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早期油画史”研究系列之六:“—第一站”和“第一港”
——明清之际“珠三角”地区的西画东渐现象

2016-09-03

油画艺术 2016年1期
关键词:西画外销澳门

明清之际发生于中国民间江南地区的近代西画东渐的“暗流”现象,使我们将所研究关注的对象与本土地理文化环境相联系。倘若说“欧西绘画流入中土”的一个重要区域,是与长江三角洲一带的人文、自然条件生息相连的话,那么,另一个中国本土的“三角洲”,即以珠江三角洲为主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同样值得我们密切地关注,这里曾经是著名的“瓷器之路”的始发地,同时也是近代西画东渐中国的重要地区之一。南粤北面有五岭为天然的屏障,远离封建朝廷和传统文化发达的地区。而其南方则面向大海,形成与西方世界的航海贸易往来。[1]从历史的角度看,该地区形成了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文化,与历史上所称的“岭南文化”一脉相承,拥有中西交通中的中国“第一站”的澳门和“第一港”的广州。因此,素有“岭南文化”传统的广东南粤之地,无疑成为明清之际西画东渐的又一个重要“民间”地区。

倘若回首明清之际中西交通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广东一隅”的作用:

欧洲人之于中国,自元以后,至是始又复通。自葡萄牙人至中国以后,荷兰、西班牙、英、法诸国,俱相继至,群聚于广东香山县之澳门;沿海如漳、泉、宁波等处,莫不有此辈之踪迹。而广东一隅尤为诸番荟合之地。文武官月俸,且多以番货代;嘉靖间禁止通商,番舶几绝,公私因而皆窘。嘉靖十四年,葡萄牙人正式入居澳门(明史濠镜),高栋飞甍,栉比相望,闽粤商人,趋之若鹜。其后广州一带,外人来商者益众,于是十三行之名因之而起。[2]

由此可见,葡萄牙人继15世纪末抵达印度之后,“很快把中国纳入自己的贸易范围之内”。他们首先选择的目标即是澳门。1517年他们首次派遣使节,将商船驶至广东,并于1557年得到非正式允许居住澳门开展贸易活动,澳门由此成为“两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与外部世界之间的重要联系环节”。[3]

在这个历史阶段,澳门也成为众多西方传教士远赴中国的第一站。 “从中国向我们修会开放以来,已经有600多人登船前往那里,但仅有100多人到达了目的地,其他所有人都在途中因病或翻船而结束了一生。”[4]这些历经航海艰险而幸存的传教士,踏上中国的土地,其中澳门即为重要一站。澳门一直是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来华的首站,他们在此学习中国语言,适应中国文化与习俗。利玛窦、乔凡尼等在澳门学习中文,并得以与本土人士交流,“利玛窦居粤二十余年,尽通中华语言文字,其人紫髯碧眼,颜如桃花,年五十余如二三十岁人,见人膜拜如礼,人故乐与之交。”[5]

狄奥多·德·布里 早期澳门全图 铜版画 1598年

钱纳利 澳门大三巴风景水笔纸本 英国 澳门艺术博物院藏 1834年

由于传教士作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传播者,他们的活动也使得澳门成为近代西画东渐中国的第一站。[6]意大利传教士乔凡尼 · 尼古拉(Giovanni Niccolo,1560—?)是其中一位重要人物。1583年乔凡尼在澳门绘制了一幅油画《救世者》。[7]乔凡尼“在东方曾饰演过绘制西洋画而使其向外辐射传播的角色。”[8]乔凡尼在澳门曾经开设过画坊,其作为近代西画东渐的先声之例,突出了澳门在这方面的历史地位。

为了传播宗教,澳门教会在南湾嘉思栏修道院设立刺绣厂和画坊,专门生产教徒穿的衣袍和教堂用的宗教书籍,这里的产品是供应整个远东用的,可见规模之大。画坊里教授油画技巧,当时称之为‘泰西画法’,摹绘的虽然都是圣像和宗教故事的画,那是中国最早培养油画人才的一所学校。画坊中除西洋教士外,更多的是中国教徒和日本教徒当画工。[9]

