喘中医证型的文献研究较为局限;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证候研究缺乏具体的特异性量化指标。上述诸多问题是接下来中医征候规律性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案)[S]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 (3):177-185

[2] 朱文锋.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58-215

[3] 司富春,岳静宇.食管鳞癌的中医证候聚类分析.中医杂志[J], 2012,53(22):1944-1947

[4]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8.

(2017-01-03 收稿)

猜你喜欢

证型病机检索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辨证针刺治疗不同证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老年痴呆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代谢综合征中医病机探讨
痔病症状发作诱发因素的对照研究及其与中医证型相关性
国际标准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