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头吹过来震撼的音响

2016-09-03杜国景

藏天下 2016年12期
关键词:文艺观新文学贵州

文/杜国景

山头吹过来震撼的音响

文/杜国景

SHANTOUCHUIGUOLAIZHENHANDEYINXIANG

◎1985年,蹇先艾在海粟大师赠送的《九上黄山》画前留影

以鲁迅在《新青年》发表《狂人日记》《孔乙己》《药》为标志,明年,将迎来中国新文学的百年纪念,而蹇先艾,是历史不会忘却的名字。他不光是“乡土小说”得到过鲁迅的高度评价,而且参与了新文学从诞生到新时期的大半进程,这在贵州绝对是第一人……

1925年,不到20岁的蹇先艾曾写下一首《百年后》的短诗,他想象自己“已掩埋在蓬蒿的深处”,但仍在倾听“那山头吹过来震撼的音响”。如今,诗人已是真正的百年后了,中国文学后拥前遮,后浪前浪,涛声不断,贵州经济社会、历史文化也面临新的历史机遇。蹇老那带有新文学初期稚嫩色彩的感伤,或者已可换一种语境来领悟:那是诉说,更是愿景,是未了的文学因缘,以至于我们今天谈论蹇先艾的意义,仍离不开文学未竟的历史使命。

然而,我们真正读懂了这位乡贤么?他的文学成就,真正只是起于乡土文学么,终于乡土文学么?当然不是。“1948-1949年大转折年代的蹇先艾”,“十七年文学中的蹇先艾”,“八十年代的蹇先艾”,其实都是很值得讨论的题目,但从未有过这类讨论。一个从“五四”时代开始,就致力于文学创作并且卓有成就的老作家,在大转折年代,在十七年及至新时期留下的思想轨迹,都是极具价值的话题,而且并不仅仅关乎他个人。或许,我们应当像其他兄弟省用“研究会”来锁定某一位家乡名人那样,也成立一个类似的学术机构,来纪念这位新文学的先贤。

◎蹇先艾与贺绿汀

◎1986年10月27日,蹇先艾与印度小说家Singh合影

从1948年4月到1950年1月,这是蹇先艾一生辍笔最长的时间。蹇先艾是一个很勤奋的作家,从1922年给报刊投稿开始,他每年都会有收获。像这样中途辍笔一年零八个月,在他的一生中是惟一的一次。1950年2月,蹇先艾重新笔耕砚田。此后两年多时间里,他就发表了很有分量的三篇论文和一篇小说,集中反映了自己在大转折到来前后思想和创作的变化,真实地记录了他从民国跨入新中国的心路历程。这三篇文章按时间顺序排列,分别是:《我逐渐认识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开展文艺创作的几点体会》《我的文艺思想批判》,小说则是1950年8月在《贵州文艺》创刊号上发表的《春耕》。遗憾的是,除了《春耕》外,三卷本《蹇先艾文集》以及其他很多关于蹇先艾的研究资料,均未收录这三篇文章,记载这些文章发表信息的资料,有的也并不可靠,相关研究更少。

蹇先艾对创作“一向是抱着严肃的态度的”,在他看来,“文学是一个与恶势力恶社会战斗的武器,并非公子哥儿们的游戏消遣的工具”。这样的文艺观来自“五四”新文化传统,与左翼文学、解放区工农兵文学同属一脉。蹇先艾所走过的道路,从未有悖中国共产党的主张。除了揭露和鞭挞黑暗势力,蹇先艾从未向地方军阀或国民党统治作过任何妥协。人格气质和修养方面,蹇先艾决非特立独行,容易冲动激进的狂狷之士,恰恰相反,他谦和随性、行事低调。在重大社会变革面前总是谨言慎行,从不轻易草率,更不会逆潮流而行。正是从作品到人品的种种特点,决定他从国统区来到解放区,从旧中国跨入新中国不可能有太多的曲折反复。在从旧制度跨入新中国的过程中,他的心路历程虽曾起过大大小小的波澜,并一定会反映在创作上。但明显的是,他在十七年间所有的创作,仍关乎他一生所垂青的贵州乡村,但与1949年以前相比,已经有所改变,有所放弃,同时亦有所坚守或保留。这种改变、放弃、坚守或保留的内容,正是我们在纪念这位作家时,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

◎蹇先艾与漫画家方成

用好友李健吾的话说,“蹇先艾本色是所谓一介寒儒”。他“不贪得,不就易,不高蹈,不卑污,老实而又那样忠实”,但“有的是个人的情调”。这种个人情调对他的文艺观有着重要影响。然而,在文艺的工农兵方向成为时代主流时,蹇先艾敏锐地感觉到了自己的差距,所以他才会在1948-1949年间主动停下笔来。他知道自己需要时间来观察、思考、调整。正是形势的推动之下,蹇先艾的文艺观开始发生重要变化,他深入到贵州最边远的黎平县参加土地改革近一年。他对待新生活、新事物几乎像小学生一样恭敬和虔诚,认认真真地去对待贵州乡村的每一件新事物。这样的态度,决定了他的创作并非毫无价值。

蹇先艾每年都要下乡数次,每次短则数天,长则十天半月甚至一年半载,他用自己细微观察所记录的点点滴滴,正是那个时代贵州乡村真实的变迁史、变革史,是贵州农民在新旧交替的大转折、大变革时期的心灵史、心态史、性格史、精神史。质朴的文字、细致的描绘,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从这个意义上讲,作家的创作态度与这些作品的价值,直到今天仍无可替代。我们今天所提倡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要的就是这样的恭敬和赤诚。从蹇先艾在十七年时期和八九十年代的全部文学活动和文学创作中,我们看到的,正是老一代作家对待生活的严肃和热情。作为从“五四”一路走来的老一代作家,蹇先艾在大转折年代,在十七年和新时期的思想轨迹,本身就是极珍贵的文学史、思想史资料,直到今天仍能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启示。

责任编辑 陆青剑

猜你喜欢

文艺观新文学贵州
贵州,有多美
沉醉贵州
小报文学与新文学的论战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夏目漱石《草枕》中那美人物形象与“非人情”美学
胡风的性情与悲剧
论朱自清创作中自省意识成因
《胡适·鲁迅·莫言:自由思想与新文学传统》序
张爱玲的文艺观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