由此,值得我们深入关注中国早期油画史中所谓的“嘉思栏”现象。关于乔凡尼的学生,目前能够见得名录记载的,只有倪雅谷、游文辉和石宏基三人。可以说,乔凡尼和他的中国学生在澳门的西画实践,是中国早期油画历史中具有开拓意义的事件。如果说,澳门作为“中国早期油画的发祥地”的历史定论得以成立的话,那么,乔凡尼及其学生倪雅谷、游文辉和石宏基等人在澳门的油画实践,就成为极其重要的珍贵依据。尽管就目前研究而言,相关资料尚显得零星不整,但是由他们所开创的中国早期油画的“澳门时期”是值得深入关注的。因为他们开创了在中国本土绘制西方油画的先例,同时也修正了当时宗教人士中无有画者的定论。

乔凡尼之后,利玛窦等耶稣会传教士相继初入中土,他们的中国之行“携物”甚多,其中多有西画及图书,澳门由此也成为西方图书来华传播的重要中转站。葡萄牙传教士罗儒望(Joannes de Rocha,1566-1623)也曾经有这方面的记载。“后其罗儒望者,来南郡,其人慧黠不及利玛窦,而所挟器画之类亦相埒。”[10]1598年龙华民(NicolasLongobardi,1559-1654)曾经致函给欧洲,叙述有关其在韶州的见闻,称中国的士大夫因“阴阳明暗”而对西画有所吸引,故而请求设法惠寄画册。这些画册,“都经澳门被辗转送达中国内地”[11]。

在西画东渐过程中,中国南方除了澳门作为“第一站”的作用,广州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第一港”的地位和影响。从历史的发展来看,由于独特的通商口岸的地理位置,广州在近代以来具有接纳异质文化的开放气息和深厚土壤。

作为明、清时期中国第一大港口的广州,印有西方绘画的图片有很多是首先从这里进入中国的。广州人认识西方的绘画,最早是从这一类印刷品开始的。[12]

清代有大批来华传教士,都曾经经广州休整待命后,北上进京。传为有郎世宁手笔的《羊城夜市图》也曾经作为西方传教士广州之行的一种图像见证。“清代西方来华传教士画家绝大多数是经过广州进入中国朝廷的,此作很可能是郎世宁根据滞留广州的记忆而作。……郎世宁用中国的笔墨绢素作画,掺入西方绘画技法。……画背面有郎氏亲笔署名标签,然画中山水,似唐岱所绘,画法近高克恭云山图风格。”[13]

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马国贤(Matteo Ripa)也是一位专业画家,他于1710年(康熙四十九年)到中国。是年“五月二十八日,两广总督赵弘璨奉旨将会技巧的西洋人山遥瞻(Bonjour Guilaume)、德里格(Pedrini)、马国贤三人安插于广州府天主堂,令其学习汉语。以便进京效力。其中马国贤能画山水、人物,赵弘璨曾将马国贤所画理学名臣陈献章遗像进呈御览”。[14]诸如此类的事例,表明广州成为清代来华传教士中国之行的重要的中转地。

随着18世纪欧洲“中国热”的形成,中国瓷器及其他工艺品外销构成可观的历史高潮。 1740年以后,由于订烧瓷数量的迅速增加,中国外销瓷的生产基地逐渐从原来的景德镇转移至广州,导致了所谓“广彩”的兴盛。“清代中叶,海舶云集,商务繁盛,欧土重画瓷,我国商人投其所好,乃于景德镇烧造白瓷,远至粤垣,另雇工匠,仿照西洋画法,加以彩绘,于珠江南岸之河南,开炉烘染,制成彩器,然后售之西商。……此种瓷品,始于乾隆,盛于嘉道。”[15]由这种“中国热”的影响所及,18世纪出现于中国南方的外销画,被誉为“中国早期油画第二阶段的另一分支”。这种现象的出现,再次拓展了人们对于中国近代西画东渐丰富性的认识。[16]“回顾一下中国的近代史就可知道,与学习西方有关的人和事,大都由广东人先行尝试的。外销画正是其中的一个例子。”[17]在这种现象中,最受关注的地区,无疑是明清之际已呈繁盛的对外开放口岸广州,而其中以所谓“十三行”为中心焦点。明万历年间,周玄暐在《泾林续记》中记:“广属香山海泊出入口禁喉,每一舶至,常持黄金并海外珍异诸物,多有数万者,先报本县,申达藩司,令舶提举同县官监验,各有长例。而额外隐漏,所得不资,其报官纳税者十之二三而已。继而十三行领银。”清初实行海禁政策,广州的对外贸易曾经一度陷于停顿。康熙二十四年(1685)设立粤海关,允许开海贸易。从翌年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的150多年间,设在广州西关的十三行在很大程度上独揽了广州的外贸,而且,由于自乾隆二十二年(1757)撤销闽海关、浙海关、江海关,只保留粤海关对外通商,实行广州一口通商制度,十三行在之后的80多年间,总揽了全国的进出口贸易。西关成为当时中国唯一合法的外贸区,而十三行成为我国独特的商贸团体。

佚名 同文街 1839年

“当时十三行不仅以财富雄天下,即以建筑结构,亦若洋画,而碧堂尤为世所称道。此中国之十三行,一称为公行者也。西洋如丹麦、西班牙、法、美、瑞典、荷、英诸国,亦于广州建立商馆(Factory)。”[18]这种商业和文化的互动影响的环境,同样造成了其西画东渐的独特面貌。在绘画方面,十三行的“行商在这方面的突出功绩,就是把传来的欧洲绘画,诸如素描、水彩画、铜版画、肖像画等,成功地运用到中国的出口瓷器上,他们在广州河南创办瓷器彩绘作坊,雇请一批画工和画匠学习西方的绘画艺术,并请西方艺术家给予指导,在景德镇运来的素胎瓷器上装饰欧洲的绘画,开炉烘染,制成彩瓷”。[19]可见,在这条中西交流的“瓷器之路”上,广州成为重要文化交流的枢纽。在西方画家和西方绘画通过广州陆续进入中国的同时,中国的艺术品也通过从广州出发的商船流向欧洲。“西方的绘画作品通过广州西关而流传到景德镇,西方画家也有从广州西关进入景德镇的,这对景德镇的瓷器也产生了影响。……此外,西方式的建筑,也从十三行的房屋‘结构与洋画同’流传到内地各省许多地方,如扬州的建筑亦‘效其制’。”[20]

十三行地区的外销画现象,是关注“广东一隅”西画东渐现象的一个重要焦点。外销画形成的背景,无疑是自乾隆二十二年(1757)始,广州被定为中国唯一的通商口岸。而其中外销画的中心就在十三行,这是重要的对外贸易商馆区,外销画就诞生在这里。[21]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十三行以及附近地区,出现了30家以上的画室,出品过包括油画、水彩、水粉、微型画和摄影等外销艺术品。从业的画家和画工超过百人。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通商贸易形势的变化,外销画的格局相应发生变化,其业务逐渐向香港、上海等地转移。至今依然有超过千件的作品为中国香港、澳门和英国、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公私收藏。随着近年来诸多学者的有益努力,“外销画”已经逐渐抹去历史的尘埃,其文化面目也有所清晰起来。史贝霖、关作霖、关乔昌、廷呱、蒲呱、周呱等外销画家的名字也逐渐见诸有关研究的字里行间,他们的作品及其艺术也皆为富有价值的个案。同时也逐渐呈现出中国清代外销画艺术的特有面貌及其文化价值。

丹尼尔 广州商馆区早期风貌油画 英国 香港艺术馆藏 1786年

从澳门、广州和香港等地的有关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而言,人们可以发现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区域的文化带。明清之际,这里曾经是中西文化的交汇处,同时也是岭南文化的发展地。“由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培植出来的岭南文化,到了明、清之际,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它合着海外文化的节奏,呈现出灵活开放、兼收并蓄、多变善变的特色。这种新型的文化,把人的思想、感情以及表现方式从封建文化固有的模式中解放了出来。而在它的发展进程中,经常可以看到竞争、追求利益等经济因素的影响。”[22]因此,这条文化带,既秉承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粤海之风,又体现了岭南文化的“走向世界,融汇中西”的文化精神。其作为近代西画东渐中国的“暗流”之一,逐渐显现不可遗忘的重要历史价值和意义。

注释

[1]在历史上该地区有“南蛮”之称。由于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这里形成“岭南文化”的传统。

[2][18]向达.明清之际中国美术所受西洋之影响[J]//东方杂志:第二十七卷.1930-10-01.

[3]赫德逊.欧洲与中国[M].王遵仲,李申,张毅,译.何兆武,校.北京:中华书局,1995.原版名为EUROPE & CHINA A Survey of Their Relations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 1800.

[4]见《欧亚多国的游记》(1682年,巴黎出版)。

[5]印光任,张汝霖.澳门记略:澳蕃篇,[M].赵春晨,校.澳门:澳门文化司署.1992:175.

[6]关于澳门作为近代中国西画东渐“第一站”的地位和影响,目前已经成为无可争议的定论,但是关于这方面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尚需有关学者在已有的学术基础上,进一步共同努力,形成更为完整的学术规模。1994年5月,笔者曾经应邀赴澳门考察和讲学。期间受到了澳门有关文化人士和学者的帮助,了解和获悉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有关此方面的学术研究,陈继春的《澳门与西画东渐》、李瑞祥的《澳门——中国油画的发祥地》等论述,可资参考。

[7]根据现有的资料表明,该作品为目前所知的“西方传教士绘于中国境内的第一张油画”。陈继春.澳门与西画东渐[J].岭南文史,1997(1).

[8][11]陈继春.澳门与西画东渐[J].岭南文史,1997(1).

[9]李瑞祥.澳门——中国油画的发祥地[J].文化杂志:中文版(29).

[10]参见顾起元的《客座赘语》,卷六,“利玛窦”条,金陵丛刻本。

[12][17][22]陈滢.清代广州的外销画[J].美术史论,1992(3).

[13]参见《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7)(清代,上)中关于《羊城夜市图》的注解。彭本人.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

[14]庄吉发.故宫档案与清初天主教史研究[M]//宗教与艺术研讨会文集:郎世宁之艺术.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91:90.

[15]陶玲玲.18世纪广州彩绘瓷的发展[J].中国文物世界(92).

[16]梁光泽.中国早期油画分期和发展脉络[J].艺术家.1999(9).该文认为,中国早期油画的第一阶段为利玛窦在中国传教时代。而第二阶段的一个分支为康熙至乾隆时期的郎世宁在宫廷活动时代。此与另一分支的外销画,为“两条各自发展的脉络,它们相互之间不见得有太多的关系。” 有关外销画的研究,可参见一、万青力的《并非衰落的百年——十九世纪中国绘画史》,连载于《雄师美术》1992年至1993年;二、丁新豹的《晚清中国外销画》,载香港艺术馆同名画册(1987年出版);三、陈滢的《清代广州的外销画》,出自《陈滢美术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出版;四、水天中的《“林呱”、关作霖及广东早期油画》,载于《美术史论》1991年第3期;五、梁光泽的《中国早期油画分期和发展脉络》,载于《艺术家》1999年第9期;六、陈继春的《钱纳利与澳门》,澳门基金会1995年出版等。

[19]蒋祖缘.清代十三行吸纳西方文化的成就与影响[J].学术研究,1998(5).关于这类“彩瓷”,该文作者记:“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广彩’。因瓷器彩绘作坊设在珠江南岸之河南,所以又称河南彩。嘉庆、道光间最为盛行。”

[20]蒋祖缘.清代十三行吸纳西方文化的成就与影响[J].学术研究,1998(5).

[21]这类商馆,称为“Factory”,其以广州十三行为典型代表。2001-9-24,笔者专程赴法国东印度公司博物馆(Musée de la Compagnie des Indes)访问和考察。该馆陈列有18世纪以十三行为中心的广州商馆区模型。同时还收藏和陈列了由东印度公司途径流入海外的部分清宫院画的铜版画和外销画作品。

猜你喜欢

西画外销澳门
清代广作外销髹漆折扇艺术研究
清代广州外销面中的稻作图研究
故宫博物院明清外销瓷收藏及影响
澳门回归20周年:“一国两制”的回溯与思考
外销画中的十三行街道戏曲商铺考
中国艺术陶瓷创作应坚持民族化的方向
澳门回归日
如何有效进行高中美术的教学
新疆早期西画发端概述
培养中学生对国画拥有“审美”的眼睛